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识别模组和终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255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和终端设备,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包括电路板、指纹芯片和封装结构,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指纹芯片电性连接,所述封装结构用于对所述指纹芯片进行封装;所述封装结构具有背向所述指纹芯片的弧形面。由于封装结构具有背向指纹芯片的弧形面,从而使指纹识别模组具有弧形的外观面,有利于改善操作手感;此外,当指纹识别模组应用于终端设备时,在设备主体上直接开设收容腔,即可放置指纹识别模组,加工工艺简单,易于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指纹识别模组和终端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和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指纹识别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具体的方案包括电容指纹方案、侧边指纹方案、光学指纹方案等。以手机的侧边指纹方案为例,指纹识别模组通常设置于手机的侧边,用户在握持手机时,手指可直接接触指纹识别模组的外表面,进行指纹操作,例如指纹解锁、指纹支付等。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技术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和终端设备。具体而言,本技术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模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包括电路板、指纹芯片和封装结构,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指纹芯片电性连接,所述封装结构用于对所述指纹芯片进行封装;所述封装结构具有背向所述指纹芯片的弧形面。进一步的,所述封装结构包括与所述弧形面相连的侧面,所述弧形面包括曲率半径不等的第一弧形面和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二弧形面连接所述侧面和所述第一弧形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弧形面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弧形面的曲率半径,所述第一弧形面对应的圆心角小于所述第二弧形面对应的圆心角。进一步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还包括:电连接元件和补强结构,所述电连接元件通过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指纹芯片电性连接,所述补强结构对所述电路板、所述指纹芯片、所述封装结构和所述电连接元件进行支撑。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及如前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所述设备主体具有呈弧形的外轮廓面和贯穿所述外轮廓面的收容腔,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弧形面背向所述设备主体。进一步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具有平行于所述电路板且位于所述设备主体外侧的第一切面,所述第一切面与所述外轮廓面的最小距离为0.15~0.3mm。进一步的,所述设备主体包括第一按键,所述第一按键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且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抵接。进一步的,所述设备主体还包括第二按键,所述第二按键至少部分突出于所述设备主体,所述第二按键具有平行于所述电路板且位于所述设备主体外侧的第二切面,所述第一切面位于所述第二切面和所述外轮廓面之间,所述第二切面与所述外轮廓面的最小距离为0.4~0.6mm。由于封装结构具有背向指纹芯片的弧形面,从而使指纹识别模组具有弧形的外观面,有利于改善操作手感;此外,当指纹识别模组应用于终端设备时,在设备主体上直接开设收容腔,即可放置指纹识别模组,加工工艺简单,易于实现。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终端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指纹识别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指纹识别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终端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的终端设备的指纹识别模组与设备主体的组装示意图。图6是图4所示的终端设备的局部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基板和多个指纹芯片置于模具腔内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对基板及通过图7所示的模具成型的封装结构进行切割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电路板和指纹芯片置于模具腔内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在本技术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除非另作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或者“若干”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基于
技术介绍
记载,技术人通过研究发现,现有的侧边指纹方案中,用户在进行指纹操作时,手指容易被刮擦,操作手感不佳。具体来说,请结合图1,指纹识别模组10A的指纹检测面30A为平面,而终端设备的中框61A的表面为弧面,需要将指纹识别模组对应的中框区域的弧面加工为平面610A,并在平面上开设收容腔,才能放置好指纹识别模组。由于指纹检测面为平面,而中框表面为弧面,因而操作时容易产生刮手感,进而影响用户操作手感。另一方面,用于容纳指纹识别模组的收容腔的加工工艺也较为复杂。请结合图2,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模组10,所述指纹识别模组10包括电路板1、指纹芯片2、封装结构3、电连接元件4及补强元件5,所述电路板1、指纹芯片2、封装结构3、补强元件5纵向Y依次排列,电连接元件4部分位于封装结构3和补强元件5之间。所述电路板1包括分别与指纹芯片2连接的第一引脚及与电连接元件4连接的第二引脚(第一引脚及第二引脚未图示),所述电路板1通过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与分别所述指纹芯片2及电连接元件4电性连接,以实现两者的电性连接,电连接元件4用于将指纹芯片电性连接至终端设备的主板上,以实现数据传输;所述封装结构3对所述指纹芯片2进行封装,避免水氧侵害指纹芯片;所述补强元件5用于提供足够的强度,以对电路板1、指纹芯片2、封装结构3和所述电连接元件4进行支撑。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指纹识别模组也可以仅包括电路板1、指纹芯片2及封装结构3。所述电路板1载有指纹识别电路,指纹芯片2可直接焊接于指纹识别电路上,以实现机械连接和电性连接。所述电连接元件4可以是柔性电路板(FPC)或柔性线缆(FFC),所述补强元件5例如为钢片或铁片。所述封装结构3对所述指纹芯片2进行封装,其具有背向所述指纹芯片的弧形面30及连接所述弧形面30的侧面33。由于封装结构3具有背向指纹芯片弧形面30,从而使指纹识别模组10具有弧形的外观面(即使存在外观涂层,外观涂层的形状也与支撑其的弧形面30形状一致),有利于改善用户的操作手感;此外,在设备主体的中框直接开设收容腔用于放置指纹识别模组,加工工艺简单,易于实现。可选的,所述弧形面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包括电路板、指纹芯片和封装结构,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指纹芯片电性连接,所述封装结构用于对所述指纹芯片进行封装;/n所述封装结构具有背向所述指纹芯片的弧形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包括电路板、指纹芯片和封装结构,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指纹芯片电性连接,所述封装结构用于对所述指纹芯片进行封装;
所述封装结构具有背向所述指纹芯片的弧形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结构包括与所述弧形面相连的侧面,所述弧形面包括曲率半径不等的第一弧形面和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二弧形面连接所述侧面和所述第一弧形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面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弧形面的曲率半径,所述第一弧形面对应的圆心角小于所述第二弧形面对应的圆心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还包括:电连接元件和补强结构,所述电连接元件通过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指纹芯片电性连接,所述补强结构对所述电路板、所述指纹芯片、所述封装结构和所述电连接元件进行支撑。


5.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延顺阳勇仔韩高才江忠胜娄椿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