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渗漏型水隔膜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570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防渗漏型水隔膜泵,属于流体输送设备的技术领域,该防渗漏型水隔膜泵包括泵体组件、壳体组件和减震组件,所述泵体组件由泵本体、出水口、第一限位块、弹簧、球体、第二限位块、进水口、进水管、腔室和出水管组成,所述泵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所述出水口和所述进水口,所述泵本体内部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所述出水管和所述进水管,所述泵本体内部的两侧设置有所述腔室,且腔室的两侧分别连通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球体设置于腔室与两者连通处,所述腔室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出水管设有第一限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操作简单,具有较强的隔音降噪的能力,大大的提高了隔膜泵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渗漏型水隔膜泵
本技术涉及流体输送设备的
,具体而言,涉及防渗漏型水隔膜泵。
技术介绍
隔膜泵借助动力操作去改变流体流量,安置在各种特殊场合,用来抽送各种常规泵不能抽吸的介质。隔膜泵是容积泵中较为特殊的一种形式,它是依靠一个隔膜本体片的来回鼓动而改变工作室容积来吸入和排出液体,隔膜泵在使用过程中过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会受到极强的压力,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会出现异响,而现有的隔膜泵因为工作时水流的压力较高,尤其是在进液通道与进水口和出液通道与出水口的连接处严重时会炸裂,导致液体从连接处的裂缝处渗漏,大大缩短了使用寿命,并且需要在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做减振的处理,减少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的受水流的压力,防止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受损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防渗漏型水隔膜泵,旨在改善现有的水隔膜泵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与其连接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受水流压力炸裂造成的液体泄漏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防渗漏型水隔膜泵,包括泵体组件,所述泵体组件由泵本体、出水口、第一限位块、弹簧、球体、第二限位块、进水口、进水管、腔室和出水管组成,所述泵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所述出水口和所述进水口,所述泵本体内部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所述出水管和所述进水管,所述泵本体内部的两侧设置有所述腔室,且所述腔室的两侧分别连通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所述球体设置于所述腔室与两者连通处,所述腔室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出水管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球体的表面。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由缺口、排气管道、排气口、壳本体、隔膜体、连接杆、限制块、进气口、阻块和筒体组成,所述壳本体内设置有所述筒体,所述筒体连通所述排气管道,所述筒体和所述排气管道上分别设有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气口,所述筒体内设置有两根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穿过所述筒体的两侧,且均与所述隔膜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阻块,所述筒体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限制块,所述限制块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缺口。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由减震本体、隔音防护罩、减震层、降噪层、耐压层和密封层,所述减震本体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所述密封层、所述耐压层、所述降噪层、所述减震层和所述隔音防护罩。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筒体还设置有所述中间腔部和两侧腔部,所述排气管道连通两侧腔部,所述缺口与排气管道和筒体连通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壳体设有分别与进气口和排气口相对应的通孔。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腔室之间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组件。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内壁均设置有所述减震组件。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均设置有密封圈。