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航器收放系统及其作业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6125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潜航器收放系统及其作业方法,属于海洋工程作业船技术领域。包括月池、甲板升降系统、牵引系统和转运系统;月池中设有甲板升降系统;船体上设有用于牵引潜航器的牵引系统;船体甲板上设有用于转运潜航器的转运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收放作业时不需要重载吊钩的人工连接和解脱作业,有更高的作业效率和安全性,并可在更高的海况下作业;相比于传统收放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系统无需设置止荡系统,即可平稳实现潜航器的收放;完成后能保持完整的甲板空间;可方便快速地将潜航器转运至甲板检修维护区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系统具有载重量大的特点,可适应不超过最大设计尺寸及载荷的各种潜航器的收放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潜航器收放系统及其作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潜航器收放系统及其作业方法,属于海洋工程作业船

技术介绍
潜航器是一种无人驾驶,可在水下自主航行的器具,应用于海洋环境监测,海底地形地貌探测,水下搜索和深海救援等水下作业。潜航器一般由母船进行布放回收,即潜航器作业时,母船将潜航器布放至海面上,潜航器完成作业时,潜航器回收至母船进行补充能源、数据处理和检修维护等作业。布放回收作业是潜航器作业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也是最容易发生事故的环节。目前,潜航器收放方式主要有A形架布放回收、专用吊单臂布放回收、滑道布放回收等。但以上几种收放方式主要用于中小型潜航器,对于大型或超大型(大重量和大尺寸)潜航器,特别是高海况下的布放回收现尚无成熟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针对大型或超大型(大重量和大尺寸)潜航器,在高海况下如何实现布放回收的技术问题。为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潜航器收放系统;包括月池、甲板升降系统、牵引系统和转运系统;船体尾部设有月池,月池中设有甲板升降系统;船体上设有用于牵引潜航器的牵引系统;船体甲板上设有用于转运潜航器的转运系统。优选地,所述月池设为向船体尾部开口的U形结构。优选地,所述甲板升降系统包括升降系统、桩腿、升降甲板和固桩室;所述升降甲板两侧设有桩腿,桩腿与升降甲板固定连接;所述月池两侧船体甲板上设有固桩室,固桩室中设有用于驱动桩腿进行升降的升降系统。优选地,所述桩腿外周设有用于桩腿导向和减少桩腿弯曲应力的桩腿导向装置;所述桩腿外周设有用于固定桩腿,限制桩腿横向运动的桩腿航行固定装置。优选地,所述升降甲板与月池外周的船体甲板之间设有用于使升降甲板与船体结构形成固定连接,限制升降甲板竖直方向运动的液压插销装置。优选地,所述桩腿与船体之间设有用于桩腿升降的齿轮齿条型式的升降机构。优选地,所述牵引系统包括主牵引绞车、主牵引绞车钢丝绳、主牵引绞车钢丝绳导向滑轮、辅牵引绞车、辅牵引绞车钢丝绳和辅牵引绞车钢丝绳导向滑轮;所述主牵引绞车设于船体甲板下方的舱室内,主牵引绞车上设有主牵引绞车钢丝绳,主牵引绞车钢丝绳通过所述主牵引绞车钢丝绳导向滑轮与月池内潜航器连接;所述辅牵引绞车设于船体甲板上的所述月池的前部两侧,辅牵引绞车设有辅牵引绞车钢丝绳,辅牵引绞车钢丝绳通过所述辅牵引绞车钢丝绳导向滑轮与月池内潜航器连接。优选地,所述转运系统包括转运小车、转运小车牵引装置和转运小车导轨;所述转运小车导轨设于所述升降甲板和所述船体甲板上,所述转运小车导轨上设有转运小车;船体甲板上设有转运小车牵引装置,转运小车牵引装置与转运小车活动连接。优选地,所述转运小车导轨设为下沉式结构,转运小车导轨的顶部与船体甲板以及所述升降甲板的上部表面齐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潜航器收放系统的作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回收潜航器时,开启船舶动力定位,船舶的尾部靠近浮在海面上的潜航器;步骤2:转运小车与转运小车牵引装置快速解脱,转运小车锁紧固定在升降甲板上,转运小车牵引装置移运至船体甲板上并锁紧固定;步骤3:开启升降系统,降下升降甲板和转运小车至水下一定位置,升降系统刹车锁定,转运小车上端面距离潜航器底部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步骤4:由潜水员将主牵引绞车钢丝绳与辅牵引绞车钢丝绳和潜航器连接,开启主牵引绞车,并在辅牵引绞车的辅助下,将潜航器牵引至月池内的转运小车上方;步骤5:开启升降系统,潜航器坐落在转运小车上;升降甲板整体提升潜航器,使转运小车和升降甲板升至船体甲板面位置;升降甲板与船体甲板平齐;步骤6:转运小车与转运小车牵引装置快速连接,牵引潜航器沿转运小车导轨转运至船体甲板检修维护区域,实现潜航器回收作业;步骤7:潜航器布放作业时,则与上述步骤1至步骤6的回收作业相反;潜航器进行布放作业时,潜航器在下放至月池水面后,潜航器自主离开,入海作业。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收放作业时不需要重载吊钩的人工连接和解脱作业,有更高的作业效率和安全性,并可在更高的海况下作业,提高作业效率;(2)本专利技术系统所采用的升降系统等技术已广泛应用海洋工程领域,技术成熟、可靠,技术风险和制造、检修、保养成本较小;(3)相比于传统收放系统,本专利技术系统无需设置止荡系统,即可平稳实现潜航器的收放;(4)本专利技术系统作业完成后能保持完整的甲板空间;(5)本专利技术系统可设置在船舶尾部,有利于平衡船舶浮态,减小船舶规模。