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榨油机的油菜粕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925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粮油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榨油机的油菜粕输送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榨油机的油菜粕输送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沿壳体长度方向延伸,所述传送带传送面覆盖有网带;所述网带上方设有传送辊,所述传送辊圆周面交错设置有若干拨齿,通过驱动传送辊转动而带动传送带移动和打碎油菜粕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传送辊转动驱动传送带移动,以输送油菜粕;在输送油菜粕时,拨齿交替插入网带中,从而通过拨齿和网带的共同作用将油菜粕打碎。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复合了传送和粉碎油菜粕的功能,在传送油菜粕的同时将油菜粕块粉碎,以提高榨油机送出的油菜粕块的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榨油机的油菜粕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粮油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榨油机的油菜粕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人们经常食用的粮油主要有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以及菜籽油等,其中菜籽油的产量高,作为国内烹调菜肴常用的油品食用。在菜籽加工成菜籽油生产过程中,要经过清理、漂洗、炒籽、扬烟、压榨、过滤等工序,最终制成成品油。由压榨机压出菜籽油后,将产生大量的油菜粕,油菜粕是制作有机肥的很好原料,而在压榨后油菜粕为块状需要打碎后才能够进一步利用。现有的榨油机压榨完成后,均是将油粕直接排出堆放在一起,需要进一步粉碎,压出的油菜粕处理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油菜粕处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榨油机的油菜粕输送装置,能够在定向输出榨油机压出的油菜粕块的同时将油菜粕块粉碎,以提高榨油机送出的油菜粕块的处理效率。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榨油机的油菜粕输送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沿壳体长度方向延伸,所述传送带传送面覆盖有网带;所述网带上方设有传送辊,所述传送辊圆周面交错设置有若干拨齿,通过驱动传送辊转动而带动传送带移动和打碎油菜粕块。本技术使用时,将输送装置架设在榨油机和油菜粕灌装设备之间,然后通过电机或其他旋转驱动器驱动传送辊转动;传送辊转动时由传送辊上的拨齿插入到网带的网卡中,从而驱动传送带移动,以输送油菜粕。而在输送油菜粕时,拨齿交替插入网带中,从而通过拨齿和网带的共同作用将油菜粕打碎,打碎后的油菜粕经网带的网孔掉落在传送带上,当传动带送至油菜粕灌设备的料斗时,传送带翻转打碎后的油菜粕粉从网带的网孔掉落至料斗中。因此本技术复合了传送和粉碎油菜粕的功能,在传送油菜粕的同时将油菜粕块粉碎,以提高榨油机送出的油菜粕块的处理效率。优选的,所述网带上方还设有若干从动辊,所述从动辊圆周面交错设置有若干破碎齿,所述从动辊由网带驱动转动。通过网带驱动从动辊,从而使得破碎齿交替插入网带中,从而通过破碎齿和网带的共同作用将油菜粕进一步打碎,以获得粒径较小的油菜粕粉,便于油菜粕的灌装。优选的,所述从动辊为空心圆柱,以减少从动辊的重量,继而减小传送带的传送阻力。优选的,所述拨齿和破碎齿的端部均为球头形,以防止拨齿和破碎齿在插入网带网孔时,损坏网带,进而提高网带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传送带向上倾斜设置,以将油菜粕送至较高位置的地方,便于油菜粕的灌装。优选的,所述网带的材质为不锈钢,确保网带有足够的耐腐性能和疲劳寿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使用传送辊转动驱动传送带移动,以输送油菜粕;而在输送油菜粕时,拨齿交替插入网带中,从而通过拨齿和网带的共同作用将油菜粕打碎,打碎后的油菜粕经网带的网孔掉落在传送带上。因此本技术复合了传送和粉碎油菜粕的功能,在传送油菜粕的同时将油菜粕块粉碎,能够大幅提高榨油机送出的油菜粕块的处理效率。