一种氟胺酮半抗原、氟胺酮抗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963095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氟胺酮半抗原、氟胺酮抗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氟胺酮半抗原的结构如式(Ⅰ)所示。所述氟胺酮半抗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氟胺酮和式(Ⅱ)所示的化合物为原料,进行反应,在氟胺酮的羰基上引入具有羧基的活性手臂,得到所述氟胺酮半抗原。进一步地,将氟胺酮半抗原进行活化后,与载体蛋白进行偶联反应,得到所述氟胺酮抗原。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创了一种新型的氟胺酮人工半抗原和氟胺酮人工抗原,将其应用在免疫层析技术上,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简单快捷、易于操作和无需任何大型仪器设备等优点,可用于氟胺酮大规模的初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氟胺酮半抗原、氟胺酮抗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涉及一种氟胺酮半抗原、氟胺酮抗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氟胺酮(F-Ketamine)为苯丙胺类兴奋剂,化学名称为:dl-2-邻氟苯基-2-甲胺基环己酮。氟胺酮是苯环己哌啶(phencyclidine)的衍生物,具有一定的精神依赖性潜力。氟胺酮可以产生一种分离麻醉状态,其临床特征与氯胺酮(K粉)相似,僵直状、浅镇静、遗忘与显著镇痛,并能进入梦境、出现幻觉,成为了狂野派对及其他类似活动里常用的迷幻物。目前,多国已将氟胺酮列管,英国列管氟胺酮于CLASSB,瑞典和拉脱维亚定义氟胺酮为非法成分。北京大学王世玉教授等人报道了氟胺酮的合成途径,并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了氟胺酮具有与氯胺酮类似的麻醉效果。部分体外实验结果显示,氟胺酮的半衰期(T1/2,invitro)为69.1±13.1min,而氯胺酮的半衰期(T1/2,invitro)为23±3min,清除率上,氯胺酮也高于氟胺酮。氟胺酮的药效强度约为氯胺酮的1.5倍,药效持续时间约为氯胺酮的2-3倍。在现阶段,中国未被列入国家管制类药物目录,对该化合物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说明,而社会中存在大量使用氟胺酮替代K粉的滥用人群,对氟胺酮的检测仅限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薄层色谱法(TLC)、气-质联用法(GC-MS)、液-质联用法(LC-MS)等,但这些方法不仅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对检材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进一步的提纯处理才能进行,这已经不能达到现代检测对快速、方便、准确的要求。而使用氯胺酮快速检测试剂并不能达到检测氟胺酮的标准。为了对此药物的监管力度和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有必要展开关于氟胺酮免疫分析方法的研究,有必要提供一种有效的氟胺酮人工抗原的制备方法和快速检测试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氟胺酮半抗原、氟胺酮抗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包括氟胺酮半抗原及其制备方法,氟胺酮抗原及其制备方法,氟胺酮半抗原或氟胺酮抗原在对样本中的氟胺酮进行免疫检测中的应用,以及一种检测样本中氟胺酮的免疫层析试剂盒。为达到此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氟胺酮半抗原,所述氟胺酮半抗原的结构如式(Ⅰ)所示:其中,x为1-6的任一整数,例如x=1、2、3、4、5或6;y为x的2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氟胺酮人工半抗原及人工抗原,可适用于对氟胺酮的免疫分析,制备出氟胺酮快速检测试剂盒,现阶段为国内唯一的产品。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检测试剂盒降低了交叉物干扰,并能应用于毛发检材的试剂盒,提高检测灵敏度至1ng/mg,为同类产品中灵敏度最高的。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氟胺酮半抗原的制备方法,所述氟胺酮半抗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氟胺酮和式(Ⅱ)所示的化合物为原料,进行反应,在氟胺酮的羰基上引入具有羧基的活性手臂,得到所述氟胺酮半抗原;其中,x为1-6的任一整数,例如x=1、2、3、4、5或6;y为x的2倍。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氟胺酮半抗原的合成方法涉及的关键因素是在氟胺酮分子结构的羰基上引入具有羧基的活性手臂,本专利技术经多种合成方案筛选后,选用氟胺酮和式(Ⅱ)所示的化合物为反应原料,工艺条件温和,无需高温高压,操作简单,合成步骤短。优选地,所述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优选地,所述碱性介质包括碳酸钾。优选地,所述氟胺酮与式(Ⅱ)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3),例如1:1、1:1.5、1:2、1:2.5或1:3等,上述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优选地,所述反应的介质包括甲醇水溶液。优选地,所述甲醇与水的体积比为(3-4):(1-2),例如6:2、6:3、6:4、7:2、7:3、7:4、8:2、8:3或8:4等,上述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进一步优选7:3。