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叠片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5264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叠片定位装置,用于极组和集流片的叠装,包括定位座、第一紧固螺栓、用于压紧极组上端的压板、均设置有两组的第二紧固螺栓和定位板,定位座上端与压板通过第一紧固螺栓连接,定位座两侧与定位板之间通过第二紧固螺栓连接;定位座开设有供极组放置的定位槽,定位槽两侧均设置有一组定位杆,定位杆相邻一侧延伸设置有定位部,极组的极耳两侧开设有供定位部放置的定位通槽;压板两侧连有用于压紧极组极耳的压块,定位板开设有供集流片放置的凹槽,凹槽内连接有吸附集流片的磁铁,定位板开设有与凹槽相通的焊接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极组叠放定位和集流片叠放定位的功能于一体,整体定位固定精准度高且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叠片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池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池叠片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叠片电池具有内阻小、大倍率充放电性能较优以及更均匀一致的电流密度、优良的内部散热性能,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在叠片电池的电芯封装于电池壳体前,需先将正、负极片依次叠放整齐并用隔膜纸隔离,然后,将叠好后的正、负极片的极耳进行焊接,最后,将集流片分别叠放并焊接于焊接好的正、负极耳这三个制作电芯的工序;在上述工序中,现有技术大多采用的是人手工叠片来制作电芯,而现有的手工叠片的工装只具有定位极片位置的功能,没有对集流片定位固定的功能,且现有的手工叠放工装只能大体定位极片位置,放置以后仍需要用手进行固定,极易出现正、负极极片与隔膜对齐度不良的问题,进而引起后续集流板焊接不良、短路、起火等现象,降低了手工叠片产品的合格率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叠片定位装置,集极组叠放定位和集流片叠放定位的功能于一体,具有定位固定精准度高且效果好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叠片定位装置,用于极组和集流片的叠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座、第一紧固螺栓、用于压紧所述极组上端的压板、均设置有两组的第二紧固螺栓和定位板,所述定位座上端与所述压板通过所述第一紧固螺栓连接,所述定位座两侧与所述定位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二紧固螺栓连接;所述定位座开设有供所述极组放置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两侧均设置有一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相邻一侧延伸设置有定位部,所述极组的极耳两侧开设有供所述定位部放置的定位通槽;所述压板两侧连接有用于压紧所述极组极耳的压块,所述定位板开设有供所述集流片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连接有吸附所述集流片的磁铁,所述定位板开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通的焊接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叠片定位装置,用于极组和集流片的叠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座、第一紧固螺栓、用于压紧所述极组上端的压板、均设置有两组的第二紧固螺栓和定位板,所述定位座上端与所述压板通过所述第一紧固螺栓连接,所述定位座两侧与所述定位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二紧固螺栓连接;所述定位座开设有供所述极组放置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两侧均设置有一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相邻一侧延伸设置有定位部,所述极组的极耳两侧开设有供所述定位部放置的定位通槽;所述压板两侧连接有用于压紧所述极组极耳的压块,所述定位板开设有供所述集流片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连接有吸附所述集流片的磁铁,所述定位板开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通的焊接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叠片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的底端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极组厚度的第一硅胶软垫,所述第一硅胶软垫与所述极组的上端面接触,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第二硅胶软垫,所述第二硅胶软垫与所述极组的下端面接触。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剑明张泾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卫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