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BMS控正极充电激活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373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BMS控正极充电激活电路,包括电源模块、充电开关控制模块、放电开关控制模块、AFE模拟前端模块、以及与电源模块正极连接的激活模块和与电源模块负极连接的主控MCU;所述充电开关控制模块连接于电源模块的正极与放电开关控制模块之间,且充电开关控制模块及放电开关控制模块还均与AFE模拟前端模块电性连接;所述AFE模拟前端模块还分别与激活模块、主控MCU及电源模块电性连接,且主控MCU还与激活模块与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得BMS与用电设备的通讯无需隔离,进而提高其通用性及兼容性,且整体设计合理、原理简单、功耗控制较佳、成本低、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BMS控正极充电激活电路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BMS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BMS控正极充电激活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锂电池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锂电池已经广泛应用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如电动汽车、储能以及UPS后备电源系统。但是,锂电池有个至命的缺点就是安全问题,为了提高锂电池的安全性能,人们专利技术了锂电池保护板,即BMS(锂电池管理系统),BMS可通过关闭放电MOS管对电池的各种异常进行保护,如短路保护、充电过流保护、放电过流保护、充电过压保护、电芯过温保护、温度过低保护、MOS管过温保护等。目前,市面上的BMS通常使用控负极MOS管的方案来激活电路,其激活电路简单,且驱动电路易实现,但存在一个问题,由于是控至电池负极,因此,电池的正极是带电的,所以BMS与用电设备的通讯需要隔离,进而存在通用性欠佳、功耗大、可靠性差等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BMS控正极充电激活电路,采用该电路可使得BMS与用电设备的通讯无需隔离,进而提高其通用性及兼容性,且整体设计合理、原理简单、功耗控制较佳,同时,采用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BMS控正极充电激活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充电开关控制模块、放电开关控制模块、AFE模拟前端模块、以及与电源模块正极连接的激活模块和与电源模块负极连接的主控MCU;所述充电开关控制模块连接于电源模块的正极与放电开关控制模块之间,且充电开关控制模块及放电开关控制模块还均与AFE模拟前端模块电性连接;所述AFE模拟前端模块还分别与激活模块、主控MCU及电源模块电性连接,且主控MCU还与激活模块与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BMS控正极充电激活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充电开关控制模块、放电开关控制模块、AFE模拟前端模块、以及与电源模块正极连接的激活模块和与电源模块负极连接的主控MCU;所述充电开关控制模块连接于电源模块的正极与放电开关控制模块之间,且充电开关控制模块及放电开关控制模块还均与AFE模拟前端模块电性连接;所述AFE模拟前端模块还分别与激活模块、主控MCU及电源模块电性连接,且主控MCU还与激活模块与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BMS控正极充电激活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模块包括隔离二极管D1、三极管Q1、限流电阻R1、分压电阻R2;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经限流电阻R1与电源模块的正极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经分压电阻R2与AFE模拟前端模块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经隔离二极管D1与放电开关控制模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BMS控正极充电激活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志强于崇江刘启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芮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