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心转动机构和具有该机构的排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6249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心转动机构和具有该机构的排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中心转动机构包括回转支承、下封板、上盖板、中心浮渣管、出渣管、电机驱动减速装置;该回转支承内圈带有齿部,回转支承的上端设上盖板、下端设下封板;中心浮渣管的上端固定在下封板上;中心浮渣管与出渣管之间安装机械密封;电机驱动减速装置通过其齿轮啮合回转支承内圈的齿部。该排渣装置包括中心转动机构以及转架、吸渣管、吸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装置整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排渣管道对安装的要求,以及可以在不停机的情况下检修或更换损坏的部件,保证装置长周期处于密封状态,而且便于管理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心转动机构和具有该机构的排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或污泥处理的装置,特别是一种中心转动机构和具有该机构的排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在水处理领域经常会对原水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如油水分离罐、气浮等。这些工艺主要是采用物理的方式,利用其比重差,将污染物从水中分离出来,并浮在液面,然后通过排渣(油)设施将它们及时排出,最大限度地减少水中污染物的浓度,降低水处理系统的运行费用。目前中心进水周边出水的圆型水池(罐)液面浮渣(油)的排出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采用刮渣的方式将浮在液面的浮渣(油)刮进渣斗,然后排出池外,刮渣的排渣方式缺点是容易对浮渣产生扰动,导致浮渣返回到水体中,降低设备去除污染物的效果;另一种是采用浮油收集器,将浮在液面的浮油自流进入收集器排出的方式,浮油收集器收集的方式主要缺点是排出的浮油含水率较高,还需要进行第二次分离。为此,本申请人专利技术了一种圆型水池液面的排渣装置(中国技术授权公告号:CN207645859U),它主要包括中心转动设施、转动管接头、转动支架、吸渣鸭嘴、吸渣管、排渣管和排渣设备,本技术通过对中心进水周边出水的圆型水池(罐)液面浮渣(油)的排出方式进行改进,提高了去除圆型水池污染物(如浮渣、浮油等)的工作效率,同时有效降低已排出的圆型水池污染物(如浮渣、浮油等)的含水率,便于后续处理。而在实际使用中,该装置存在如下缺点:1)由于颗粒沉积在中心转动涡轮和蜗杆箱的底部,导致其底部轴承容易磨损,出现润滑油的泄露。2)中心渣管下口采用法兰连接,当密封材质老化出现漏气,会导致吸渣管无法保持需要的真空度,除渣无法进行。3)中心出渣管上端连接的旋转接头与排渣立管必须保证一定的同心度和垂直度,否则在转动过程会产生偏心扭曲现象,造成转动接头内轴承磨坏,无法形成密封状态,更换频繁。4)以上连接部位出现漏气无法吸渣,还会导致吸渣泵干运行而毁坏。5)中心吸渣管下法兰密封件老化或螺栓松动出现漏气,需要排空设备中液体才能进入维护,维护人员进入密闭容器十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心转动机构和具有该机构的排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主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它提高装置整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排渣管道对安装的要求,以及可以在不停机的情况下检修或更换损坏的部件,保证装置长周期处于密封状态,而且便于管理维护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心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回转支承、下封板、上盖板、中心浮渣管、出渣管、电机驱动减速装置;其中:该回转支承内圈带有齿部,且该回转支承的上端固定封设上盖板、下端固定封设下封板;该中心浮渣管的上端固定在下封板上;该中心浮渣管与安装在上盖板上的出渣管之间安装机械密封保证转动的中心浮渣管与静止固定的出渣管的密封而不会出现漏气;该电机驱动减速装置通过其齿轮啮合回转支承内圈的齿部。所述的中心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该上盖板上还安装有润滑油自动投注器。所述的中心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回转支承安装在机座上。所述的中心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下封板连接转架连接法兰。一种排渣装置,它用于去除圆柱形设备内液面的浮渣或浮油;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上所述的中心转动机构以及转架、吸渣管、吸嘴;该转架内端与中心转动机构的下封板固定连接;该吸渣管设置在转架上,该吸渣管的内端与中心转动机构的中心浮渣管的下端连接,该吸渣管的外端则与固定在转架上的吸嘴连接。所述的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下封板连接转架连接法兰,该转架的内端设置有转架法兰,转架连接法兰与转架法兰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的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心浮渣管的下端设置O形密封圈,该O形密封圈用于实现中心浮渣管的下端与吸渣管的内端连接处的密封。