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髋关节手术术中三维空间定位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985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髋关节手术术中三维空间定位仪,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部的主控板,所述外壳的外侧顶端嵌入安装有液晶面板,且外壳的正面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电源开关、指示灯和充电接口,所述液晶面板、电源开关、指示灯和充电接口均与主控板电连接,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定位仪夹座,且外壳内部还设置有供电电池,所述供电电池与主控板电连接,并给其提供电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结构简单,其内置精密电子陀螺仪芯片,可以精确得到空间X、Y、Z三个方向的旋转角度,协助主刀医生完成手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髋关节手术术中三维空间定位仪
本技术涉及一种三维空间定位仪,具体为一种髋关节手术术中三维空间定位仪。
技术介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指用人工关节组件替代机体病损髋关节,同时纠正髋关节内畸形,以达到缓解髋关节疼痛、保持关节稳定性、改善和恢复髋关节功能的外科修复手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关节重建手术中最为有效的手术,是髋关节疾病和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经过六十多年的国内外临床实践,已经得到充分的肯定,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非常成熟可靠的治疗手段。现在我国每年有约70万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以60-80岁这个年龄阶段的患者为主,随着老年社会的到来,人均寿命的延长,需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每年呈20%的递增趋势。然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对人体创伤大,加之多为中老年病人,术后易发生各种并发症。髋关节脱位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髋关节置换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髋关节手术包括患者髋臼打磨、患者股骨髓腔打磨、假体安装等步骤。髋关节手术对手术工具的操作角度有严格的要求,如在髋臼打磨步骤中,必须保证髋臼锉保持外展45°和前倾20°。同理,在其他手术步骤中也对相关手术工具提出精确操作角度的要求。因此,手术工具能否正确定位极大地影响着髋关节手术的成功率。现阶段,使用传统机械定位技术进行髋关节手术必须依赖手术医生丰富的临床技术和经验来确保手术成功率,对手术医生术中的准确判断及技术的要求颇高。另外,使用传统机械定位会带来较大的安放角度误差,操作过程繁复,耗时长,效率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髋关节手术术中三维空间定位仪,具备结构简单,其内置精密电子陀螺仪芯片,可以精确得到空间X、Y、Z三个方向的旋转角度,协助主刀医生完成手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的优点,解决了上述技术背景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髋关节手术术中三维空间定位仪,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部的主控板,所述外壳的外侧顶端嵌入安装有液晶面板,且外壳的正面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电源开关、指示灯和充电接口,所述液晶面板、电源开关、指示灯和充电接口均与主控板电连接,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定位仪夹座,且外壳内部还设置有供电电池,所述供电电池与主控板电连接,并给其提供电能。优选的,所述主控板上设置有主控芯片、与主控芯片电连接的WIFI无线传输电路、电池电压采集电路、电子陀螺仪电路、液晶屏显示电路、电池供电电路以及给供电电池充电的电池充电电路。优选的,所述指示灯包括充电指示灯、电源指示灯和满电指示灯,所述充电指示灯、电源指示灯和满电指示灯从左至右依次并排设置。优选的,所述充电接口为Micro-USB接口。优选的,所述定位仪夹座上设置有安装孔,在该安装孔的侧面设置有紧固螺栓。优选的,所述供电电池为锂电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在其内部设置精密电子陀螺仪芯片,该精密电子陀螺仪芯片可以精确得到定位仪在空间X、Y、Z三个方向的旋转角度,手术前,将定位仪安装在需要角度定位的手术工具上,开启定位仪,此时定位仪通过WIFI与手持终端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无线连接,医生根据人体纵轴摆放位置,通过手持终端设备上的管理软件校准定位仪的角度并完成股骨注册流程,管理软件可对多个定位仪标号并设定每个定位仪对应的角度位置数据,以满足手术过程中多个手术工具的角度定位需求。