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染色定形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296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染色定形机,包括进布装置、染色槽、轧车、轧水装置、烘筒烘燥装置、烘房烘干装置和出布装置,烘筒烘燥装置包括两排以上沿竖直方向叠置排列的烘筒,每排烘筒内烘筒的数量具有四个以上,烘房烘干装置内具有网带传输装置,工作时,织物依次经过进布装置、染色槽内的轧车、轧水装置、烘筒烘燥装置、烘房烘干装置内的网带传输装置和出布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烘筒烘燥装置使织物同时进行高温发色和蒸汽发色,发色效果更好,染色剂可稳定地吸附在织物纤维的表面及进入织物内部,染出来的织物颜色更为鲜艳,色牢度更高,织物表面的染料浮色量少,染色后无需水洗即可直接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染色定形机
本技术涉及织物染色定形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染色定形机。
技术介绍
织物的染色定形工艺,包括进布、轧染、轧水、预烘、烘固等过程,其中,预烘过程常采用烘筒进行,烘固过程常采用导辊式热风烘燥机。采用烘筒预烘时,送入的织物一般由上往下运行,该种预烘方式下,织物受到烘筒的加热,实现高温发色的同时,织物水分逐渐被蒸发而变得干燥,干燥的织物不利于其上染料分子向织物组织内部移动,故常无法形成较高的色牢度。且,采用导辊式热风烘燥机进行烘固时,织物缠绕于导布辊上运行,织物受到较大的张力,其内部组织相互牵拉,分子链无法自由打开与染料分子形成共链,因此,这一步的固色效果通常也较差,织物表面产生大量浮色,染色效果差。为去除织物表面的浮色,提高染色物的色牢度,染色后还需进行充分的清洗,清洗工序大大增加了耗水量,该耗水量远超染色用水,同时,因清洗过程中需用到大量的水洗助剂(如净洗剂),致使清洗工序中又产生了排放量更大的、难以处理的高色度污水,增加水体COD和BOD负荷,且清洗后收布前又需烘干处理,不仅增加了能源消耗,且延长了生产线,大大提高了染色定形的复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染色定形机。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染色定形机,包括进布装置、染色槽、轧车、轧水装置、烘筒烘燥装置、烘房烘干装置和出布装置,轧车沉浸于染色槽内的染液内,轧水装置位于染色槽的上方,烘筒烘燥装置包括两排以上沿竖直方向叠置排列的烘筒,每排烘筒内烘筒的数量具有四个以上,烘房烘干装置内具有网带传输装置,工作时,织物依次经过进布装置、染色槽内的轧车、轧水装置、烘筒烘燥装置、烘房烘干装置内的网带传输装置和出布装置,其中,经过烘筒烘燥装置的织物于两排以上的烘筒上由下到上、再由上到下连续蛇形绕设。进一步地,烘筒烘燥装置内烘筒的数量为两排。进一步地,烘筒烘燥装置的两排烘筒间设有一导布辊,导布辊位于两排烘筒的上端,经过烘筒烘燥装置的织物沿一排烘筒、导布辊和另一排烘筒依次绕设。相比织物由一排烘筒绕设后直接绕到另一排烘筒的结构,本技术,烘筒烘燥装置两排烘筒上的织物由导布辊过渡后,织物绕设于烘筒的路径更长,发色时间更长。进一步地,染色槽内的轧车具有两组,织物于染色槽内的两组轧车上依次经过。两组轧车可使染液浸透织物。本技术染色定形机,织物由进布装置送入染色槽内的轧车上后,在轧车的作用下,染色槽内的染液浸染、渗入到织物内,而后轧水装置将织物上的多余的染液挤出,挤出多余染液的织物被送至烘筒烘燥装置上进行发色,发色后的织物进入烘房烘干装置内,由网带传输装置输送,以进行定形固色,而后由出布装置进行打卷和包装。本技术染色定形机,烘筒烘燥装置中,两排以上的烘筒上的织物由下到上、再由上到下连续蛇形绕设,烘筒烘燥装置对织物进行高温发色时,织物由烘筒烘燥装置的下方进入,刚进入烘筒烘燥装置的织物湿度较大,在烘筒的高温发色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饱和蒸汽,饱和蒸汽因密度小而向上运行,对烘筒上方的织物会进行蒸汽发色,蒸汽发色过程中织物表面更为湿润,更易着色,相比单纯的高温发色,本技术,烘筒烘燥装置使织物同时进行高温发色和蒸汽发色,发色效果更好,染色剂可稳定地吸附在织物纤维的表面及进入织物内部,染出来的织物颜色更为鲜艳;且经过烘筒烘燥装置的织物进入烘房烘干装置内后,自由散落于网带传输装置上,由网带传输装置输送,以固色,网带传输装置上的织物自由伸展,无张力,织物分子链受高温易打开,染料分子可充分进入织物打开后的分子链中与之形成共链,织物实现更为稳定的固色,色牢度更高,织物表面的染料浮色量少,染色后无需水洗即可直接使用,实现了低能耗、低排放、短流程、高色牢度的涤纶织物染色,染色后的织物颜色鲜艳自然,染色效果好,耐水洗,不易退色、掉色。