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水解超声联合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4215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活性污泥水解超声联合处理系统,包括水解罐,水解罐的内部设有循环搅拌装置,所述循环搅拌装置包括外筒、第一有轴螺旋叶片、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水解罐的底部与第一有轴螺旋叶片固定连接,所述水解罐顶部于第一有轴螺旋叶片的正上方插设有超声波探头,所述超声波探头通过导线连接有超声波发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水解和超声波联合处理活性污泥,搅拌和震动充分,有利于提高活性污泥的水解速率,改变污泥各项理化性质,增强污泥的脱水性能,减少污泥体积,更好的实现污泥处理无害化、减量化、稳定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性污泥水解超声联合处理系统
本技术属于污泥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活性污泥水解超声联合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城市生活污水及工业有机废水处理,广泛采用厌氧及好氧空气曝充氧处理,亦称活性污泥法。该法要排放大量活性污泥,带来了大量复杂的活性污泥处理及处置问题。现今活性污泥多采用酸、碱或者酶等进行化学水解,使不易分解的物质转化为较易分解的物质,破坏细胞壁释放出内部物质。水解后通过固液分离,形成含水率35-45%、有机物消减40-50%的固体干化污泥,以及可资源化利用的蛋白滤液。但是现有的水解装置处理效果较差,不能满足工业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活性污泥水解超声联合处理系统,以快速高效的处理活性污泥。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活性污泥水解超声联合处理系统,包括水解罐,所述水解罐的顶部设有进泥管,水解罐的底部设有出泥管,水解罐的内部设有循环搅拌装置,所述循环搅拌装置包括外筒、第一有轴螺旋叶片、第一电机,所述外筒位于水解罐的内部中心位置处且与水解罐同轴设置,所述外筒与水解罐之间留有流动通道,所述第一有轴螺旋叶片位于外筒的内部中心位置处且与外筒同轴设置,所述第一电机位于水解罐的底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水解罐的底部与第一有轴螺旋叶片固定连接,所述水解罐顶部于第一有轴螺旋叶片的正上方插设有超声波探头,所述超声波探头通过导线连接有超声波发生器。进一步的,所述外筒的外周设有加热夹层,所述加热夹层的底部设有热风进管,加热夹层的顶部设有热风出管。<br>进一步的,所述水解罐的底部两侧对称设有推送装置,所述推送装置包括第二有轴螺旋叶片、第二电机,所述第二有轴螺旋叶片位于水解罐的内部靠近内底壁位置处,所述第二电机位于水解罐的外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水解罐的侧壁与第二有轴螺旋叶片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夹层的表面与水解罐的内壁之间连接有若干安装杆。进一步的,所述超声波发生器位于水解罐的外部一侧。进一步的,所述水解罐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水解罐的外壁涂覆有隔热层。进一步的,所述水解罐的顶部设有加药管,水解罐的底部安装有支腿。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活性污泥水解超声联合处理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活性污泥水解超声联合处理系统,采用水解和超声波联合处理活性污泥,循环搅拌装置使得污泥在水解罐中循环流动并多次经过超声探头,搅拌和震动充分,有利于提高活性污泥的水解速率,改变污泥各项理化性质,增强污泥的脱水性能,减少污泥体积,降低能耗,处理成本低,更好的实现污泥处理无害化、减量化、稳定化;(2)本技术所述的活性污泥水解超声联合处理系统,在外筒的外壁设置有加热夹层,由于加热夹层位于水解罐内部,大大减少热量向外界逸出,而且加热夹层的内侧和外侧均可以对活性进行加热,加热面积大,加热效率高;(3)本技术所述的活性污泥水解超声联合处理系统,在所述水解罐的底部两侧对称设有推送装置,推送装置将水解罐的底部两侧的污泥集中到水解罐的底部中间位置处,以利于第一有轴螺旋叶片将推送污泥到外筒中,此外,推送装置还能起到搅拌作用。