优选地,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5-65℃,例如15℃、25℃、30℃、35℃、40℃、50℃、60℃或65℃等,时间为18-36h,例如18h、20h、22h、25h、30h或36h等,上述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氟胺酮抗原,所述氟胺酮抗原是由如上所述的氟胺酮半抗原制备得到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氟胺酮半抗原通过与载体蛋白的偶联而活化,带有载体蛋白的修饰性抗原具有更强的免疫活性,因为单独的小分子本身通常不具有免疫活性或免疫活性很低。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氟胺酮抗原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氟胺酮半抗原进行活化后,与载体蛋白进行偶联反应,得到所述氟胺酮抗原。优选地,所述氟胺酮半抗原的活化方式为:将氟胺酮半抗原与N-羟基琥珀酰亚胺和环己基碳酰二亚胺混合反应,得到活化的氟胺酮半抗原。优选地,所述氟胺酮半抗原、N-羟基琥珀酰亚胺和环己基碳酰二亚胺的摩尔比为1:(1-1.5):(1-1.5),例如1:1:1、1:1:1.5、1:1.5:1、1:1.5:1.5、1:1.2:1、1:1:1.2或1:1.2:1.2等,上述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优选地,所述反应的反应介质包括N,N-二甲基甲酰胺。优选地,所述载体蛋白包括牛血清蛋白、卵清蛋白、血蓝蛋白、牛血红蛋白、牛甲状腺蛋白、人免疫球蛋白IgG或人免疫球蛋白IgA。优选地,所述偶联反应的体系pH值维持在6.8-7.2,例如pH=6.8、pH=6.9、pH=7.0、pH=7.1或pH=7.2等,上述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优选地,所述偶联反应的温度为2-8℃,例如2℃、4℃、6℃或8℃等,时间为10-24h,例如10h、15h、18h、20h或24h等,上述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优选地,所述偶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进行透析纯化,透析液为0.05M,pH7.0的PBS缓冲液。当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氟胺酮抗原的制备方法满足上述温度、时间、原料比例、体系pH环境、介质的要求时,反应的效率更高,氟胺酮抗原的收率更高。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氟胺酮半抗原或如上所述的氟胺酮抗原在对样本中的氟胺酮进行免疫检测中的应用。优选地,所述样本包括体液样本或组织样本。本专利技术合成的氟胺酮半抗原或者氟胺酮抗原可以被用来制备利用免疫方法来检测样本中是否含有氟胺酮。这里的样本是指哺乳动物或者人的体液样本,例如唾液、尿液、汗液;或者,哺乳动物或者人的组织样本,例如毛发、肝脏、脾等组织。这里所谓的“免疫检测方法”是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结合的原理进行的免疫分析或者检测方法,这种免疫方法包括酶联免疫法(ELISA),也包括横向流动测试试纸法(LateralFlow),方法包括竞争方法。横向流动测试试纸用吸水或者非吸水性材料制成,一个测试条可以用多种材料,用于液体的传递。测试条的一种材料可以叠加在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氟胺酮半抗原,其特征在于,所述氟胺酮半抗原的结构如式(Ⅰ)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氟胺酮半抗原,其特征在于,所述氟胺酮半抗原的结构如式(Ⅰ)所示:



其中,x为1-6的任一整数;y为x的2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胺酮半抗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氟胺酮半抗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氟胺酮和式(Ⅱ)所示的化合物为原料,进行反应,在氟胺酮的羰基上引入具有羧基的活性手臂,得到所述氟胺酮半抗原;



其中,x为1-6的任一整数;y为x的2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氟胺酮半抗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优选地,所述碱性介质包括碳酸钾;
优选地,所述氟胺酮与式(Ⅱ)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3);
优选地,所述反应的介质包括甲醇水溶液;
优选地,所述甲醇与水的体积比为(3-4):(1-2),进一步优选7:3;
优选地,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5-65℃,时间为18-36h。


4.一种氟胺酮抗原,其特征在于,所述氟胺酮抗原是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胺酮半抗原制备得到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氟胺酮抗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氟胺酮半抗原进行活化后,与载体蛋白进行偶联反应,得到所述氟胺酮抗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氟胺酮抗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氟胺酮半抗原的活化方式为:将氟胺酮半抗原与N-羟基琥珀酰亚胺和环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强王平梁飞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