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州大学专利>正文

防撞护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4337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撞护栏装置,包括立柱;柔性波纹管,具有分布在轴向两侧的撞击侧和导向侧;以及缓冲吸能块,连接在立柱和柔性波纹管之间,缓冲吸能块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缓冲吸能块的第一配合面与立柱的上端部配合连接,述缓冲吸能块的第二配合面与柔性波纹管的导向侧配合连接,撞击侧指向第二配合面,柔性波纹管内填充有能量缓冲填充物。行车碰撞在柔性波纹管的撞击侧,柔性波纹管内的能量缓冲填充物缓冲和吸收能量,多余的能量传递至导向侧,经第二配合面传递给缓冲吸能块进行二次能量缓冲和吸收,最后由刚性较大的立柱吸收冲击能量。该防撞护栏装置具有较好的刚度、缓冲吸能性能和导向性能,确保了人车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撞护栏装置
本技术涉及公路安全防护
,特别涉及一种防撞护栏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高速行车下事故频发,司乘人员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为保障安全行车要求,对基础防护设施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现行公路防撞护栏主要有刚性的混凝土护栏、半刚性的波形钢护栏和柔性的柔索护栏。混凝土护栏行车压迫感严重,由于刚度大而在高速行车下碰撞伤害程度大;柔索护栏防护功能有限,仅适用于透视要求高的景观地区的公路防护;波形钢护栏则兼顾了强度和吸能的优点,在大多数公路防护设施中应用,但是其波形钢板容易穿透碰撞车辆的车厢,造成二次事故伤害,并且在日益加快的高速行车下波形护栏的吸能和导向作用渐渐不能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防撞护栏装置,兼备了较好的强度、导向性能以及吸能性能。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撞护栏装置,包括:立柱;柔性波纹管,具有分布在轴向两侧的撞击侧和导向侧;以及缓冲吸能块,连接在所述立柱和所述柔性波纹管之间,所述缓冲吸能块具有相对设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撞护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立柱;/n柔性波纹管,具有分布在轴向两侧的撞击侧和导向侧;以及/n缓冲吸能块,连接在所述立柱和所述柔性波纹管之间,所述缓冲吸能块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所述缓冲吸能块的第一配合面与所述立柱的上端部配合连接,缓冲吸能块的第二配合面与所述柔性波纹管的导向侧配合连接,所述撞击侧指向所述第二配合面,所述柔性波纹管内填充有能量缓冲填充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撞护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柱;
柔性波纹管,具有分布在轴向两侧的撞击侧和导向侧;以及
缓冲吸能块,连接在所述立柱和所述柔性波纹管之间,所述缓冲吸能块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所述缓冲吸能块的第一配合面与所述立柱的上端部配合连接,缓冲吸能块的第二配合面与所述柔性波纹管的导向侧配合连接,所述撞击侧指向所述第二配合面,所述柔性波纹管内填充有能量缓冲填充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护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波纹管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或由多段弧形拼接形成的近似椭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撞护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形或近似椭圆形的长轴的长度等于所述缓冲吸能块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护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波纹管内设置有钢丝束,所述能量缓冲填充物填充至所述柔性波纹管且与所述钢丝束连接成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撞护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波纹管内还设置有尼龙帘线,所述能量缓冲填充物填充至所述柔性波纹管且与所述尼龙帘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力文刘周强孙卓张俊平潘楚东周军勇江祖慊谢柱坚章敏周危吴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