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染色定形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织物的运行路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染色定形机的较佳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染色定形机,包括进布装置1、染色槽2、轧车3、轧水装置4、烘筒烘燥装置5、烘房烘干装置6和出布装置7,轧车3位于染色槽2内的染液内,烘筒烘燥装置5包括两排沿竖直方向叠置排列的烘筒51,每排烘筒51内烘筒的数量具有四个以上,烘房烘干装置6内具有网带传输装置61,工作时,织物100依次经过进布装置1、染色槽2内的轧车3、轧水装置4、烘筒烘燥装置5、烘房烘干装置6内的网带传输装置61和出布装置7,其中,经过烘筒烘燥装置5的织物100于两排烘筒51上由下到上、再由上到下蛇形绕设。本技术染色定形机,织物100由进布装置1送入染色槽2内的轧车3上后,在轧车3的作用下,染色槽2内的染液浸染、渗入到织物100内,而后轧水装置4将织物100上的多余的染液挤出,挤出多余染液的织物100被送至烘筒烘燥装置5上进行发色,发色后的织物100进入烘房烘干装置6内,由网带传输装置61输送,以进行定形固色,而后由出布装置7进行打卷和包装。本技术染色定形机,烘筒烘燥装置5中,两排烘筒51上的织物100由下到上、再由上到下蛇形绕设,烘筒烘燥装置5对织物100进行高温发色时,织物100由烘筒烘燥装置5的下方进入,刚进入烘筒烘燥装置5的织物100湿度较大,在烘筒51的高温发色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饱和蒸汽,饱和蒸汽因密度小而向上运行,对烘筒51上方的织物100会进行蒸汽发色,蒸汽发色过程中织物100表面更为湿润,更易着色,相比单纯的高温发色,本技术烘筒烘燥装置5使织物100同时进行高温发色和蒸汽发色,发色效果更好,染色剂可稳定地吸附在织物纤维的表面及进入织物内部,染出来的织物颜色更为鲜艳;且经过烘筒烘燥装置5的织物进入烘房烘干装置6内后,自由散落于网带传输装置61上,由网带传输装置61输送,以固色,网带传输装置61上的织物100自由伸展,无张力,织物分子链受高温易打开,染料分子可充分进入织物100打开后的分子链中与之形成共链,织物100实现更为稳定的固色,色牢度更高,织物100表面的染料浮色量少,染色后无需水洗即可直接使用,实现了低能耗、低排放、短流程、高色牢度的涤纶织物染色,染色后的织物颜色鲜艳自然,染色效果好,耐水洗,不易退色、掉色。本技术染色定形机,较佳地,烘筒烘燥装置5的两排烘筒51间设有一导布辊52,导布辊52位于两排烘筒51的上端,经过烘筒烘燥装置5的织物100沿一排烘筒51、导布辊52和另一排烘筒51依次绕设。相比织物由一排烘筒51绕设后直接绕到另一排烘筒51的结构,本技术,烘筒烘燥装置5两排烘筒51上的织物100由导布辊52过渡后,织物100绕设于烘筒51的路径更长,发色时间更长。本技术染色定形机,较佳地,染色槽2内的轧车3具有两组,织物100于染色槽2内的两组轧车3上依次经过。两组轧车3可使染液浸透织物100。本技术不限于实施例所述,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染色定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进布装置、染色槽、轧车、轧水装置、烘筒烘燥装置、烘房烘干装置和出布装置,轧车沉浸于染色槽内的染液内,轧水装置位于染色槽的上方,烘筒烘燥装置包括两排以上沿竖直方向叠置排列的烘筒,每排烘筒内烘筒的数量具有四个以上,烘房烘干装置内具有网带传输装置,工作时,织物依次经过进布装置、染色槽内的轧车、轧水装置、烘筒烘燥装置、烘房烘干装置内的网带传输装置和出布装置,其中,经过烘筒烘燥装置的织物于两排以上的烘筒上由下到上、再由上到下连续蛇形绕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染色定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进布装置、染色槽、轧车、轧水装置、烘筒烘燥装置、烘房烘干装置和出布装置,轧车沉浸于染色槽内的染液内,轧水装置位于染色槽的上方,烘筒烘燥装置包括两排以上沿竖直方向叠置排列的烘筒,每排烘筒内烘筒的数量具有四个以上,烘房烘干装置内具有网带传输装置,工作时,织物依次经过进布装置、染色槽内的轧车、轧水装置、烘筒烘燥装置、烘房烘干装置内的网带传输装置和出布装置,其中,经过烘筒烘燥装置的织物于两排以上的烘筒上由下到上、再由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佶龙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