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20-壳体,21-传送带,22-网带,23-传送辊,24-拨齿,25-从动辊,26-破碎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一种用于榨油机的油菜粕输送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壳体20;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壳体20一端的开口用于承接榨油机掉落出的油菜粕块,所述壳体20的另一端用于与油菜粕收集装置相连,如料斗。所述壳体20内设有传送带21,所述传送带21沿壳体20长度方向延伸;相应的,壳体20内部设有饶设传送带21的转动辊,且传送带21两端分设在壳体20的两口,以将油菜粕从壳体20的一端送至另一端,即将榨油机掉落出的油菜粕送至油菜粕收集装置。所述传送带21传送面覆盖有网带22,能够理解的是,所述网带22与传送带21固定或可拆卸连接,以使得网带22和传送带21同步运动。为确保网带22有足够的耐腐性能和疲劳寿命,所述网带22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网带22上方设有传送辊23,具体来说,所述传送辊23与壳体20转动连接,所述壳体20设有用于驱动传送辊23转动的驱动装置,如电机带动的带轮机构、链轮机构、减速齿轮机构等。所述传送辊23圆周面交错设置有若干拨齿24,通过驱动传送辊转23动而带动传送带21移动和打碎油菜粕块,也就说是,在传送辊23转动时,拨齿24交替插入到网带22的网孔内,以驱动传动带21运动和打碎油菜粕块。优选的,所述网带22上方还设有若干从动辊25,所述从动辊25圆周面交错设置有若干破碎齿26,所述从动辊25由网带22驱动转动。同样的,初始状态下有部分破碎齿26插设在网带22的网孔内,在网带22随着传送带21移动时带从动辊25转动,从而使得破碎齿26交替插入网带22的网孔中中,从而通过破碎齿26和网带22的共同作用将油菜粕进一步打碎,以获得粒径较小的油菜粕粉,便于油菜粕的灌装。为减小传送带21的传送阻力,所述从动辊25为空心圆柱。而防止拨齿24和破碎齿26在插入网带网孔时,损坏网带,进而提高网带的使用寿命,所述拨齿和破碎齿的端部均为球头形。更优的,所述传送带21向上倾斜设置,以将油菜粕送至较高位置的地方,便于油菜粕的灌装。使用本实施例时,将输送装置架设在榨油机和油菜粕灌装设备之间,然后通过电机或其他旋转驱动器驱动传送辊23转动;传送辊23转动时由传送辊23上的拨齿24插入到网带22的网卡中,从而驱动传送带21移动并带动从动辊25转动。而在传送带21运动时,拨齿24和破碎齿26交替插入网带22的网孔中,从而通过拨齿24、破碎齿26和网带的共同作用将油菜粕打碎,打碎后的油菜粕经网带22的网孔掉落在传送带21上,当传动带21送至油菜粕灌设备的料斗时,传送带21翻转打碎后的油菜粕粉从网带22的网孔掉落至料斗中,完成油菜粕块的打碎和输送。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榨油机的油菜粕输送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壳体(20),所述壳体(20)内设有传送带(21),所述传送带(21)沿壳体(20)长度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21)传送面覆盖有网带(22);/n所述网带(22)上方设有传送辊(23),所述传送辊(23)圆周面交错设置有若干拨齿(24),通过驱动传送辊(23)转动而带动传送带(21)移动和打碎油菜粕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榨油机的油菜粕输送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壳体(20),所述壳体(20)内设有传送带(21),所述传送带(21)沿壳体(20)长度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21)传送面覆盖有网带(22);
所述网带(22)上方设有传送辊(23),所述传送辊(23)圆周面交错设置有若干拨齿(24),通过驱动传送辊(23)转动而带动传送带(21)移动和打碎油菜粕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榨油机的油菜粕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带(22)上方还设有若干从动辊(25),所述从动辊(25)圆周面交错设置有若干破碎齿(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麟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辉达粮油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