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线路维护用地下光缆检修挖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4369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信线路维护用地下光缆检修挖坑装置,涉及通信线路维护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斗杆和挖土斗,斗杆的前端通过转轴与挖土斗中设置的连接板的前部转动连接,挖土斗中设置的挖斗外壳外壁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挖斗外壳外壁的正面设置有多根挖土杆,挖土杆相互之间间距相等,挖土杆的顶端通过第一固定杆与挖斗外壳固定连接,挖土杆的上部通过第二固定连接与挖斗外壳固定连接,挖斗外壳内壁的顶部通过连接环与防黏铁链套索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挖坑装置在进行挖掘时极易对光缆造成二次破坏,以及现有的挖坑装置在对黏土进行挖掘时,极易出现黏土粘连在挖土斗上,从而影响了挖掘效率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线路维护用地下光缆检修挖坑装置
本技术属于通信线路维护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通信线路维护用地下光缆检修挖坑装置。
技术介绍
光缆主要是由光导纤维和塑料保护套管及塑料外皮构成,光缆是使用一定数量的光纤按照一定方式组成缆芯,外表包覆有护套,用以实现光信号传输的一种通信线路。光缆的基本结构一般是由缆芯、加强钢丝、填充物和护套等几部分组成,另外根据需要还有防水层、缓冲层、绝缘金属导线等构件,光缆一般铺设在地下的土层中,一旦进行土工作业极易导致光缆出现损毁,进而需要专业的工程队对光缆进行抢救性修复,在对光缆进行维护抢修时需要将光缆挖出一部分以便于工程队操作,但是现有的挖坑装置在进行挖掘时极易对光缆造成二次破坏,严重的影响了维护进度,大幅的降低了工程队的维修时效,以及现有的挖坑装置在对黏土进行挖掘时,极易出现黏土粘连在挖土斗上,从而影响了挖掘效率,因此有必有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线路维护用地下光缆检修挖坑装置,通过对挖土斗进行改进,解决了现有的挖坑装置在进行挖掘时极易对光缆造成二次破坏,严重的影响了维护进度,大幅的降低了工程队的维修时效,以及现有的挖坑装置在对黏土进行挖掘时,极易出现黏土粘连在挖土斗上,从而影响了挖掘效率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通信线路维护用地下光缆检修挖坑装置,包括斗杆和挖土斗,所述斗杆的前端通过转轴与挖土斗中设置的连接板的前部转动连接,斗杆是本装置用于与挖土斗连接的部件,挖土斗是本装置用于对土层进行挖掘的部件,所述挖土斗中设置的挖斗外壳外壁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是挖土斗用于与斗杆和第一油缸连接的部件,所述连接板为两个,且连接板以挖斗外壳的中心线为基准相互对称设置,连接板两个为一组,相互配合使用,所述挖斗外壳外壁的正面设置有多根挖土杆,挖土杆与挖斗外壳贴合的部位均采用焊接工艺焊接固定,本装置不对挖土杆的具体数量作出限定,挖土杆的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所述挖土杆相互之间间距相等,挖土杆之间的间隙应大于光缆的外径,具体尺寸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挖斗杆便于挖土斗插入土层中,并且挖斗杆对土层进行挖掘时能有效的避免对光缆造成破坏,所述挖土杆的顶端通过第一固定杆与挖斗外壳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杆可对挖土杆的顶端进行固定,提升挖土杆的强度,所述挖土杆的上部通过第二固定连接与挖斗外壳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杆可对挖土杆的上部进行固定,进一步的提高挖土杆的强度,所述挖斗外壳内壁的顶部通过连接环与防黏铁链套索连接,防黏铁链设置有多条,本装置不对防黏铁链的具体数量作出限定,防黏铁链的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防黏铁链可有效的阻止黏土与挖斗外壳的内壁粘连,避免了黏土与挖斗外壳的内壁粘连而影响挖掘效率。进一步地,所述挖斗外壳中的A、C和D处均为圆弧形,进而有效的避免了挖斗外壳在进行挖掘时,挖斗外壳对光缆的外皮造成刮伤,所述挖土杆的末端为半圆球形,进而使挖土杆的末端与光缆接触时,可将光缆滑至挖土杆之间的缝隙中,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横截面均为半圆弧形,进而使挖土斗在进行挖掘时,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不会刮伤电缆的外表皮。进一步地,所述斗杆的后部通过转轴与动臂的前端转动连接,动臂是本装置用于与斗杆连接的部件,所述动臂的末端通过转轴与底盘转动连接,底盘是本装置用于承载其他部件的主体部件。进一步地,所述底盘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柴油机、液压机和驾驶室,柴油机可为本装置提供动力,液压机可通过液压油控制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和第三油缸进行活塞运动,驾驶室便于操作人员对本装置进行操作,所述底盘的前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油缸,第二油缸通过连接管与液压机相互连通,进而使液压机可对第二油缸进行控制,所述第二油缸的柱塞通过转轴与动臂的中间部位转动连接,第二油缸可通过柱塞控制动臂的起落。