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活性污泥水解超声联合处理系统的整体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水解罐;11、支腿;12、进泥管;13、流动通道;14、超声波探头;15、超声波发生器;16、温度传感器;17、加药管;2、循环搅拌装置;21、外筒;211、加热夹层;2111、热风进管;2112、热风出管;212、安装杆;22、第一有轴螺旋叶片;23、第一电机;3、推送装置;31、第二有轴螺旋叶片;32、第二电机。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活性污泥水解超声联合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水解罐1,所述水解罐1的顶部设有加药管17,通过加药管17向水解罐1内加入水解药剂,所述水解罐1的底部安装有三个起支撑作用的支腿11,所述水解罐1的顶部设有进泥管12,水解罐1的底部设有出泥管(图中未示出)。所述水解罐1的内部设有用于对污泥进行搅拌的循环搅拌装置2,所述循环搅拌装置2包括外筒21、第一有轴螺旋叶片22、第一电机23。所述外筒21位于水解罐1的内部中心位置处且与水解罐1同轴设置,所述外筒21与水解罐1之间留有流动通道13。所述第一有轴螺旋叶片22位于外筒21的内部中心位置处且与外筒21同轴设置,所述第一电机23位于水解罐1的底部,第一电机23的输出轴穿过水解罐1的底部与第一有轴螺旋叶片22固定连接。所述水解罐1顶部于第一有轴螺旋叶片22的正上方插设有超声波探头14,所述超声波探头14通过导线连接有超声波发生器15,所述超声波发生器15位于水解罐1的外部一侧。超声波探头14发出超声波对活性污泥进行超声处理,超声波可实现活性污泥内微生物细胞破壁的功能,使细胞内水分流出,从而杀死污泥中的微生物,减少微生物持续发酵而造成的污染。循环搅拌装置2使得污泥在水解罐1中循环流动并多次经过超声探头,搅拌和震动充分,有利于提高活性污泥的水解速率,改变污泥各项理化性质,增强污泥的脱水性能,减少污泥体积,降低能耗,处理成本低,更好的实现污泥处理无害化、减量化、稳定化。所述外筒21的外周设有加热夹层211,所述加热夹层211的表面与水解罐1的内壁之间连接有若干安装杆212。所述加热夹层211的底部设有热风进管2111,加热夹层211的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活性污泥水解超声联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解罐,所述水解罐的顶部设有进泥管,水解罐的底部设有出泥管,水解罐的内部设有循环搅拌装置,所述循环搅拌装置包括外筒、第一有轴螺旋叶片、第一电机,所述外筒位于水解罐的内部中心位置处且与水解罐同轴设置,所述外筒与水解罐之间留有流动通道,所述第一有轴螺旋叶片位于外筒的内部中心位置处且与外筒同轴设置,所述第一电机位于水解罐的底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水解罐的底部与第一有轴螺旋叶片固定连接,所述水解罐顶部于第一有轴螺旋叶片的正上方插设有超声波探头,所述超声波探头通过导线连接有超声波发生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活性污泥水解超声联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解罐,所述水解罐的顶部设有进泥管,水解罐的底部设有出泥管,水解罐的内部设有循环搅拌装置,所述循环搅拌装置包括外筒、第一有轴螺旋叶片、第一电机,所述外筒位于水解罐的内部中心位置处且与水解罐同轴设置,所述外筒与水解罐之间留有流动通道,所述第一有轴螺旋叶片位于外筒的内部中心位置处且与外筒同轴设置,所述第一电机位于水解罐的底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水解罐的底部与第一有轴螺旋叶片固定连接,所述水解罐顶部于第一有轴螺旋叶片的正上方插设有超声波探头,所述超声波探头通过导线连接有超声波发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污泥水解超声联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外周设有加热夹层,所述加热夹层的底部设有热风进管,加热夹层的顶部设有热风出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污泥水解超声联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罐的底部两侧对称设有推送装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裕川锦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