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备海参肽的紫外线自溶反应器及自溶循环反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4250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1
本申请公开一种用于制备海参肽的紫外线自溶反应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低于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箱体内的反应坡槽,用于接纳从进料口进入箱体的料液以及将反应后的料液从出料口输出,所述反应坡槽自进料口向出料口方向逐渐向下;以及与箱体配合的箱盖,所述箱盖的背面安装有用于向反应坡槽投射紫外线的紫外线光源。本申请还公开一种海参肽自溶循环反应装置。本申请解决传统的自溶法存在的海参易发生腐败、产品微生物很难控制、活性偏低和采用添加蛋白酶水解法存在的产品活性偏低、收得率偏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制备海参肽的紫外线自溶反应器及自溶循环反应系统
本申请涉及一种海参肽制备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备海参肽的紫外线自溶反应器及自溶循环反应系统。
技术介绍
东海海参(AcaudinamolpadioidesSemper)属芋参目(Molpadida)尻参科(Caudinidae),俗称香参、乌参、海地瓜。盛产于亚热带沙质海区的潮间带,尤以我国东海区资源最为丰富,目前的蕴藏量约100万吨,每年捕获量约3000-5000吨。长期以来,东海海参资源未被充分利用,究其原因,主要是野生东海海参的体表覆有一层与体壁紧密结合、富含多种有害重金属的污垢层,限制了东海海参的开发利用。本专利技术人自2011年始,从确保食品安全的角度对东海海参的开发利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由东海海参提取海参肽的工业生产方法,产品海参肽的食品安全指标全部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GB-2762,并于2018.8.22申报了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海参肽的制造方法,申请号201810961331.X)和技术专利(一种用于海参肽制造的蒸煮酶解罐,申请号201821359590.7,已授权)。传统的自溶法存在的海参易发生腐败、产品微生物很难控制、活性偏低和采用添加蛋白酶酶水解法存在的产品活性偏低、收得率偏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传统自溶法存在的海参易发生腐败、产品微生物很难控制、活性偏低和采用添加蛋白酶酶水解法存在的产品活性偏低、收得率偏低等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制备海参肽的紫外线自溶反应器和自溶循环反应系统。用于制备海参肽的紫外自溶反应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低于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箱体内的反应坡槽,用于接纳从进料口进入箱体的料液以及将反应后的料液从出料口输出,所述反应坡槽自进料口向出料口方向逐渐向下;以及与箱体配合的箱盖,所述箱盖的背面安装有用于向反应坡槽投射紫外线的紫外光源。料液由进料口送入箱体内,在箱体内,料液在反应坡槽内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向出料口侧流动,流动过程中,箱盖内侧的紫外线光源对料液进行紫外线照射,海参料液在紫外线光照射下自溶。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位于箱体相对的两侧侧壁上,可延长反应时间。可选的,所述箱体的内部靠近进料口的位置设有用于将来自进料口的料液导流至反应坡槽的导流板。可选的,所述导流板为平行于进料口所在侧壁的竖向挡板,所述竖向挡板的底端与反应坡槽之间预留间隙。可选的,所述竖向挡板的底端带有一段顺料液流向折弯的折弯尾部,所述折弯尾部与反应坡槽之间预留间隙。可选的,所述紫外光源为紫外线灯管。可选的,所述紫外线灯管为若干根,在所述箱盖的背面并行安装。可选的,每㎡反应坡槽上方安装功率为40W的紫外线灯管3-5支;紫外线灯管距离料液表面的垂直距离为10-30cm。紫外线灯管均匀分布,以15支为例,适用于反应坡槽面积5㎡的箱体。本申请还提供制备海参肽的自溶循环反应系统,包括酶解罐和所述的海参肽紫外线自溶反应器,所述酶解罐的出料口通过料液泵连接所述海参肽紫外线自溶反应器的进料口,所述酶解罐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海参肽紫外线自溶反应器的出料口。酶解罐可采用CN209081864U中公开的蒸煮酶解罐,也可采用不锈钢反应釜或其它相应设备替代。可选的,所述海参肽紫外线自溶反应器的出料口的高度高于所述酶解罐的进料口。所述酶解罐的出料口与所述海参肽紫外线自溶反应器的进料口之间通过料液泵连接。本技术要解决的是提高海参肽的自溶效率,将海参的自溶反应放在一个封闭、保温的自溶循环反应系统内进行,避免了采用普通自溶法存在的海参易发生腐败、产品微生物很难控制、活性偏低和采用添加蛋白酶酶水解法存在的产品活性偏低、收得率偏低等问题。