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4212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多个处理池和气体回收管路,设置在气体回收管路出气口一端沿着气体流经方向设置的杀菌器和抽气泵,所述各处理池顶部通过阀门与所述气体回收管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合传统的预处理工艺,采用MBR主体处理和臭氧杀毒工艺,并通过智能传感器与物联网化,实现安全可靠的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废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医疗废水处理的成套化设备。
技术介绍
医疗废水中与常规的生活污水不同,由于其水中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虽然污水的可生化性较好,但是由于污水的生物安全性是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般不能用常规的处理方法处理。现有的处理系统对医疗废水进行处理时,采用的处理方法通常是利用传统的生化处理工艺并将主要处理单元进行密封处理,从而达到防止有毒气体扩散的目的,但是在废气压力的作用下,处理单元内的废气可能会造成泄漏,从而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尤其是近期的全球性流行传染病的肆虐,很多感染者所产生的医疗废水如果不妥善处理,很容易通过气溶胶和粪口传播的途径感染其他健康人群,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生产要求相对较低,可以快速投入应用的医疗废水处理系统是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医疗废水处理设备的安全性能相对较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医疗废水处理系统。本技术提出的医疗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多个处理池和气体回收管路,设置在气体回收管路出气口一端沿着气体流经方向设置的杀菌器和抽气泵,所述各处理池顶部通过阀门与所述气体回收管路连接。优选的,所述医疗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泥排放管路,设置在污泥排放管路出口处的二氧化氯发生器,所述各处理池底部通过阀门与所述污泥排放管路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池包括顺次连接的预处理池、格栅、缺氧池、好氧池、MBR膜池和产水箱,所述产水箱内设有臭氧发生器。进一步,所述MBR膜池的出水管路上设有顺次连接的膜透过液泵和水质传感器,将所述MBR膜池的出水管路分别与所述产水箱和缺氧池连接的第一三通阀。进一步,所述膜透过液泵与MBR膜池通过设置在出水管路上第二三通阀连接,所述产水箱通过一个反洗泵与所述第二三通阀连接,所述膜透过液泵与第二三通阀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第一三通阀在和水质传感器之间设有流量传感器。进一步,还包括环境温度传感器以及设置在产水箱内的加热器。进一步,还包括连接在返洗泵与第二三通阀之间的加药泵和加药箱。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预处理池为絮凝沉淀池,或者所述预处理池包括三格式化粪池、絮凝沉淀池。进一步,所述好氧池连接一曝气风机,所述好氧池内设有溶解氧传感器;所述MBR膜池通过污泥回流泵回流至所述缺氧池和/或好氧池。优选的,还包括控制器和无线收发装置,所述无线收发装置将所述医疗废水处理系统中的所有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发送至用户的移动终端,接收移动终端用户输入的指令,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指令对所述医疗废水处理系统中的任意泵和阀进行控制。本技术结合传统的预处理工艺,采用MBR工艺处理,并在各处理单元布置有一系列智能传感器,实现出水水质安全达标,污泥及废弃安全排放的目的。此外,本系统采用高度自动化控制系统,最大程度减少人工操作,从而降低病毒传染的风险。基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使得处理后医疗废水的出水水质较高,整个处理过程不会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同时排放的固体废物也进行了消毒处理。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选举主通讯模块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医疗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多个处理池,具体有预处理池1、缺氧池3、好氧池4、MBR膜池5和产水箱6,其中预处理池1和缺氧池之间的设有格栅2,通过机械格栅将粗大悬浮物截流下来,截流下来的固体杂物将经过杀毒处理后统一排放。