进一步地,所述动臂上通过转轴与第三油缸转动连接,第三油缸通过连接管与液压机相互连通,进而使液压机可对第三油缸进行控制,所述第三油缸的柱塞通过转轴与斗杆的末端转动连接,第二油缸可通过柱塞控制斗杆的起落,所述斗杆通过转轴与第一油缸转动连接,第一油缸通过连接管与液压机相互连通,进而使液压机可对第一油缸进行控制,所述第一油缸的柱塞通过连杆与挖土斗中设置的连接板的后部转动连接,第二油缸可通过柱塞与连杆相互配合实现对挖土斗进行控制,使挖土斗可进行挖掘作业。进一步地,所述底盘的底部通过回转平台与行走架转动连接,回转平台可使底盘转动,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挖掘作业,行走架是本装置行走机构的主体框架,所述行走架的前部通过转轴与引导轮转动连接,引导轮可改变本装置的运动方向,所述行走架的后部通过转轴与驱动轮转动连接,驱动轮的可通过外部设置的驱动马达为本装置提供动能,所述引导轮和驱动轮的外壁上设置的齿牙与履带内壁上设置的齿牙啮合连接,履带是本装置用于增加抓地力的部件。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对挖土斗进行改良,在挖土斗上设置挖土杆进行挖掘,使得挖土斗在对光缆进行挖掘作业时,不会对光缆造成二次破坏,加快了工程队的维护进度,有效的缩短了维护时长,提高了工程队的工作效率,并且通过设置的防黏铁链有效的减少了黏土与挖斗外壳内壁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了黏土粘连在挖斗外壳上的情况,使得本装置的挖掘效率大大提升。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通信线路维护用地下光缆检修挖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挖土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挖土斗的立体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第一油缸;2、斗杆;3、挖土斗;4、引导轮;5、行走架;6、回转平台;7、履带;8、驱动轮;9、底盘;10、柴油机;11、液压机;12、驾驶室;13、第二油缸;14、第三油缸;15、动臂;16、连接板;17、防黏铁链;18、挖斗外壳;19、第一固定杆;20、第二固定杆;21、挖土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通信线路维护用地下光缆检修挖坑装置,包括斗杆2和挖土斗3,斗杆2的前端通过转轴与挖土斗3中设置的连接板16的前部转动连接,挖土斗3中设置的挖斗外壳18外壁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6,连接板16为两个,且连接板16以挖斗外壳18的中心线为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线路维护用地下光缆检修挖坑装置,包括斗杆(2)和挖土斗(3),其特征在于:所述斗杆(2)的前端通过转轴与挖土斗(3)中设置的连接板(16)的前部转动连接,所述挖土斗(3)中设置的挖斗外壳(18)外壁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6),所述连接板(16)为两个,且连接板(16)以挖斗外壳(18)的中心线为基准相互对称设置,所述挖斗外壳(18)外壁的正面设置有多根挖土杆(21),所述挖土杆(21)相互之间间距相等,所述挖土杆(21)的顶端通过第一固定杆(19)与挖斗外壳(18)固定连接,所述挖土杆(21)的上部通过第二固定连接与挖斗外壳(18)固定连接,所述挖斗外壳内壁的顶部通过连接环与防黏铁链(17)套索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线路维护用地下光缆检修挖坑装置,包括斗杆(2)和挖土斗(3),其特征在于:所述斗杆(2)的前端通过转轴与挖土斗(3)中设置的连接板(16)的前部转动连接,所述挖土斗(3)中设置的挖斗外壳(18)外壁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6),所述连接板(16)为两个,且连接板(16)以挖斗外壳(18)的中心线为基准相互对称设置,所述挖斗外壳(18)外壁的正面设置有多根挖土杆(21),所述挖土杆(21)相互之间间距相等,所述挖土杆(21)的顶端通过第一固定杆(19)与挖斗外壳(18)固定连接,所述挖土杆(21)的上部通过第二固定连接与挖斗外壳(18)固定连接,所述挖斗外壳内壁的顶部通过连接环与防黏铁链(17)套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线路维护用地下光缆检修挖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斗外壳(18)中的A、C和D处均为圆弧形,所述挖土杆(21)的末端为半圆球形,所述第一固定杆(19)和第二固定杆(20)的横截面均为半圆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线路维护用地下光缆检修挖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斗杆(2)的后部通过转轴与动臂(15)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动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成李恒逄小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尤莱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