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盘侧板超声焊接前整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5929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线盘侧板超声焊接前整理装置及方法,它包括:滑道(1);弧形隆起部(2);第一传送带(3);上悬架;传感器(6);第一垂直通道(7);第二垂直通道(9);滚轮(10);第二传送带(11),所述第二传送带位于第一垂直通道的正下方;第三传送带(12)。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滑道和弧形隆起部的配合对姿态一的线盘进行姿态调整使其自动变为姿态二,确保从滑道下到第一传送带的线盘都是姿态二,传感器和盖板以及滚轮配合,确保从第一垂直通道和第二垂直通道落入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的线盘都是正面状态,这样的线盘直接运输到超声波焊接工序进行焊接即可,无需人工调整,提高了焊接速度和准确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盘侧板超声焊接前整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盘加工领域,尤其涉及线盘侧板超声焊接前整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线盘作为承载线缆的主要工具,被广泛使用。目前线盘主要是铁、木头结构。这种结构的线盘只能使用一次,不能循环使用,造成资源的浪费。还有一种塑料结构线盘,他的盘轮由全塑料组成。塑料线盘应用较广,但不论是铁、木头还是塑料结构的线盘,其主要构成都包括上下侧板、筒体、携行孔等。线盘的侧板一般都需要通过超声波焊接机将盖板焊接在上面,超声波的焊接原理是通过超声波发生器将50/60赫兹电流转换成15、20、30或40千赫兹电能,被转换的高频电能通过换能器再次被转换成为同等频率的机械运动,随后机械运动通过一套可以改变振幅的调频装置传递到焊头,焊头将接受到的振动能量传递到焊接工件的结合部,在该结合部,振动能量被通过摩擦方式转换成热能,将待焊接工件融化,使其相互熔合,从而达到焊接的目的。现有的操作方法是人工将线盘放平,使其待焊接的一面侧板朝上,通过传送带运至超声波焊接机下方,超声波焊接机将盖板焊接在该面侧板上,这个工作需要人眼识别线盘的那一面侧板需要焊接,然后再调整好该面朝上防至传送带上,劳动强度大,也容易出错,焊接速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线盘侧板焊接前需要人工调整线盘的姿态,费时费力,为此提供一种自动识别并调整线盘姿态的线盘侧板超声焊接前整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线盘侧板超声焊接前整理装置,它包括:滑道,所述滑道的两侧分别固接有侧挡板;弧形隆起部,所述弧形隆起部固接于侧挡板内侧的滑道上,所说弧形隆起部沿滑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弧形隆起部的厚度与线盘侧板的厚度相当;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位于滑道的底部间隙配合;上悬架,所述上挡块位于第一传送带上方且与滑道保留一定距离,所述上挡块包括水平边和垂直边;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安装在水平边的底部且位于传送带的输出端的上方;第一垂直通道,所述第一垂直通道贴靠在传送带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垂直通道的顶部铰接有与传感器信号联动的可翻转的盖板,当盖板打开时线盘将由第一垂直通道自由落下;第二垂直通道,所述第二垂直通道贴靠在第一垂直通道外侧;滚轮,所述滚轮转动连接在第二垂直通道紧邻第一垂直通道的侧壁上,所述滚轮的部分表面位于第二垂直通道的内部;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位于第一垂直通道的正下方;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三传送带位于第二垂直通道的正下方,所述第三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呈十字形上下交错分布。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弧形隆起部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槽高与线盘侧板的厚度相匹配。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滚轮与第二垂直通道的顶部距离大于线盘侧板的直径。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垂直通道的内径稍大于线盘的外径。线盘侧板超声焊接前整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将线盘逐一放入滑道内,线盘沿着滑道下移,线盘有两种姿态,姿态一是两侧板与滑道线接触,姿态二是其中一个侧板与滑道面接触;(2)、姿态一的线盘其中一个侧板在下移的过程中与弧形隆起部接触,导致线盘的该侧板逐渐抬起翻转至姿态二,姿态二的线盘在下移的过程中侧板外表面与弧形隆起部接触微微抬起并最终恢复成姿态二;(3)、由滑道排出的线盘都处于姿态二,被第一传送带带动前进至传感器下方,传感器检测到与其正对的线盘侧板是否是待焊接面,若是待焊接面则记为正面并控制盖板打开,若不是待焊接面则记为反面并将盖板关闭;(4)、线盘移动至第一垂直通道上方,正面状态的线盘通过第一垂直通道落至第二传送带上,背面状态的线盘依靠惯性通过盖板落入第二垂直通道内,此时线盘又翻转成姿态一,姿态一的线盘侧板靠近第二垂直通道侧壁的一面与滚轮接触,滚轮逆时针转动带动线盘翻转成正面状态并落入第三传送带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滑道和弧形隆起部的配合对姿态一的线盘进行姿态调整使其自动变为姿态二,确保从滑道下到第一传送带的线盘都是姿态二,传感器和盖板以及滚轮配合,确保从第一垂直通道和第二垂直通道落入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的线盘都是正面状态,这样的线盘直接运输到超声波焊接工序进行焊接即可,无需人工调整,提高了焊接速度和准确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图1的滑道俯视图。