2、本技术通过在主控板上设置WIFI无线传输电路,通过WIFI无线传输电路与手持终端设备无线连接,实现电子通讯技术优化传统医疗器械的不足,为髋关节手术的实施提供有效的协助,同时电子陀螺仪电路中的电子陀螺仪芯片定位精度高,误差小,在面临对存在严重解剖变异,骨缺损,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等有髋臼和股骨端畸形的这些患者复杂手术时更具有独特优势,且术中定位后,无需用C臂X光机透视,就可明确假体放置的位置,避免了患者及医护人员接受多次射线照射而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3、本技术在髋关节手术中的运用可以大大降低术后由于髋臼位置不良,导致术后假体松动,髋臼周围骨溶解等并发症的出现,可对假体更准确的安放,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满意度和更快的恢复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安装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的原理方框图;图4为本技术主控芯片的电路原理图;图5为本技术WIFI无线传输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6为本技术电池电压采集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7为本技术电子陀螺仪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8为本技术液晶屏显示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9为本技术电池供电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10为本技术电池充电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中的附图标记及名称如下:1、外壳;2、主控板;21、主控芯片;22、WIFI无线传输电路;23、电池电压采集电路;24、电子陀螺仪电路;25、液晶屏显示电路;26、电池供电电路;27、电池充电电路;3、液晶面板;4、电源开关;5、指示灯;51、充电指示灯;52、电源指示灯;53、满电指示灯;6、充电接口;7、定位仪夹座;8、供电电池;9、安装孔;10、紧固螺栓;11、髋臼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髋关节手术术中三维空间定位仪,包括外壳1以及设置在外壳1内部的主控板2,所述外壳1的外侧顶端嵌入安装有液晶面板3,且外壳1的正面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电源开关4、指示灯5和充电接口6,其中充电接口6为Micro-USB接口,所述液晶面板3、电源开关4、指示灯5和充电接口6均与主控板2电连接,所述外壳1底部设置有定位仪夹座7,且外壳1内部还设置有供电电池8,所述供电电池8为锂电池,且供电电池8与主控板2电连接,并给其提供电能,所述主控板2上设置有主控芯片21、与主控芯片21电连接的WIFI无线传输电路22、电池电压采集电路23、电子陀螺仪电路24、液晶屏显示电路25、电池供电电路26以及给供电电池8充电的电池充电电路27,其中WIFI无线传输电路22通过WIFI与手持终端设备无线连接,医生术前通过手持终端设备预设三维空间定位仪的定位角度,在术中观察液晶面板3获知手术工具的操作角度,来协助完成手术,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本实施例中的指示灯5包括充电指示灯51、电源指示灯52和满电指示灯53,所述充电指示灯51、电源指示灯52和满电指示灯53从左至右依次并排设置;所述定位仪夹座7上设置有安装孔9,在该安装孔9的侧面设置有紧固螺栓10。在具体安装时,如图2中所示,将髋关节手术术中三维空间定位仪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髋关节手术术中三维空间定位仪,包括外壳(1)以及设置在外壳(1)内部的主控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外侧顶端嵌入安装有液晶面板(3),且外壳(1)的正面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电源开关(4)、指示灯(5)和充电接口(6),所述液晶面板(3)、电源开关(4)、指示灯(5)和充电接口(6)均与主控板(2)电连接,所述外壳(1)底部设置有定位仪夹座(7),且外壳(1)内部还设置有供电电池(8),所述供电电池(8)与主控板(2)电连接,并给其提供电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髋关节手术术中三维空间定位仪,包括外壳(1)以及设置在外壳(1)内部的主控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外侧顶端嵌入安装有液晶面板(3),且外壳(1)的正面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电源开关(4)、指示灯(5)和充电接口(6),所述液晶面板(3)、电源开关(4)、指示灯(5)和充电接口(6)均与主控板(2)电连接,所述外壳(1)底部设置有定位仪夹座(7),且外壳(1)内部还设置有供电电池(8),所述供电电池(8)与主控板(2)电连接,并给其提供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髋关节手术术中三维空间定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2)上设置有主控芯片(21)、与主控芯片(21)电连接的WIFI无线传输电路(22)、电池电压采集电路(23)、电子陀螺仪电路(24)、液晶屏显示电路(25)、电池供电电路(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治平郑强慧林一飞周海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飞创嘉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