一种排渣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停机更换机械密封的方法,步骤是:断开出渣管与外接管的连接;拆卸回转支承的盖板上的出渣管;抽出回转轴承内的润滑油;更换机械密封,然后逐步复原,确定润滑油的油位不低于回转支承内腔高度的2/3。一种排渣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更换中心浮渣管下端的O形密封圈的方法,步骤是:断开出渣管与外接管的连接;拆卸回转支承上盖板上的出渣管;抽出回转轴承内的润滑油;取下机械密封;卸下固定中心浮渣管上端与下封板的固定元件并顶出中心浮渣管;更换O形密封圈;按相反的顺序复原。一种排渣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对回转支承腔体内润滑油的自动投注方法,步骤是:在回转支承腔体内设置有润滑油液位传感器;当润滑油液位传感器检测到润滑油液位低于设定液位时,通过设置在上盖板上的润滑油自动投注器向回转支承腔体内注入润滑油直至到达设定液位;当润滑油自动投注器油杯的油位下降速度较快时,表明机械密封的可能已磨损,需要停机更换。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圆柱形设备液面除渣(除油)去除装置的中心转动机构,中心转动机构采用电机驱动,它必须与之连接的转架、吸渣管和安装在吸渣管外端的吸嘴、和与之另一端连接的真空设备或泵组成一体后才能达到排渣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原有中心进水周边出水的圆形水池(罐)液面浮渣(油)的排出装置所配套的中心转动机器关键部件进行技术革新,以高性能回转支承替代涡轮蜗杆机构解决了底部轴承受沉积颗粒物磨损的问题,采用机械密封端面密封代替旋转接头作为静、动部件的过渡和密封,降低中心出渣管与出渣管对同心度和垂直度的严格要求,提高负压管路的密封性能,同时极大方便设备维护和保养。2、本专利技术的中心浮渣管在上端由螺丝固定在回转轴承的下封板上,其下端口安装两道密封圈,可以直接插入转架上吸渣管口内。当密封圈老化需要更换时,只需拆卸回转支承上盖板上的出渣管,移开机械密封,顶出中心浮渣管,在装置或设备的外部,就可以更换了,从而避免人员进入圆柱形设备内部维护困难的难题。3、本专利技术的回转轴承内部运动的中心浮渣管与固定的出渣管采用机械密封形式代替传统采用的旋转接头(万向节),解决了旋转接头对外接管道的垂直度和同心度的严格要求,以及管道热胀冷缩产生位移对旋转接头影响,出现旋转接头内密封环磨损漏气的问题。4、本专利技术通过对中心转动机构上设置润滑油自动投注器上的油位的变化速度可以判断机械密封是否需要更换。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排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中心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中心转动机构;2-转架;21-转架法兰;3-吸渣管;4-吸嘴;5-机座;6-回转支承;61-齿部;7-下封板;8-转架连接法兰;9-上盖板;10-中心浮渣管;11-O形密封圈;12-机械密封;13-出渣管;131-出渣口;14-润滑油自动投注器;15-电机驱动减速装置;151-齿轮;152-电机接口;A-罐体;B廊桥。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心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回转支承(6)、下封板(7)、上盖板(9)、中心浮渣管(10)、出渣管(13)、电机驱动减速装置(15);其中:该回转支承(6)内圈带有齿部(61),且该回转支承(6)的上端固定封设上盖板(9)、下端固定封设下封板(7);该中心浮渣管(10)的上端固定在下封板(7)上;该中心浮渣管(10)与安装在上盖板(9)上的出渣管(13)之间安装机械密封(12)保证转动的中心浮渣管(10)与静止固定的出渣管(13)的密封而不会出现漏气;该电机驱动减速装置(15)通过其齿轮(151)啮合回转支承(6)内圈的齿部(6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心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回转支承(6)、下封板(7)、上盖板(9)、中心浮渣管(10)、出渣管(13)、电机驱动减速装置(15);其中:该回转支承(6)内圈带有齿部(61),且该回转支承(6)的上端固定封设上盖板(9)、下端固定封设下封板(7);该中心浮渣管(10)的上端固定在下封板(7)上;该中心浮渣管(10)与安装在上盖板(9)上的出渣管(13)之间安装机械密封(12)保证转动的中心浮渣管(10)与静止固定的出渣管(13)的密封而不会出现漏气;该电机驱动减速装置(15)通过其齿轮(151)啮合回转支承(6)内圈的齿部(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上盖板(9)上还安装有润滑油自动投注器(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回转支承(6)安装在机座(5)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下封板(7)连接转架连接法兰(8)。


5.一种排渣装置,它用于去除圆柱形设备内液面的浮渣或浮油;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中心转动机构以及转架(2)、吸渣管(3)、吸嘴(4);该转架(2)内端与中心转动机构的下封板(7)固定连接;该吸渣管(3)设置在转架(2)上,该吸渣管(3)的内端与中心转动机构的中心浮渣管(10)的下端连接,该吸渣管(3)的外端则与固定在转架(2)上的吸嘴(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下封板(7)连接转架连接法兰(8),该转架(2)的内端设置有转架法兰(21),转架连接法兰(8)与转架法兰(21)之间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新候普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水合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