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长钰专利>正文

一种多层膜结构的餐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56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层膜结构的餐具,用于解决现有餐具清洗麻烦和一次性餐具的浪费和污染问题。它包括基体和覆盖在基体上的多层膜,膜的外表面覆盖部分的长度由内层至外层逐渐均匀地变化;膜的外表面覆盖部分的开口端部有折边、卷边或联接着固定圈,当膜处于最外层时,抓住折边、卷边或固定圈的伸出端或缺口轻拉,即可将膜撕去,而不影响其内层的膜和基体。(*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多层膜结构的餐具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层膜结构的餐具。常用的餐具,使用之后需要清洗,或用过即丢(如一次性饭盒等)。前者使人感到清洗麻烦,而后者则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层膜结构的餐具,使用之后可轻易地撕去最外层的膜,而不影响内层的膜,既可免去清洗麻烦,又可多次使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描述如下:本技术包括基体和覆盖在基体上的多层的膜,膜与基体具有基本一样的形状并覆盖着基体与食物接触部分。最贴近基体的膜为最内层膜,直接接触食物的膜为最外层膜,每层膜直接或间接覆盖着基体外表面的那一部分称为膜的外表面覆盖部分。膜的外表面覆盖部分的长度由内层至外层逐渐均匀地变化。该技术有不含固定圈的结构,内置固定圈结构,外层固定圈结构共三种结构形式。对于不含固定圈的结构,它仅包括基体和多层膜;基体上设有有凸缘,膜的外表面覆盖部分的长度由内层至外层逐渐均匀地缩短;并且外表面覆盖部分的开口端有折边或卷边,在折边或卷边上有细小的剪切口,邻近的膜的剪切口位置不相同,以方便撕膜操作。每层膜设有凹筋卡在基体上的凸缘上。最内层膜作得比其他膜稍厚,以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对于内置固定圈结构,它包括基体、多层膜、固定圈和支撑筒。膜的外表面覆盖部分的长度由内层至外层逐渐均匀加长,外表面覆盖部分的开口端没有折边或卷边;每一层膜的外表而覆盖部分的开口端部包围并联接着一个固定圈,所有的固定圈紧密排列地粘接在一个支撑筒上;支撑筒与基体联接在一起,也可由基体兼作支撑筒。所有固定圈都有一个特定长度和角度的伸出端,每个伸出端伸在与该固定圈相联的膜体以外,并被其紧邻的外层膜盖住。这样,只有与最外层膜相联的固定圈的伸出端伸出最外层膜外;用餐之后,只需抓住该伸出端轻拉,即可将最外层膜撕去。依此类推,直至最内层膜。为了撕膜的方便,在伸出端附近的膜上有细小的剪切口。-->对于外置固定圈结构,它包括基体、多层膜、固定圈和支撑筒。膜的外表面覆盖部分的长度由内层至外层逐渐均匀地缩短,外表面覆盖部分的开口端没有折边或卷边。每一层膜的外表面覆盖部分的开口端部被固定圈包围,并与固定圈联接在一起。支撑筒与基体联接在一起,也可由基体兼作支撑筒。用餐之后,只要抓住最外层的膜上的固定圈的缺口轻拉,就可轻易地将最外层膜撕去。为了撕膜的方便,在固定圈的缺口端附近的膜上有细小的剪切口。上述的叙述中,联接包括粘接、焊接及其他联接方式。本技术可适用于碗、筷子、杯子、盘子等。本技术具有卫生、方便、环保和节约资源的优点。多层膜采用可分解的无毒材料,并且由于每层膜的厚度很薄,相对一次性餐具来言,节约了大量的资源。图1-3是本技术的典型的实施例。图1是不含固定圈的带卷边的多层膜结构的碗的示意图。图2是内置固定圈的多层膜结构的碗的示意图。图3是外置固定圈的多层膜结构的筷子的示意图。现结合附图对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图1中,11为基体,12为多层膜,13为膜的外表面覆盖部分,由图中可见由内至外层逐渐缩短;14为卷边,15为基体的凸缘,16为膜的纵向凹筋,17为卷边的剪切口;18为最内层膜,它比其它层膜稍厚。多层膜12预先叠在一起,并依靠最内层膜18支撑;使用时,将多层膜12套上基体11,多层膜的凹筋16卡在基体11的凸缘15上,从而达到固定的目的。