图3是图1中的滑道剖视图。图中:1-滑道、2-弧形隆起部、3-第一传送带、4-水平边、5-垂直边、6-传感器、7-第一垂直通道、8-盖板、9-第二垂直通道、10-滚轮、11-第二传送带、12-第三传送带、13-滚轴,14、开口槽,15、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2,线盘侧板超声焊接前整理装置,它包括:滑道1,所述滑道的两侧分别固接有侧挡板;弧形隆起部2,所述弧形隆起部固接于侧挡板内侧的滑道上,所说弧形隆起部沿滑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弧形隆起部的厚度与线盘侧板的厚度相当;第一传送带3,所述第一传送带位于滑道的底部间隙配合;上悬架,所述上挡块位于第一传送带上方且与滑道保留一定距离,所述上挡块包括水平边4和垂直边5;传感器6,所述传感器安装在水平边的底部且位于传送带的输出端的上方;第一垂直通道7,所述第一垂直通道贴靠在传送带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垂直通道的顶部铰接有与传感器信号联动的可翻转的盖板8,当盖板打开时线盘将由第一垂直通道自由落下;第二垂直通道9,所述第二垂直通道贴靠在第一垂直通道外侧;滚轮10,所述滚轮转动连接在第二垂直通道紧邻第一垂直通道的侧壁上,所述滚轮的部分表面位于第二垂直通道的内部;第二传送带11,所述第二传送带位于第一垂直通道的正下方;第三传送带12,所述第三传送带位于第二垂直通道的正下方,所述第三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呈十字形上下交错分布。线盘在滑道上的状态只有两种,即姿态一和姿态二。本专利技术的弧形隆起部的高度要适宜,以能够让姿态一的线盘侧板一侧抬起直至翻转成姿态二为止弧形隆起部的厚度也要适宜,如果太厚会影响姿态二的稳定度,如果太薄可能会让线盘侧板接触不了弧形隆起部。同样为了确保线盘与滚轮接触时处于姿态一,滚轮与第二垂直通道的顶部距离大于线盘侧板的直径,滚轮由电机驱动,电机带动滚轮逆时针旋转,给线盘提供向上的翻转力,第二垂直通道的内径要适宜,足够线盘在其内发生90°翻转。因此第二垂直通道的内径要稍大于线盘的外径,确切的说第二垂直通道的内径要稍大于线盘的侧板外径以及线盘的高度。本专利技术的优选例如图3所示,为了确保姿态一和姿态二都能在经过弧形隆起部后变成姿态二,所述弧形隆起部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开口槽14,所述开口槽的槽高与线盘侧板的厚度相匹配,这样当姿态一的线盘遇到弧形隆起部时可以翻转成姿态二,当姿态二的线盘遇到弧形隆起部时线盘的下方侧板将由开口槽内穿过,线盘的上方侧板由弧形隆起部的上方通过,确保姿态二的线盘通过弧形隆起部不会受到影响。为了让弧形隆起部稳定的安装在滑道上,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线盘侧板超声焊接前整理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滑道(1),所述滑道的两侧分别固接有侧挡板;弧形隆起部(2),所述弧形隆起部固接于侧挡板内侧的滑道上,所说弧形隆起部沿滑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弧形隆起部的厚度与线盘侧板的厚度相当;第一传送带(3),所述第一传送带位于滑道的底部间隙配合;上悬架,所述上挡块位于第一传送带上方且与滑道保留一定距离,所述上挡块包括水平边(4)和垂直边(5);传感器(6),所述传感器安装在水平边的底部且位于传送带的输出端的上方;第一垂直通道(7),所述第一垂直通道贴靠在传送带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垂直通道的顶部铰接有与传感器信号联动的可翻转的盖板(8),当盖板打开时线盘将由第一垂直通道自由落下;第二垂直通道(9),所述第二垂直通道贴靠在第一垂直通道外侧;滚轮(10),所述滚轮转动连接在第二垂直通道紧邻第一垂直通道的侧壁上,所述滚轮的部分表面位于第二垂直通道的内部;第二传送带(11),所述第二传送带位于第一垂直通道的正下方;第三传送带(12),所述第三传送带位于第二垂直通道的正下方,所述第三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呈十字形上下交错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线盘侧板超声焊接前整理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滑道(1),所述滑道的两侧分别固接有侧挡板;弧形隆起部(2),所述弧形隆起部固接于侧挡板内侧的滑道上,所说弧形隆起部沿滑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弧形隆起部的厚度与线盘侧板的厚度相当;第一传送带(3),所述第一传送带位于滑道的底部间隙配合;上悬架,所述上挡块位于第一传送带上方且与滑道保留一定距离,所述上挡块包括水平边(4)和垂直边(5);传感器(6),所述传感器安装在水平边的底部且位于传送带的输出端的上方;第一垂直通道(7),所述第一垂直通道贴靠在传送带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垂直通道的顶部铰接有与传感器信号联动的可翻转的盖板(8),当盖板打开时线盘将由第一垂直通道自由落下;第二垂直通道(9),所述第二垂直通道贴靠在第一垂直通道外侧;滚轮(10),所述滚轮转动连接在第二垂直通道紧邻第一垂直通道的侧壁上,所述滚轮的部分表面位于第二垂直通道的内部;第二传送带(11),所述第二传送带位于第一垂直通道的正下方;第三传送带(12),所述第三传送带位于第二垂直通道的正下方,所述第三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呈十字形上下交错分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盘侧板超声焊接前整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滚轮与第二垂直通道的顶部距离大于线盘侧板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琳肖时华张建国陈万章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新港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