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压脱模装置以及旋转压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37821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旋转压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压脱模装置以及旋转压机,保压脱模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一执行件和驱动系统,第一执行件设于第一支撑座上,包括若干第一执行件,若干第一执行件的输出轴端对应设有第一脱模导轨,若干第一脱模导轨依次连接且高度递减;驱动系统包括驱动源,驱动源的一端均与若干第一执行件相连接,驱动源与第一执行件之间均设置有压力控制件。通过将第一脱模导轨由原来的内置式整体结构改进设置为外置式分段结构,使分段的第一脱模导轨在驱动系统各压力控制件控制支路的分级降压驱动下,实现成型件内应力的有序释放,减少成型件缺陷发生,保证了压制成型件质量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压脱模装置以及旋转压机
本技术涉及旋转压机的
,具体涉及一种保压脱模装置以及旋转压机。
技术介绍
旋转压机是一种通过连续旋转将颗粒状物料压制成型的机器,它是粉末冶金等工业部门,对各种颗粒状物料压制成圆柱形或异形柱成型件的基本设备。随着工业化生产需要,人们对成型件质量的期望日渐增高,通过改善颗粒物料适用性和生产工艺合理性的同时,优化旋转压机性能以获得高品质产品,始终是设备制造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一般旋转压机主要由加料工位、定量工位、预压工位、主压工位、保压脱模工位和出件工位组成工作流程。各工位圆周布局,通过连续旋转的转台使上下冲杆在其导轨盘的协调作用下周而复始循环,实现连续生产。旋转压机工作时,颗粒物料经加料机构过量充填到随转台旋转的各个中模型腔内,通过定量机构依次计量并回收多余物料,经过预压机构的排气初步压成坯件和主压机构的压实成型,随后进入保压脱模工位,最后出件工位使中模以清空状态进入下一个循环。保压脱模工位是旋转压机重要工作部分,承担着将主压压实成型件安全地引导输送到出件工位,使之及时向外输出,为下一轮工作流程做好准备。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1808235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等密度控制压机,其包括保压成型工位和保压机构,保压成型工位位于主压成型工位和出件工位间,保压机构包括设于上导轨盘的上保压凸轮、保压力调节副、保压相角调节副,设于下导轨盘的下保压凸轮,和设于上冲压杆内弹簧,协同作用,以保证所述成型件在出模过程逐步释放内应力,防止发生出模缺陷。所述下保压过渡凸轮的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和各上冲杆内的碟形弹簧,很难保证其一致性,故成型件合格率受操作经验和弹簧质量的直接影响。当主压成型内应力释放稍有差池或导轨磨损时容易导致成型件发生裂纹和表面拉损等缺陷,从而降低等密度成型件产品质量和设备的生产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压脱模装置以及旋转压机,通过设置多段上保压脱模导轨与可调下保压脱模过渡导轨结构和恒压力气动系统驱动,使成型件内应力能够有序地释放,实现保压脱模工位的分段递减释放、快速引导输送的功效,保证更好地保持前工位压制的等密度成型件品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保压脱模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一执行件和驱动系统,所述第一执行件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座上,包括若干第一执行件,若干所述第一执行件的输出轴端对应设有第一脱模导轨,若干所述第一脱模导轨依次连接且高度递减;所述驱动系统包括驱动源,驱动源的一端均与若干所述第一执行件相连接,所述驱动源与所述第一执行件之间均设置有压力控制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执行组件还包括对所述第一执行件进行固定的联接块,所述联接块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执行件安装的安装槽。进一步地,所述联接块上设有对所述第一脱模导轨移动方向进行限定的导柱,所述导柱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脱模导轨上,所述导柱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联接块。进一步地,还包括对所述第一执行组件的保压脱模相角进行调节的保压脱模相角调节副。进一步地,所述保压脱模相角调节副包括底板和传动组件,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执行组件的底端,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底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座。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底端设置有滑块,所述第一支撑座上开设有供所述滑块滑动的滑槽。进一步地,所述滑块设置成阶梯圆柱体形状,所述滑块的侧面与所述滑槽的侧壁相贴合且转动连接于所述滑槽的侧壁。进一步地,还包括对所述第一支撑座位置高度进行调节的脱模保压力调节副。进一步地,所述脱模保压力调节副包括调节丝杆和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座上,所述调节丝杆螺纹连接于所述调节螺母。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支撑座和第二执行件,所述第二支撑座与所述第一支撑座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执行件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座上,包括若干第二执行件,若干所述第二执行件的输出轴端对应设有第二脱模导轨,若干所述第二脱模导轨依次连接且等高,若干所述第二执行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源相连接,所述驱动源与所述第二执行件之间设置有压力控制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旋转压机,包括上述所述的保压脱模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将第一脱模导轨由原来的内置式整体结构改进设置为外置式分段结构,使分段的第一脱模导轨在驱动系统各压力限定件控制支路的分级降压驱动下,实现成型件内应力的有序释放,减少成型件缺陷发生,保证了压制成型件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第一脱模导轨为外置式分段结构更加有利于制造、调试、使用和维护保养。