(6)本专利技术系统可方便快速地将潜航器转运至甲板检修维护区域(7)本专利技术系统具有载重量大的特点,可适应不超过最大设计尺寸及载荷的各种潜航器的收放作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潜航器收放系统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潜航器收放系统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潜航器收放系统的作业方法示意图。其中图3A为回收潜航器前,升降甲板降至水平面以下;图3B为主、辅牵引绞车钢丝绳连接船体外的潜航器;图3C为潜航器进入月池升降甲板的转运小车上方;图3D为潜航器和转运小车通过升降甲板上升;图3E为携带潜航器的转运小车上升到升降甲板与船体甲板平齐。附图标记:1.月池;2.甲板升降系统;21.升降系统;22.桩腿;23.升降甲板;24.固桩室;25.桩腿导向装置;26.桩腿航行固定装置;27.液压插销装置;3.牵引系统;31.主牵引绞车;32.主牵引绞车钢丝绳;33.主牵引绞车钢丝绳导向滑轮;34.辅牵引绞车;35.辅牵引绞车钢丝绳;36.辅牵引绞车钢丝绳导向滑轮;4.转运系统;41.转运小车;42.转运小车牵引装置;43.转运小车导轨;5.潜航器;6.船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潜航器收放系统;包括船体6甲板下方设有的月池1、甲板升降系统2、牵引系统3和转运系统4;船体6尾部设有月池1,月池1中设有甲板升降系统2;船体上设有用于牵引潜航器5的牵引系统3;船体6甲板上设有用于转运潜航器5的转运系统4。月池1设为向船体6尾部开口的U形结构。甲板升降系统2包括升降系统21、桩腿22、升降甲板23和固桩室24;升降甲板23两侧设有桩腿22,桩腿22与升降甲板23固定相连;月池1两侧船体甲板上设有固桩室24,固桩室24中设有用于驱动桩腿22进行升降的升降系统21。桩腿22外周设有用于桩腿导向和减少桩腿弯曲应力的桩腿导向装置25;桩腿22外周设有用于固定桩腿,限制桩腿横向运动的桩腿航行固定装置26。升降甲板23与月池1外周的船体甲板之间设有用于使升降甲板23与船体结构形成固定连接,限制升降甲板23竖直方向运动的液压插销装置27。桩腿22与船体6之间设有用于升降甲板23升降的齿轮齿条型式的升降机构。牵引系统3包括主牵引绞车31、主牵引绞车钢丝绳32、主牵引绞车钢丝绳导向滑轮33、辅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潜航器收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月池、甲板升降系统、牵引系统和转运系统;船体尾部设有月池,月池中设有甲板升降系统;船体上设有用于牵引潜航器的牵引系统;船体甲板上设有用于转运潜航器的转运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潜航器收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月池、甲板升降系统、牵引系统和转运系统;船体尾部设有月池,月池中设有甲板升降系统;船体上设有用于牵引潜航器的牵引系统;船体甲板上设有用于转运潜航器的转运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航器收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月池设为向船体尾部开口的U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航器收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甲板升降系统包括升降系统、桩腿、升降甲板和固桩室;所述升降甲板两侧设有桩腿,升降甲板与桩腿固定相连;所述月池两侧船体甲板上设有固桩室,固桩室中设有用于驱动桩腿进行升降的升降系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潜航器收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腿外周设有用于桩腿导向和减少桩腿弯曲应力的桩腿导向装置;所述桩腿外周设有用于固定桩腿,限制桩腿横向运动的桩腿航行固定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潜航器收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甲板与月池外周的船体甲板之间设有用于使升降甲板与船体结构形成固定连接,限制升降甲板竖直方向运动的液压插销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潜航器收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腿与船体之间设有用于桩腿升降的齿轮齿条型式的升降机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潜航器收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系统包括主牵引绞车、主牵引绞车钢丝绳、主牵引绞车钢丝绳导向滑轮、辅牵引绞车、辅牵引绞车钢丝绳和辅牵引绞车钢丝绳导向滑轮;所述主牵引绞车设于船体甲板下方的舱室内,主牵引绞车上设有主牵引绞车钢丝绳,主牵引绞车钢丝绳通过所述主牵引绞车钢丝绳导向滑轮与月池内潜航器连接;所述辅牵引绞车设于船体甲板上的所述月池的前部两侧,辅牵引绞车设有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庆松尉志源丁勇费龙康为夏仲伟东林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零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