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风箱积灰除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4794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风箱积灰除灰装置,包括用以沿风箱内同层燃烧器的下方设置的除灰板;除灰板具有通断可调、用以供灰尘下落的除灰孔;用以贴合于风箱的侧壁设置且沿除灰板的长度方向和厚度方向分别延伸的检测轨道;检测轨道内滑动连接有用于检测除灰板上表面的积灰高度的检测器;除灰孔在检测器获取到积灰高度大于预设高度时连通;位于风箱最底层的除灰板的下方设有用以收集并排出自除灰孔落下的灰尘的集灰装置。该锅炉风箱积灰除灰装置利用除灰孔实现除灰板上方的风箱空腔与集灰装置连通和断开,保证除灰作业中该锅炉风箱积灰除灰装置具有较大的除灰面积,也避免了增加二次风的通风阻力,具有可靠性高、能耗低、可行性强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风箱积灰除灰装置
本技术涉及锅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炉风箱积灰除灰装置。
技术介绍
燃煤锅炉是一种利用煤粉燃烧释放的热能将工质水加热到一定参数蒸汽的热力设备。煤粉在炉内燃烧时所需的空气经过二次风风箱进入炉膛,实际运行过程中,煤粉燃烧形成的飞灰会部分沉积在回转式空预器中布满波纹板的蓄热体内,而二次风流经蓄热体时会携带此处附着沉积的飞灰进入风箱。由于风箱内二次风的流通面积加大,则风速降低,导致二次风携带飞灰能力下降,部分飞灰沉积在风箱内。燃煤锅炉长时间运行后,风箱内飞灰严重堆积,造成风箱通道、内外二次风喷口堵塞,进而造成连杆、叶片等结构卡涩,通风阻力提高,同层各喷口风量分配不均,单喷口周向进风不均,引起锅炉偏烧,结焦,喷口烧损,一氧化碳、含氮氧化物、飞灰升高,机组效率降低等问题。现有的除灰技术包括压缩空气动力、转动刮板式除灰和电磁阀、截止阀配合集灰斗除灰。前者除灰方式的能耗高、效率低,存在较大除灰死区;由于无法检测积灰程度以及是否积灰,使得除灰作业存在盲目性,导致能耗进一步提高。后者同样无法判断积灰程度,除灰作业存在盲目性;高温、高粉尘环境下电磁阀、截止阀工作环境恶劣,易卡涩,可靠性低。此外,对于后者而言,由于集灰斗的尺寸大,一般只安装在底层燃烧器风箱,对于中、上层风箱无法安装,影响风箱内各处的除灰效果。虽然可分别安装在底、中、上层风箱内,但由于小尺寸带锁气器的集灰斗减小了风箱通风面积,使得二次风流通阻力增大,不利于二次风流动,从而加剧了风箱内飞灰的沉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锅炉风箱积灰除灰装置,在除灰作业中具有可靠性高、能耗低、可行性强等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锅炉风箱积灰除灰装置,包括:用以沿风箱内同层燃烧器的下方设置的除灰板;所述除灰板具有通断可调、用以供灰尘下落的除灰孔;用以贴合于风箱的侧壁设置且沿所述除灰板的长度方向和厚度方向分别延伸的检测轨道;所述检测轨道内滑动连接有用于检测所述除灰板上表面的积灰高度的检测器;所述除灰孔在所述检测器获取到所述积灰高度大于预设高度时连通;位于风箱最底层的所述除灰板的下方设有用以收集并排出自所述除灰孔落下的灰尘的集灰装置。优选地,所述除灰板包括多个;多个所述除灰板间隔设置于各层燃烧器的下方;所述检测轨道包括多组;多组所述检测轨道分别对应于多个所述除灰板设置。优选地,任意一组所述检测轨道包括水平设置的横向检测轨道和多条垂直连接于所述横向检测轨道的纵向检测轨道;全部所述纵向检测轨道间隔设置于同层的相邻燃烧器之间。优选地,任意一组所述检测轨道滑动连接有一个所述检测器,或,全部所述检测轨道连通。优选地,任一所述除灰板在所述除灰孔堵断时与风箱的顶面形成密封腔。优选地,所述集灰装置包括斗口连通于风箱底部的集灰斗以及与所述集灰斗的斗尾连通的落灰管;所述集灰斗连接有振打器;所述落灰管连接有锁气器。优选地,所述检测器具体为超声波检测仪或X射线仪。优选地,所述除灰板包括上下交叠设置的除灰板固定层和除灰板活动层;所述除灰板活动层沿所述除灰板固定层的板面滑动连接;所述除灰孔包括设置于所述除灰板固定层的上除灰孔和设置于所述除灰板活动层的下除灰孔;所述除灰孔在全部所述上除灰孔和全部所述下除灰孔错开时堵断、在全部所述上除灰孔和全部所述下除灰孔部分对准和全部对准时连通。优选地,所述除灰板还包括平行固定于所述除灰板固定层上方的第一防护网和平行安装于所述除灰板活动层下方的第二防护网。优选地,所述除灰板活动层连接有水平往复运动的伸缩杆和伸缩杆驱动装置;所述伸缩杆驱动装置和所述检测器均连接于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在所述积灰高度大于预设高度时通过所述伸缩杆驱动装置带动所述除灰板活动层移动至所述除灰孔连通,在所述积灰高度不大于预设高度时通过所述伸缩杆驱动装置带动所述除灰板活动层移动移动至所述除灰孔堵断。相对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本技术所提供的锅炉风箱积灰除灰装置包括设置于风箱内且具有除灰孔的除灰板、贴合于风箱的侧壁设置的检测轨道、沿检测轨道滑动的检测器和设置于风箱底部且与风箱连通的集灰装置。除灰板沿风箱内同层燃烧器的下方设置的除灰板。