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纳滤及反渗透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3183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19
一种智能纳滤及反渗透水处理系统,其包括预处理系统,与预处理系统连通的过滤单元组、NF/RO膜系统,该NF/RO膜系统设有产水出水口和浓水出水口;预处理系统、过滤单元组以及NF/RO膜系统的出水口均设有水质传感器;预处理系统进水管上设有原水流量传感器和原水水质传感器;预处理系统与过滤单元组之间设有供水泵;过滤单元组与NF/RO膜系统之间设有高压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可检测温度,浊度,TOC等参数的低成本的光学智能传感器与电导率、OPR、压力、流量等传感器相结合,同时检测原水中的有、无机物及悬浮物,智能调节膜系统的运行通量及回收率,保持稳定长效运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低成本、易于维护和操作,便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纳滤及反渗透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基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于一体的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级膜处理工艺中的NF(纳滤)及RO(反渗透)膜的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污水排放标准的提高及中水回用力度的加大,高级膜处理技术,如纳滤和反渗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纳滤及反渗透膜材料的特殊性,对于水中的有机物污染物含量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如,悬浮物。水中有机物含量高,容易造成膜的污堵,从而降低膜的产水量及产水水质。但是,在高温或者高回收率的情况下,膜很容易造成污堵,需要进行化学清洗。电导率、脱盐率及回收率等往往作为衡量膜系统运行及产水水质是否合格的判断标准。而有机物的含量未能纳入评判依据,虽然膜对有机物有一定的去除率,但是截流下来的有机物会聚集在浓水中,有机物含量的多少又会影响浓水的进一步处理。此外,一般膜的预处理有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和保安过滤器,这几种过滤器的运行状况目前由压差来判断是否良好,一旦前处理发生故障或者处理效果下降,无机物的变化还可以通过电导率来衡量,但是有机物和悬浮物却未能及时反馈,由此短时间内会对膜造成污染或者堵塞。现有的膜系统最常见的有监测:TDS(总溶解性固体)、ORP(氧化还原电位)、压力,流量,温度等参数的传感器。来水水质是否适合进膜系统仅靠SDI(淤泥密度指数)值来衡量。一般地SDI≤3,则认为来水可以进入膜系统。由于现有的监测手段有限以及在线有机物含量检测设备,如,TOC(总有机碳)在线监测仪等,其成本较高和操作维护相对复杂,所以一直未被广泛的应用于NF(纳滤)及RO(反渗透)膜系统的数据监测。实际水处理时,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常常被忽略。因此,如何克服实际污水处理时,由于现有的监测手段有限以及在线有机物含量检测设备成本高和维护复杂,水中有机物含量的监测常常被忽略的缺陷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污水处理时,由于监测手段有限以及在线有机物含量检测设备成本高和操作复杂,水中有机物含量的监测常常被忽略的问题,提出一种低成本、易维护操作的可高效监控进水状况及持续稳定运行的一种NF(纳滤)及RO(反渗透)膜的水处理系统。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纳滤及反渗透水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与所述预处理系统依次连通的过滤单元组、NF/RO膜系统,该NF/RO膜系统设有产水出水口和浓水出水口;所述预处理系统、过滤单元组以及NF/RO膜系统的出水口均设有水质传感器;所述预处理系统进水管上设有原水流量传感器和原水水质传感器;所述预处理系统与过滤单元组之间设有供水泵;所述过滤单元组与NF/RO膜系统之间设有高压泵。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单元组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和保安过滤器;所述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和后端过滤器的出水口分别均设有水质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多介质过滤器的进、出水口分别设有进水、出水压力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进、出水口分别设有进水、出水压力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保安过滤器的进、出水口分别设有进水、出水压力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NF/RO膜系统的进、出水口分别设有进水、产水压力传感器。进一步的,还包括NB-IoT数据传输模块,将系统收集的数据通过互联网传送于手机或云端服务器。