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微创手术的导向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5661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脊柱微创手术的导向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定位件、至少两个定位延长件、固定支架和至少一对导向管;定位件包括螺杆和螺帽;螺杆开设有贯穿轴向和螺帽的第一导向通道;螺帽外部具有外螺纹;定位延长件,一端与螺帽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支架连接,定位延长件内开设有第二导向通道;第二导向通道与第一导向通道连通;一对导向管的两个导向管分别位于固定支架的两侧;导向管具有贯穿的第三导向通道,第三导向通道内可穿设椎弓根螺钉引导针。通过导向管可以在患者身体外侧将椎弓根螺钉引导针植入所需位置,能够快速准确的进行手术定位,降低了手术难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脊柱微创手术的导向装置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脊柱微创手术的导向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脊柱微创手术的导向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开放式脊柱手术创伤大,失血量多,更重要的是术中对椎旁肌肉的过度剥离可能会遗留腰背部慢性疼痛、甚至是脊柱节段性不稳等后遗症。近年来兴起的经皮微创脊柱手术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该术式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不会过度损伤椎旁肌肉等优点,患者住院时间短,功能恢复快,可以快速地回归正常生活。但是由于该类手术视野小,大部分时候术者看不见手术部位,仅能凭借长时间的术中X线透视辅助操作,不仅患者医生所受辐射剂量大,而且手术时间长、难度高,临床医生容易因经验不足造成手术操作失误,有时甚至累及脊髓或神经根等重要结构从而造成严重后果。根据现有文献报道,在传统C形臂X线透视机辅助下的经皮微创脊柱手术中,椎弓根钉误置率可高达23.6-30%。为了减少术中X线透视次数,减少人为判断误差,国内部分医院采用体表金属定位框架联合C形臂透视机来辅助确定脊柱手术位点在体表投影位置。但这一类体表定位装置大部分只能粗略定位手术切口位置,不能准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脊柱微创手术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定位件(10)、至少两个定位延长件(20)、固定支架(30)和至少一对导向管(40);/n所述定位件(10),用于术前植入需手术脊柱节段或邻近节段的棘突,包括螺杆(11)和螺帽(12);/n所述螺杆(11),外部设有骨钉螺纹,开设有贯穿轴向和所述螺帽(12)的第一导向通道(13);/n所述螺帽(12),外部具有外螺纹(121);/n所述定位延长件(20),一端与所述螺帽(12)螺纹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支架(30)与所述固定支架(30)连接,所述定位延长件(20)内开设有第二导向通道(21),所述定位延长件(20)与所述螺杆(11)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微创手术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定位件(10)、至少两个定位延长件(20)、固定支架(30)和至少一对导向管(40);
所述定位件(10),用于术前植入需手术脊柱节段或邻近节段的棘突,包括螺杆(11)和螺帽(12);
所述螺杆(11),外部设有骨钉螺纹,开设有贯穿轴向和所述螺帽(12)的第一导向通道(13);
所述螺帽(12),外部具有外螺纹(121);
所述定位延长件(20),一端与所述螺帽(12)螺纹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支架(30)与所述固定支架(30)连接,所述定位延长件(20)内开设有第二导向通道(21),所述定位延长件(20)与所述螺杆(11)同轴;所述定位延长件(20)的数量与所述定位件(10)的数量相同;
所述第二导向通道(21),贯穿所述定位延长件(20)的两端沿所述定位延长件(20)的轴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一导向通道(13)连通;
所述一对导向管(40)的两个导向管(40)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支架(30)的两侧;
所述导向管(40),具有贯穿的第三导向通道(41),所述导向管(40)通过至少一个连杆(50)与所述固定支架(30)连接,所述导向管(40)用于指示椎弓根螺钉引导针的植入位置,所述第三导向通道(41)内可穿设椎弓根螺钉引导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30),包括:至少两个固定管(31)和至少一个连接杆(32);
所述固定管(31),套设在所述定位延长件(20)上,与所述定位延长件(20)紧密接触;所述固定管(31)的数量与所述定位延长件(20)的数量相同;
所述连接杆(32),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固定管(31)固定连接;
所述导向管(40)通过至少一个连杆(50)与所述固定管(31)和/或连接杆(3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31),包括:第一半管(33)和第二半管(34);所述连接杆(32),包括:第一子杆(35)和第二子杆(36);
所述第一半管(33),与第二半管(34)卡合连接,朝向所述第二半管(34)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凹槽(331);
所述第二半管(34),朝向所述第一半管(33)的表面上设有第二凹槽(341);
所述定位延长件(20),位于所述第一凹槽(331)和第二凹槽(341)围成的空间内;
所述第一子杆(35),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管(31)的所述第一半管(33)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子杆(36),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管(31)的所述第二半管(34)固定连接;
所述一对导向管(40)的一个所述导向管(40)位于所述第一半管(33)和所述第一子杆(35)的外侧,另一个所述导向管(40)位于所述第二半管(34)和所述第二子杆(36)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管(33),朝向所述第二半管(34)的表面上还设有第一榫槽(332);
所述第一榫槽(332),位于所述第一凹槽(331)的侧面;
所述第二半管(34),朝向所述第一半管(33)的表面上还设有第一卡榫(342);
所述第一卡榫(342),与所述第一榫槽(332)对应设置,且与所述第一榫槽(332)榫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杆(35),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短杆(351)、第一加强柱(352)和至少一个第二短杆(353);
所述第一短杆(3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苏华张涌泉
申请(专利权)人:维度西安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