除灰板的除灰孔具有连通和堵断两种状态,除灰孔处于连通状态时,除灰板上方的风箱空腔与集灰装置连通;除灰孔处于堵断状态时,除灰板上方的风箱空腔与集灰装置断开。检测轨道沿所述除灰板的长度方向和厚度方向分别延伸,用于供检测器在同层的多个燃烧器之间产生横向位移以及在任一燃烧器一侧产生纵向位移。检测器在任一燃烧器的一侧产生纵向位移时用于检测该燃烧器处的积灰高度,在同侧的多个燃烧器之间产生横向位移时用于改变检测位置。当检测器获取到积灰高度大于预设高度时,除灰孔连通。集灰装置设置于风箱最底层的除灰板的下方,且与风箱连通,用于收集并排出自所述除灰孔落下的灰尘。本技术所提供的锅炉风箱积灰除灰装置通过检测轨道和检测器对风箱内的积灰状态进行检测,再根据检测结果调节除灰孔的通断状态,从而在积灰高度大于预设高度时使除灰板上方的风箱空腔与集灰装置连通,实现积灰自除灰孔落入集灰装置内并排出;而在积灰高度不大于预设高度或者说是风箱较为清洁时使除灰板上方的风箱空腔与集灰装置隔绝,实现停止除灰作业。上述锅炉风箱积灰除灰装置采用除灰板安装于同层的燃烧层下方,利用除灰孔实现除灰板上方的风箱空腔与集灰装置连通和断开,既保证除灰作业中该锅炉风箱积灰除灰装置具有较大的除灰面积,又避免增加二次风的通风阻力,具有可靠性高、能耗低、可行性强的特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锅炉风箱积灰除灰装置与风箱、燃烧器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除灰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除灰板在另一方向上的示意图。其中,01-风箱、02-燃烧器、1-除灰板、11-除灰板固定层、111-上除灰孔、12-除灰板活动层、121-下除灰孔、122-导块、13-第一防护网、14-第二防护网、2-检测轨道、21-横向检测轨道、22-纵向检测轨道、3-检测器、4-集灰斗、5-落灰管、6-振打器、7-锁气器、8-伸缩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风箱积灰除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以沿风箱(01)内同层燃烧器(02)的下方设置的除灰板(1);所述除灰板(1)具有通断可调、用以供灰尘下落的除灰孔;/n用以贴合于风箱(01)的侧壁设置且沿所述除灰板(1)的长度方向和厚度方向分别延伸的检测轨道(2);/n所述检测轨道(2)内滑动连接有用于检测所述除灰板(1)上表面的积灰高度的检测器(3);所述除灰孔在所述检测器(3)获取到所述积灰高度大于预设高度时连通;/n位于风箱(01)最底层的所述除灰板(1)的下方设有用以收集并排出自所述除灰孔落下的灰尘的集灰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风箱积灰除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以沿风箱(01)内同层燃烧器(02)的下方设置的除灰板(1);所述除灰板(1)具有通断可调、用以供灰尘下落的除灰孔;
用以贴合于风箱(01)的侧壁设置且沿所述除灰板(1)的长度方向和厚度方向分别延伸的检测轨道(2);
所述检测轨道(2)内滑动连接有用于检测所述除灰板(1)上表面的积灰高度的检测器(3);所述除灰孔在所述检测器(3)获取到所述积灰高度大于预设高度时连通;
位于风箱(01)最底层的所述除灰板(1)的下方设有用以收集并排出自所述除灰孔落下的灰尘的集灰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风箱积灰除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灰板(1)包括多个;多个所述除灰板(1)间隔设置于各层燃烧器(02)的下方;
所述检测轨道(2)包括多组;多组所述检测轨道分别对应于多个所述除灰板(1)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风箱积灰除灰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一组所述检测轨道(2)包括水平设置的横向检测轨道(21)和多条垂直连接于所述横向检测轨道(21)的纵向检测轨道(22);
全部所述纵向检测轨道(22)间隔设置于同层的相邻燃烧器(0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风箱积灰除灰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一组所述检测轨道(2)滑动连接有一个所述检测器(3),或,全部所述检测轨道(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风箱积灰除灰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除灰板(1)在所述除灰孔堵断时与风箱(01)的顶面形成密封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风箱积灰除灰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相明辉武学谦孙鹏宵张超群崔星源庞明军张振鲁李俊毅李明花勤健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