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呈“阶梯”形状,且所述密封圈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与所述腔室连通处设置有球座,且均与所述球体相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防渗漏型水隔膜泵,使用时,腔室内保持负压状态,液体通过进水口进入到进水管道内,通过外部管道与排气口连通抽出中间腔部内的气体,两端的连接杆复位运动,隔膜体将位于进水管与腔室连通处的球体吸至第二限位块处,连通腔部和进水管,此时,液体可进入到腔室中;反之,通过外部管道与隔音防护罩连通向中间腔部注入气体,使阻块向两端腔部移动,挤压两端腔部内的气体通过排气口排出,使连接杆左右移动从而压缩腔室内的容积,液体顶置球体至第一限位块,液体进入到出水管并且从出水口排出,进水管和出水管设置减震组件设置大大提高了的结构强度及结构稳定性,减震组件中的减震层采用天然橡胶材质,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很高的弹性,起到了良好的减震效果,而密封层和密封圈均采用丁晴橡胶材质,具有较强的耐水性和耐磨性,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设置密封圈,防止进水口和出水口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连接处渗漏,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操作简单,具有较强的隔音降噪的能力,大大的提高了隔膜泵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防渗漏型水隔膜泵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减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中局部放大图。图中:1-泵体组件、101-泵本体、102-出水口、103-第一限位块、104-弹簧、105-球体、106-球座、107-第二限位块、108-进水口、109-进水管、110-腔室、111-出水管、2-壳体组件、201-缺口、202-排气管道、203-排气口、204-壳本体、205-隔膜体、206-连接杆、207-限制块、208-进气口、209-中间腔部、210-阻块、211-两侧腔部、212-筒体、3-减震组件、301-减震本体、302-隔音防护罩、303-减震层、304-降噪层、305-耐压层、306-密封层、4-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渗漏型水隔膜泵,其特征在于,包括/n泵体组件(1),所述泵体组件(1)由泵本体(101)、出水口(102)、第一限位块(103)、弹簧(104)、球体(105)、第二限位块(107)、进水口(108)、进水管(109)、腔室(110)和出水管(111)组成,所述泵本体(10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所述出水口(102)和所述进水口(108),所述泵本体(101)内部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所述出水管(111)和所述进水管(109),所述泵本体(101)内部的两侧设置有所述腔室(110),且所述腔室(110)的两侧分别连通所述进水管(109)和所述出水管(111),所述球体(105)设置于所述腔室(110)与两者连通处,所述腔室(110)设有第二限位块(107),所述出水管(111)设有第一限位块(103),所述第一限位块(103)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弹簧(104)的一端,所述弹簧(10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球体(105)的表面;/n壳体组件(2),所述壳体组件(2)由缺口(201)、排气管道(202)、排气口(203)、壳本体(204)、隔膜体(205)、连接杆(206)、限制块(207)、进气口(208)、阻块(210)和筒体(212)组成,所述壳本体(204)内设置有所述筒体(212),所述筒体(212)连通所述排气管道(202),所述筒体(212)和所述排气管道(202)上分别设有所述进气口(208)和所述排气口(203),所述筒体(212)内设置有两根所述连接杆(206),所述连接杆(206)一端穿过所述筒体(212)的两侧,且均与所述隔膜体(20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206)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阻块(210),所述筒体(212)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限制块(207),所述限制块(207)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缺口(201);/n减震组件(3),所述减震组件(3)由减震本体(301)、隔音防护罩(302)、减震层(303)、降噪层(304)、耐压层(305)和密封层(306),所述减震本体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所述密封层(306)、所述耐压层(305)、所述降噪层(304)、所述减震层(303)和所述隔音防护罩(302)。/n...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渗漏型水隔膜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泵体组件(1),所述泵体组件(1)由泵本体(101)、出水口(102)、第一限位块(103)、弹簧(104)、球体(105)、第二限位块(107)、进水口(108)、进水管(109)、腔室(110)和出水管(111)组成,所述泵本体(10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所述出水口(102)和所述进水口(108),所述泵本体(101)内部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所述出水管(111)和所述进水管(109),所述泵本体(101)内部的两侧设置有所述腔室(110),且所述腔室(110)的两侧分别连通所述进水管(109)和所述出水管(111),所述球体(105)设置于所述腔室(110)与两者连通处,所述腔室(110)设有第二限位块(107),所述出水管(111)设有第一限位块(103),所述第一限位块(103)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弹簧(104)的一端,所述弹簧(10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球体(105)的表面;
壳体组件(2),所述壳体组件(2)由缺口(201)、排气管道(202)、排气口(203)、壳本体(204)、隔膜体(205)、连接杆(206)、限制块(207)、进气口(208)、阻块(210)和筒体(212)组成,所述壳本体(204)内设置有所述筒体(212),所述筒体(212)连通所述排气管道(202),所述筒体(212)和所述排气管道(202)上分别设有所述进气口(208)和所述排气口(203),所述筒体(212)内设置有两根所述连接杆(206),所述连接杆(206)一端穿过所述筒体(212)的两侧,且均与所述隔膜体(20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206)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阻块(210),所述筒体(212)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利平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吉忠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