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油钻井用正压防爆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3877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油钻井用正压防爆电机,包括机座(7)、左侧端盖(8)、右侧端盖(15);左侧端盖(8)的上部设有排气管(3),其下部设有进风口(18),在左侧端盖(8)的侧面上设有余压检测装置(13);排气管(3)内部设有余压调节装置(2);右侧端盖(15)的上部设有第一输气管(4),其下部设有第二输气管(19);第一输气管(4)的内部设有第一空气流量调节装置(5)且其入口处设有第一外部风机(6);第二输气管(19)的内部设有第二空气流量调节装置(20)且其入口处设有第二外部风机(21)。本发明专利技术电机的电磁设计时,可选用较高的热负荷系数,有效的缩短电机的长度,降低电机的制造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机座及端盖强度满足防爆要求,电机安全性高,可用在周围具有易燃易爆气体的区域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油钻井用正压防爆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钻井设备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石油钻井用正压防爆电机。
技术介绍
石油钻井直流电动机装配于大型交直电传动石油钻机上,用于驱动转盘、绞车和泥浆泵,可以使钻机实现自动送钻、转盘单独驱动、自动下钻和提升等特殊的钻井功能,其适用于各机械类的传动源。该系列电机采用多边形结构,定子的内部空间利用率高,主极铁芯和换向极铁芯均由冲片叠压而成,定子磁轭采用叠片式,可用于可控硅整流电源供电,能够在脉动电流与负载变化较大的工况下使用。但在现有的电机在一些易爆环境中应用,受到了制约,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既能满足正常的运行需要,又能达到防爆要求的应用于易爆环境的新型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电机不能在易爆环境中使用,通风效果差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石油钻井用正压防爆电机,包括机座、分别设置在所述机座两端的左侧端盖和右侧端盖、电枢,以及主轴;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座内部的定子、安装在所述主轴非轴伸端的换向器、以及紧贴所述换向器呈对称设置的电刷刷架,所述机座的外部还设有出线盒,所述左侧端盖的上部设有排气管,其下部设有进风口,在所述左侧端盖的侧面上设有余压检测装置。所述排气管内部设有余压调节装置,所述余压调节装置与所述余压检测装置之间通过信号传输连接。所述右侧端盖的上部设有第一输气管,其下部设有第二输气管;所述第一输气管的内部设有第一空气流量调节装置且其入口处设有第一外部风机;所述第二输气管的内部设有第二空气流量调节装置且其入口处设有第二外部风机。所述第一空气流量调节装置和所述第二空气流量调节装置分别与所述余压检测装置之间通过信号传输连接;所述第一空气流量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一外部风机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空气流量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二外部风机电性连接。所述机座的下部开设有第一通风道。所述出线盒与所述机座的第一通风道是联通的。所述电枢在纵向开有第二通风道。优选的是,所述通风道在轴向的截面成L型。优选的是,所述左侧端盖的排气管出口处设有第一电机实验保护网。优选的是,所述右侧端盖的第一输气管入口处设有第二电机实验保护网。优选的是,所述右侧端盖的第二输气管入口处设有第三电机实验保护网。本专利技术的左侧端盖设有出风口,右侧端盖设有进风口,机座与出线盒之间形成通风风道、电枢内部也设有通风风道,电机内部的多重风道结构能够保证电机内腔各处的气体静余压均衡相等,而且可用于电机的散热,电机的电磁设计时,可选用较高的热负荷系数,有效的缩短电机的长度,降低电机的制造成本;同时电机的机座及端盖强度满足防爆要求,电机安全性高,可用在周围具有易燃易爆气体的区域内。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石油钻井用正压防爆电机的轴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石油钻井用正压防爆电机机座的横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石油钻井用正压防爆电机机座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电机实验保护网;2、余压调节装置;3、排气管;4、第一输气管;5、第一空气流量调节装置;6、第一外部风机;7、机座;8、左侧端盖;9、出线盒;10、电枢;11、定子;12、换向器;13、余压检测装置;14、电刷刷架;15、右侧端盖;16、第一通风道;17、主轴;18、进风口;19、第二输气管;20、第二空气流量调节装置;21、第二外部风机;22、第二通风道;23、第二电机实验保护网;24、第三电机实验保护网。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为油田专用的正压型防爆电机,可以安全的用在易爆环境中。本专利技术包括机座7、分别设置在所述机座7两端的左侧端盖8和右侧端盖15、电枢10,以及主轴17;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座7内部的定子11、安装在所述主轴17非轴伸端的换向器12、以及紧贴所述换向器12呈对称设置的电刷刷架14,所述机座7的外部还设有出线盒9,出线盒9与机座7固定在一起,所述左侧端盖8的上部设有排气管3,其下部设有进风口18,在所述左侧端盖8的侧面上设有余压检测装置13。所述左侧端盖8的排气管3出口处设有第一电机实验保护网1。所述排气管3内部设有余压调节装置2,所述余压调节装置2与所述余压检测装置13之间通过信号传输连接。