上述预处理池1、缺氧池3、好氧池4、MBR膜池5都是封闭的处理单元,这些封闭的处理单元顶部上方设有气体回收管路,预处理池1、缺氧池3、好氧池4、MBR膜池5的顶部分别通过管路和阀门与气体回收管路连接,在气体回收管路出气口一端还设有杀菌器9和抽气泵10,从各个处理池抽取上来的气体(废气)在抽气泵的作用下先经过杀菌器9进行杀菌处理后,再经过抽气泵10后端的管路排出,本实施例的杀菌器采用紫外线杀菌器。另外预处理池1、缺氧池3、好氧池4、MBR膜池5的底部设有污泥排放管路,预处理池1、缺氧池3、好氧池4、MBR膜池5的底部分别通过管路和阀门与污泥排放管路连接,污泥排放管路出口处设有二氧化氯发生器8来对各个处理池所排放的固体废物进行杀菌消毒,之后再从污泥排放管路出口排出无细菌病毒的固体废物。原水最开始将经过待液位传感器12的预处理池1,本实施例中,预处理池1分为两种,当经过预处理池1的原水不含粪便时,预处理池1采用絮凝沉淀池,当经过预处理池1的原水含有粪便时,预处理池1包括三格式化粪池以及絮凝沉淀池。另外,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医疗废水实际的废水成分选取合适的预处理池的组成单元。经过预处理的出水接着再经过格栅2,通过机械格栅将粗大悬浮物截流下来,截流下来的固体杂物经过杀毒处理后统一排放。经过格栅2过滤后的出水再进入封闭式的厌氧池3、封闭式的好氧池4(曝气池),封闭式的MBR膜池5,各个封闭式的处理池在处理废水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统一收集起来,通过抽气泵10抽吸,利用紫外杀菌器消毒后与产水箱6的产水混合排放。好氧池4(曝气池)内装有液位传感器42和溶解氧传感器43,用户或者是实现自动化控制的控制器可以通过液位传感器42来控制整个医疗废水处理系统的液位,使系统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液位。好氧池4连接一曝气风机41,溶解氧传感器43与曝气风机41相关联,用户可以根据溶解氧传感器43的检测结果控制曝气风机41的开启和关闭。或者是由控制器根据溶解氧传感器43的检测结果自动控制曝气风机41的开启和关闭,一般曝气池的溶解氧浓度维持在2.5-3.5mg/L之间,通过溶解氧传感器智能控制曝气风机的起停,既能保持系统生化所需氧气量,还能降低能耗,节约运行成本。MBR膜池5内设有液位传感器58,MBR膜池5顶部还有一根管路通过设置在其上的污泥回流泵54回流至缺氧池3和/或好氧池4,具体回流到哪个生化池可以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而灵活调整。MBR膜池5的出水管路上设有一个第二三通阀,该第一三通阀的第一个端口与MBR膜池5的出水管路连接,第一三通阀的第二个端口之后通过管路顺次连接压力传感器55、膜透过液泵52、水质传感器56以及流量传感器57,第一三通阀的第三个端口连接来自产水箱6的一个出水口的带反洗泵53的管路形成产水箱6至MBR膜池的一条反洗回路。流量传感器57之后连接第二三通阀的第一个端口,第二三通阀的第二个端口通过管路连接至缺氧池3,形成MBR膜池5至缺氧池3的一条回路,第二三通阀的第三个端口连接至产水箱6。经过MBR膜池5的系统产水通过膜透过液泵52抽吸,用户或者是控制器通过水质传感器56的检测结果来判断水质(COD,TOC,TP,TN,NH4-N)是否达标,如果达标则控制第二三通阀的第三个端口开启使处理后的水进入产水箱6,经过产水箱内设置的臭氧消毒器62消毒后排放。若是不达标,则开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多个处理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体回收管路,设置在气体回收管路出气口一端沿着气体流经方向设置的杀菌器(9)和抽气泵(10),所述各处理池顶部通过阀门与所述气体回收管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多个处理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体回收管路,设置在气体回收管路出气口一端沿着气体流经方向设置的杀菌器(9)和抽气泵(10),所述各处理池顶部通过阀门与所述气体回收管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泥排放管路,设置在污泥排放管路出口处的二氧化氯发生器(8),所述各处理池底部通过阀门与所述污泥排放管路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池包括顺次连接的预处理池(1)、格栅(2)、缺氧池(3)、好氧池(4)、MBR膜池(5)和产水箱,所述产水箱(6)内设有臭氧发生器(6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BR膜池(5)的出水管路上设有顺次连接的膜透过液泵(52)和水质传感器(56),将所述MBR膜池(5)的出水管路分别与所述产水箱(6)和缺氧池(3)连接的第一三通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透过液泵(52)与MBR膜池(5)通过设置在出水管路上第二三通阀连接,所述产水箱(6)通过一个反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段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君脉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