本技术将可检测温度,浊度,TOC等参数的低成本光学智能传感器与电导率,OPR,压力,流量等传感器相结合,可以同时检测原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无机物,智能调节膜系统的运行通量及回收率,让膜系统在产水水质合格的情况下持续稳定的长效运行。运行的数据可以通过手机APP及云端大数据系统查看并形成数据库。实现物联网、人工智能与膜系统的有机结合。本技术低成本、易于维护和操作,便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其中:1-预处理系统;2-多介质过滤器;5-NF/RO膜系统;11-原水流量传感器;12-原水水质传感器;13-预处理出水水质传感器;21-供水泵;22-多介质过滤器进水压力传感器;23-多介质过滤器出水压力传感器;24-多介质过滤器出水水质传感器;31-活性炭过滤器进水压力传感器;32-活性炭过滤器出水压力传感器;33-活性炭过滤器出水水质传感器;41-保安过滤器进水压力传感器;42-保安过滤器出水压力传感器;43-保安过滤器出水水质传感器;51-高压泵;52-NF/RO膜进水压力传感器;53-NF/RO膜产水压力传感器;54-NF/RO膜产水水质传感器;55-NF/RO膜产水流量传感器;56-NF/RO膜浓水压力传感器;57-NF/RO膜浓水排放流量传感器;58-NF/RO膜浓水水质传感器;59-NF/RO膜浓水回流流量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工艺流程示意图。本技术提供的智能纳滤及反渗透水处理系统,其包括:预处理系统1,与预处理系统1依次连通的过滤单元组、NF/RO膜系统5。该NF/RO膜系统5设有浓水出水口以及与产水箱6连通的产水出水口,该浓水出水口与NF/RO膜系统5的进水口连通以及与外部连通。本实施例中,过滤单元组包括:依次连通的多介质过滤器2、活性炭过滤器3和保安过滤器4。对于不同的水处理工艺,可以选用超滤膜代替保安过滤器,其处理及判断原理是相同的。预处理系统1通过供水泵21与多介质过滤器2连通,保安过滤器4通过高压泵51与NF/RO膜系统5连通。预处理系统1、多介质过滤器2、活性炭过滤器3、保安过滤器4以及NF/RO膜系统5的出水口分别设有水质传感器13、24、33、43、54;预处理系统1进水管上设有原水流量传感器11和原水水质传感器12。多介质过滤器2的进水口设有进水压力传感器22,出水口设有出水压力传感器23;同理,活性炭过滤器3的进、出水口分别设有进水、出水压力传感器31、32;保安过滤器4的进、出水口分别设有进水、出水压力传感器41、42;NF/RO膜系统5的进、出水口分别设有进水、产水压力传感器52、53;NF/RO膜系统5的出水口还设有NF/RO膜产水流量传感器55。NF/RO膜系统5的浓水出水口设有NF/RO膜浓水压力传感器56;NF/RO膜浓水排放流量传感器57以及NF/RO膜浓水水质传感器58。浓水出水口与NF/RO膜系统5的进水口连通的管道上还设有NF/RO膜浓水回流流量传感器59。本技术的水处理系统中还包括NB-IoT数据传输模块,将系统收集的数据通过互联网传送于手机或云端服务器。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使用智能纳滤及反渗透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处理步骤如下:将待处理原水通过原水流量传感器11和原水水质传感器12输入预处理系统1,并通过预处理出水水质传感器13检测原水的TOC、COD、浊度及水温参数以及原水流量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系统计算出原水预处理所需的工艺、絮凝处理时间及加药量。原水预处理阶段的工艺包括:混凝沉淀,主要是去除进水中的悬浮物和其它SS等。若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较高,则需要增加气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纳滤及反渗透水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预处理系统依次连通的过滤单元组、NF/RO膜系统,该NF/RO膜系统设有产水出水口和浓水出水口;所述预处理系统、过滤单元组以及NF/RO膜系统的出水口均设有水质传感器;所述预处理系统进水管上设有原水流量传感器和原水水质传感器;所述预处理系统与过滤单元组之间设有供水泵;所述过滤单元组与NF/RO膜系统之间设有高压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纳滤及反渗透水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预处理系统依次连通的过滤单元组、NF/RO膜系统,该NF/RO膜系统设有产水出水口和浓水出水口;所述预处理系统、过滤单元组以及NF/RO膜系统的出水口均设有水质传感器;所述预处理系统进水管上设有原水流量传感器和原水水质传感器;所述预处理系统与过滤单元组之间设有供水泵;所述过滤单元组与NF/RO膜系统之间设有高压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纳滤及反渗透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组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和保安过滤器;所述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和保安过滤器的出水口分别均设有水质传感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纳滤及反渗透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段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君脉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