2、通过设置导柱,导柱滑动连接于联接块,当第一执行件动作时,导柱的滑动连接可对第一执行件的移动进行限定,使其仅能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进而使得第一脱模导轨的移动方向进行了限定,防止第一脱模导轨发生的偏移误差。3、通过设置保压脱模相角调节副,对第一执行组件的位置进行调节,适用于量化控制成型件的不同高度。4、滑块设置成阶梯圆柱体形状,滑块的侧面与滑槽的侧壁贴合且转动连接于滑槽的侧壁,当传动组件驱动底板移动时,底板带动滑块在滑槽内滑动,滑块滑动的同时也在转动,进而减小了其与滑槽侧壁之间的摩擦力,更有利于滑块的滑动,增加了底板调节的灵敏性。5、通过设置脱模保压力调节副,对第一支撑座位置高度进行调节,可用于适应量化控制成型件的不同物料配方与不同截面尺寸。6、通过将原来的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支承改进设置为第二支撑座和第二执行组件的支承结构,其保压刚性由恒压力驱动系统的比例压力设定和控制,调节简单准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保压脱模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所采用的一种保压脱模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实施例1所采用的一种保压脱模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沿图3中A-A线的剖视结构图;图5实施例1所采用的驱动系统原理图;图6为实施例2所采用的驱动系统原理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支撑座;11、滑槽;2、第一执行组件;21、第一执行件;211、第一气缸;212、第二气缸;213、第三气缸;214、第N气缸;22、第一脱模导轨;23、联接块;231、安装槽;232、导柱;233、连接孔;3、驱动系统;31、驱动源;32、减压件;321、第一减压阀;322、第二减压阀;33、压力控制件;331、第一比例阀;332、第二比例阀;333、第三比例阀;334、第N比例阀;4、保压脱模相角调节副;41、底板;411、滑块;42、传动组件;421、从动齿轮块;422、主动齿轮;5、脱模保压力调节副;51、调节丝杆;52、调节螺母;6、第二支撑座;7、第二执行组件;71、第二执行件;72、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压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支撑座(1);/n第一执行组件(2),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座(1)上,包括若干第一执行件(21),若干所述第一执行件(21)的输出轴端对应设有第一脱模导轨(22),若干所述第一脱模导轨(22)依次连接且高度递减;/n驱动系统(3),包括驱动源(31),所述驱动源(31)的一端均与若干所述第一执行件(21)相连接,所述驱动源(31)与所述第一执行件(21)之间均设置有压力控制件(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压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撑座(1);
第一执行组件(2),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座(1)上,包括若干第一执行件(21),若干所述第一执行件(21)的输出轴端对应设有第一脱模导轨(22),若干所述第一脱模导轨(22)依次连接且高度递减;
驱动系统(3),包括驱动源(31),所述驱动源(31)的一端均与若干所述第一执行件(21)相连接,所述驱动源(31)与所述第一执行件(21)之间均设置有压力控制件(3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压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执行组件(2)还包括对所述第一执行件(21)进行固定的联接块(23),所述联接块(23)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执行件(21)安装的安装槽(23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压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块(23)上设有对所述第一脱模导轨(22)移动方向进行限定的导柱(232),所述导柱(23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脱模导轨(22)上,所述导柱(232)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联接块(23)。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保压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第一执行组件(2)的保压脱模相角进行调节的保压脱模相角调节副(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保压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压脱模相角调节副(4)包括底板(41)和传动组件(42),所述底板(41)固定在所述第一执行组件(2)的底端,所述传动组件(42)驱动所述底板(41)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斌王健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龙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