所述右侧端盖15的上部设有第一输气管4,其下部设有第二输气管19。所述第一输气管4入口处设有第二电机实验保护网23,所述第二输气管19的入口处设有第三电机实验保护网24。所述左侧端盖8和所述右侧端盖15均为空心壳体。如图1所示,所述右侧端盖15所述第一输气管4的内部设有第一空气流量调节装置5且其入口处设有第一外部风机6;所述第二输气管19的内部设有第二空气流量调节装置20且其入口处设有第二外部风机21。所述第一空气流量调节装置5和所述第二空气流量调节装置20分别与所述余压检测装置13之间通过信号传输连接;所述第一空气流量调节装置5与所述第一外部风机6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空气流量调节装置20与所述第二外部风机21电性连接。如图2~3所示,所述机座7的下部开设有第一通风道16;所述通风道16在轴向的截面成L型。所述出线盒9与所述机座7的第一通风道16是联通的;所述电枢10在纵向开有第二通风道22。结合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冷却风路系统由第一风路、第二风路和第三风路三部分组成;风由第一外部风机6和第二外部风机21引入呈空心壳体的右侧端盖15内,可分别从第一路风路即内腔通风道、第二路风路即第二通风道22、第三路风路即第一通风道16与出线盒9内腔之间形成的通道;内腔通风道是由右侧端盖15的空心壳体部分、左侧端盖8的空心壳体部分,以及机座7内部的定子11和转子(转子为电机套轴外部的通用零部件,而且未涉及到实质上的改进,故在本文中未做标号)之间的空隙组成的通风道;风从三路风路吹出后,再经过左侧端盖8的排气管3排出。如图1箭头走向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冷却风路系统是电机独特的散热系统,使得电机的散热能力强,因此电机在设计时可以采用较高的热负荷系数,提升电机的性能,缩小电机的体积。本专利技术电机具有严格的防爆要求。使用时,通过余压检测装置13可监测电机内部静余压,当内部气体静余压小于50Pa时,第一输气管4的第一空气流量调节装置5和第二输气管19的第二空气流量调节装置20可单独或者同时启动,输入保护气体,直至余压检测装置13监测到内部静余压达到要求时,第一空气流量调节装置5和第二空气流量调节装置20停止保护气体输入。本专利技术电机的正压防爆结构能够保证电机在易爆炸环境中运行时,避免易燃易爆气体因电机内腔气压降低而进入电机内部,引起电机的零部件发生断裂、永久变形、密封泄露、错位等现象,降低事故的发生。电机内部的多重风道能够保证电机内腔各处的气体静余压均衡相等,而且可用于电机的散热,同时电机进行外壳强度试验能够保证电机的机座及端盖强度满足防爆要求,提高电机的安全性。由于该电机的散热系统具有多重风道,相比传统电机,在电机的电磁设计时,可选用较高的热负荷系数,有效的缩短电机的长度,降低电机的制造成本。本专利技术电机要求进行多项检验,最高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油钻井用正压防爆电机,包括机座(7)、分别设置在所述机座(7)两端的左侧端盖(8)和右侧端盖(15)、电枢(10),以及主轴(17);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座(7)内部的定子(11)、安装在所述主轴(17)非轴伸端的换向器(12)、以及紧贴所述换向器(12)呈对称设置的电刷刷架(14),所述机座(7)的外部还设有出线盒(9),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端盖(8)的上部设有排气管(3),其下部设有进风口(18),在所述左侧端盖(8)的侧面上设有余压检测装置(13);/n所述排气管(3)内部设有余压调节装置(2),所述余压调节装置(2)与所述余压检测装置(13)之间通过信号传输连接;/n所述右侧端盖(15)的上部设有第一输气管(4),其下部设有第二输气管(19);所述第一输气管(4)的内部设有第一空气流量调节装置(5)且其入口处设有第一外部风机(6);所述第二输气管(19)的内部设有第二空气流量调节装置(20)且其入口处设有第二外部风机(21);/n所述第一空气流量调节装置(5)和所述第二空气流量调节装置(20)分别与所述余压检测装置(13)之间通过信号传输连接;所述第一空气流量调节装置(5)与所述第一外部风机(6)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空气流量调节装置(20)与所述第二外部风机(21)电性连接;/n所述机座(7)的下部开设有第一通风道(16);/n所述出线盒(9)与所述机座(7)的第一通风道(16)是联通的;/n所述电枢(10)在纵向开有第二通风道(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油钻井用正压防爆电机,包括机座(7)、分别设置在所述机座(7)两端的左侧端盖(8)和右侧端盖(15)、电枢(10),以及主轴(17);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座(7)内部的定子(11)、安装在所述主轴(17)非轴伸端的换向器(12)、以及紧贴所述换向器(12)呈对称设置的电刷刷架(14),所述机座(7)的外部还设有出线盒(9),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端盖(8)的上部设有排气管(3),其下部设有进风口(18),在所述左侧端盖(8)的侧面上设有余压检测装置(13);
所述排气管(3)内部设有余压调节装置(2),所述余压调节装置(2)与所述余压检测装置(13)之间通过信号传输连接;
所述右侧端盖(15)的上部设有第一输气管(4),其下部设有第二输气管(19);所述第一输气管(4)的内部设有第一空气流量调节装置(5)且其入口处设有第一外部风机(6);所述第二输气管(19)的内部设有第二空气流量调节装置(20)且其入口处设有第二外部风机(21);
所述第一空气流量调节装置(5)和所述第二空气流量调节装置(20)分别与所述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铁良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日牵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