在使用之后,从最外层膜的卷边的切口17处抓住最外层膜的卷边轻拉,即可将最外层膜撕去。图2中,图2-1为纵向剖面视图,图2-2是固定圈及其与多层膜的关系的示意图,图2-3是膜的剪切口的示意图。图中21为基体,基本上有凸缘,22为支撑筒,22具有与基体一样的形状,23为固定圈,24为多层膜,25为固定圈的伸出端,26为剪切口,27为多层膜的外表面覆盖部分。从图中可见膜的外表面覆盖部分27的长度由内至外层逐渐均匀增长,每层膜均用胶28与固定圈粘在一起;固定圈23与支撑筒22之间用胶29粘在一起;支撑筒22上有纵向凹筋,卡在基体21的凸缘上。-->从图2-2可见,每个固定圈的伸出端25均伸在它下一固定圈的缺口内。231~234为固定圈,241~244为多层膜,其中241为最内层膜,244为最外层膜,241与231粘接,244与234粘接,依此类推;231的伸出端伸在241的膜体外,伸到232的缺口中,并被242盖住,但231的伸出端并不与242粘接,依此类推。直到最外层膜,只有234的伸出端伸在最外层膜244的膜体外。使用时,抓出234的伸出端轻拉,即可将最外层膜244撕去;然后243成为新的最外层膜,又只有233的伸出端伸在膜体外;依此类推,有几层膜就可使用几次。图2-3中,每层膜上均有剪切口26,26开在伸出端25附近,深度约等于固定圈单圈的宽度,以便拉25时轻易地撕去膜。图3中,图3-1为纵向剖视图,图3-2为固定圈及其与多层膜关系的示意图。31为基体(兼支撑筒),32为多层膜,33为固定圈,34为固定圈间的联接丝,34很容易撕断;35为粘接胶,36为剪切口。多层膜32的外表面覆盖部分的长度由内到外逐渐缩短。每个固定圈用胶35粘接着一层膜,最后一圈固定圈与基体粘接。在图3-2中,321-324为多层膜,其中321为最外层膜,324为最内层膜;331-335为固定圈,331包围并粘接着最外层膜321的开口端部,334包围并粘接着最内层膜324的开口端部,固定圈335与基体31粘接。每层膜在它粘接着的固定圈的缺口处有剪切口36,其深度相当于固定圈单圈的宽度。使用时,抓住固定圈331的缺口轻拉,即可轻易地将最外层膜321撕去;依此类推,有几层膜就可使用几次。在外层固定圈的结构中,也可将固定圈作成封闭的,如图3-3所示为封闭式固定圈的示意图,固定圈在接头E处粘合,F为膜,膜的剪切口在接头附近的G处,其余与图3-1和图3-2中的叙述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膜结构的餐具,它包括基体和覆盖在基体上的多层的膜,其特征在于:膜的外表面覆盖部分的长度由内层至外层逐渐地变化;在不含固定圈的结构中,膜的外表面覆盖部分的长度由内层至外层逐渐地缩短,每层膜的外表面覆盖部分的开口端有卷边或折边,在卷边或折边上有剪切口,每层膜上均有凹筋,基体上有凸缘,凹筋卡在基体的凸缘上;在内置固定圈的结构中,膜的外表面覆盖部分的长度由内层至外层逐渐地加长,每一层膜的外表面覆盖部分的开口端部包围并联接着固定圈,每一固定圈都有一伸出端,每层膜在与之联接的固定圈的伸出端附近有剪切口;在外置固定圈的结构中,膜的外表面覆盖部分的长度由内层至外层逐渐地缩短,每一层膜的外表面覆盖部分的开口端部被固定圈包围并与固定圈联接在一起,每层膜在与之联接的固定圈的的缺口或接头附近有剪切口。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多层膜结构的餐具,它包括基体和覆盖在基体上的多层的膜,其特征在于:膜的外表面覆盖部分的长度由内层至外层逐渐地变化;在不含固定圈的结构中,膜的外表面覆盖部分的长度由内层至外层逐渐地缩短,每层膜的外表面覆盖部分的开口端有卷边或折边,在卷边或折边上有剪切口,每层膜上均有凹筋,基体上有凸缘,凹筋卡在基体的凸缘上;在内置固定圈的结构中,膜的外表面覆盖部分的长度由内层至外层逐渐地加长,每一层膜的外表面覆盖部分的开口端部包围并联接着固定圈,每一固定圈都有一伸出端,每层膜在与之联接的固定圈的伸出端附近有剪切口;在外置固定圈的结构中,膜的外表面覆盖部分的长度由内层至外层逐渐地缩短,每一层膜的外表面覆盖部分的开口端部被固定圈包围并与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长钰
申请(专利权)人:吴长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