采用本技术的紫外线自溶反应器,并且将其通过料液泵与蒸煮酶解罐组成一个封闭的保温循环自溶反应系统,使得海参的自溶反应在一个密闭、充分接受紫外线照射、薄层循环流动的环境下进行,与采用普通的海参自溶法(海参容易发生腐败,微生物很难控制)和添加蛋白酶酶水解法相比,可缩短自溶时间1/3-1/2,物料受微生物污染的机会大大减少,海参肽(相对分子质量在5500-6500Da)的活性和收得率分别高30-50%和10-20%。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的海参肽紫外线自溶反应器。图2是本申请的海参肽自溶循环反应装置。图中所示附图标记如下:10-海参肽紫外线自溶反应11-箱体12-进料口13-箱盖器14-紫外线光源15-反应坡槽16-出料口17-导流板20-酶解罐30-料液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为了更好地描述和说明本申请的实施例,可参考一幅或多幅附图,但用于描述附图的附加细节或示例不应当被认为是对本申请的专利技术创造、目前所描述的实施例或优选方式中任何一者的范围的限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如图1所示,一种海参肽紫外线自溶反应器,包括箱体11和箱盖13,箱体11的其中一侧侧壁上设置进料口12,与之相对的另一侧侧壁上设置出料口16,进料口的高度高于出料口的高度。箱体11内设置反应坡槽15,反应坡槽的进料端位于进料口下方、出料端与出料口衔接,反应破槽呈自进料口向出料口侧逐渐向下倾斜的斜坡状。箱盖13可拆卸安装于箱体11上,箱盖内侧安装紫外线光源14。海参料液自进料口送入箱体内,在料液自身重力作用下沿反应坡槽滑动至出料口,滑动过程中被箱盖内侧的紫外线光源14照射,进行自溶反应。进料口的高度高于出料口的高度,料液沿反应坡槽直接流向出料口,一种实施方式中,进料口设置在靠近箱盖处,出料口设置在靠近箱体底板处。为了使进料口送入的料液能更好的落入反应坡槽的进料端,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箱体内且靠近进料口处设置导流板17,导流板的作用为:将来自进料口的料液更好的导向反应斜坡的进口端。作为导流板的一种实施方式,导流板为平行于进料口所在箱体侧壁的竖向挡板,竖向挡板的底部与反应坡槽之间预留间隙用于过料。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竖向挡板的底部还带有一段向出料口侧弯折的弯折拖尾,折弯拖尾部与反应坡槽之间预留间隙,用于料液流通。由进料口送入的料液在导流板作用下均被送入反应坡槽的进料端,不会存在直接冲入反应坡槽中心的情况,保证进入料液的反应时间均衡同时也起到延长反应时间作用。箱盖与箱体之间可拆卸安装,可以是与箱体之间铰接安装,也可以是独立于箱体,在使用时直接扣盖在箱体上,紫外光线源14安装于箱盖的内侧,打开光源,照射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制备海参肽的紫外线自溶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箱体,所述箱体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低于所述进料口;/n位于所述箱体内的反应坡槽,用于接纳从进料口进入箱体的料液以及将反应后的料液从出料口输出,所述反应坡槽自进料口向出料口方向逐渐向下;/n以及与箱体配合的箱盖,所述箱盖的背面安装有用于向反应坡槽投射紫外线的紫外光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制备海参肽的紫外线自溶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低于所述进料口;
位于所述箱体内的反应坡槽,用于接纳从进料口进入箱体的料液以及将反应后的料液从出料口输出,所述反应坡槽自进料口向出料口方向逐渐向下;
以及与箱体配合的箱盖,所述箱盖的背面安装有用于向反应坡槽投射紫外线的紫外光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线自溶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内部靠近进料口的位置设有用于将来自进料口的料液导流至反应坡槽的导流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紫外线自溶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为平行于进料口所在侧壁的竖向挡板,所述竖向挡板的底端与反应坡槽之间预留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紫外线自溶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挡板的底端带有一段顺料液流向折弯的折弯尾部,所述折弯尾部与反应坡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凤琴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康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