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吸塑机的吸气装置,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吸塑机的吸气装置为实现吸气管两个方向的移动导致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吸塑机的吸气装置,吸塑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导轨,吸气装置包括吸气管和驱动件,吸气装置还包括滑动设置在导轨上的滑座,滑座上开设有导向孔和与导向孔连通的抽气孔,吸气管滑动穿设在导向孔内,驱动件设置在滑座上并能够驱动吸气管伸缩,吸气管上开设有过气孔,且当吸气管向外伸出时过气孔能够与抽气孔相连通,当吸气管向内缩回时过气孔和/或抽气孔能够被封堵住。本吸塑机的吸气装置稳定性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塑机的吸气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设备
,涉及一种吸塑机的吸气装置。
技术介绍
吸塑机又叫热塑成型机,是将加热塑化的PVC、PE、PP、PET、HIPS等热塑性塑料卷材吸制成各种形状的包装装潢盒、框等产品的机器,其利用真空泵产生的真空吸力,将加热软化后的热塑性塑料片材经过模具吸塑成各种形状的真空罩、吸塑托盘、泡壳等,因此吸塑机至少包括模具和能够对模具内腔进行吸气的吸气件。如专利文件(申请号:201811145094.6)公开的循环式吸塑机构,包括输送式吸塑工作台和滑动真空吸气装置,输送式吸塑工作台的输送链条上铺设有多个循环板,循环板包括具有内腔的模板,在模板上还设有与内腔连通的吸气管,滑动真空吸气装置包括滑轨,滑轨的一端设置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吸气对接管,吸气对接管的进气口通过软管和电磁阀连接真空吸气泵,当模板上的吸气管与吸气对接管相对时,气缸驱动吸气对接管伸出并与吸气管对接,电磁阀控制真空吸气泵对模板内腔吸气。上述结构存在较多的缺陷,如:1、由于吸气过程中气缸需要随着模板一起移动,吸气对接管需要拖动连接真空吸气泵的软管,相应的,软管会对吸气对接管产生反向拖拽力,该拖拽力会导致吸气对接管周向转动,同时吸气对接管频繁径向受力容易出现单边磨损、形变等现象,导致吸气对接管稳定性变差,与吸气管的对接不精准;2、为了吸气对接管与吸气管分离时停止吸气,避免真空吸气泵的真空度浪费,需要独立的设置一个电磁阀来控制气路通断;3、软管连接在吸气对接管的侧壁上,因此软管的孔径必然小于吸气对接管的孔径,在吸气对接管孔径既定的情况下,孔径较小的软管将限制流量,影响抽气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吸塑机的吸气装置,用以解决现有吸塑机的吸气装置为实现吸气管两个方向的移动导致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吸塑机的吸气装置,吸塑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导轨,所述吸气装置包括吸气管和驱动件,其特征在于,本吸气装置还包括滑动设置在导轨上的滑座,所述滑座上开设有导向孔和与导向孔连通的抽气孔,所述吸气管滑动穿设在导向孔内,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滑座上并能够驱动吸气管伸缩,所述吸气管上开设有过气孔,且当吸气管向外伸出时过气孔能够与抽气孔相连通,当吸气管向内缩回时过气孔和/或抽气孔能够被封堵住。本吸塑机的机架上还设有多个处于循环移动过程中的模具,在模具上均具有连接管,本吸气装置用于与移动过程中的模具的连接管相对接并对模具内腔吸气,实现吸塑成型,为此本申请设置一个滑座,该滑座滑动连接在滑轨上,实现一个方向的移动,驱动件固定在滑座上并驱动吸气管伸缩,实现另一个方向的移动,即当模具移动至连接管与吸气管相对时,驱动件驱动吸气管伸出并与连接管形成套接,然后模具通过连接管与吸气管带着滑座一起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吸气装置对模具内腔进行吸气,具体的,抽气孔开设在滑座上,用于连接外部真空气源的软管,吸气管处于缩回滑座的状态,抽气孔与过气孔被阻断,当模具与吸气管对齐时驱动件驱动吸气管伸出并与模具对接,此时抽气孔与过气孔连通,在滑座随模具一起移动过程中,外部真空气源通过抽气孔及过气孔对吸气管吸气,进而实现对模具内腔的吸气,其中,在移动过程中外部真空气源的软管的拖拽力是施加给滑座的,而滑座受到导轨的约束,因此能够消除该拖拽力,并不会影响吸气管的伸缩及其稳定性,避免了吸气管因为侧向拖拽导致转动以及单边过度磨损,保证吸气管伸缩位置的精度以及与模具上连接管对接的稳定性,当驱动件驱动吸气管缩回时,过气孔或者抽气孔能够被封堵住,实现机械式的封堵,无需电磁阀进行阻断气路,因此无需安装电磁阀,减少电控部件的使用,既降低成本,也进一步提高稳定性,同时不同于现有的外部真空气源的软管直接连接在吸气管上,因为软管管径需要小于吸气管管径,导致吸气管流量被软管限流,本申请在滑座上开设连接外部真空气源的软管的抽气孔,因此能够连接更大管径的软管,从而避免被限流,提高吸气效率。在上述的吸塑机的吸气装置中,所述吸气管与滑座之间形成位于滑座内侧的吸气腔,当吸气管向外伸出时抽气孔和过气孔均能够与吸气腔相连通,当吸气管向内缩回时过气孔或抽气孔能够与吸气腔断开并被封堵住。吸气腔具有较大的通过面积,吸气管伸出时抽气孔和过气孔只需要与吸气腔连通即可,无需抽气孔与过气孔精确对接,降低了对滑座及吸气管配合精度的要求,同时避免了因为抽气孔与过气孔未完全对齐导致的气体流量被限制。在上述的吸塑机的吸气装置中,所述导向孔的孔径大于吸气管的外径,在导向孔内的两端均设有滑套,所述吸气管穿过两个滑套,两个所述滑套的端面之间形成上述的吸气腔,所述滑套与滑座相固定或者滑套与吸气管相固定。通过导向孔孔径大于吸气管外径,使得两者之间形成空隙,然后通过两个滑套对两端进行封堵形成吸气腔,加工工艺更加简单,并保证了吸气管与导向孔之间的同轴度,进而使得吸气腔的宽度周向均匀。在上述的吸塑机的吸气装置中,两所述滑套均与滑座相固定,所述吸气管与两滑套滑动配合,所述抽气孔与吸气腔相连通,所述过气孔开设在吸气管的侧壁上,且当吸气管向外伸出时过气孔能够与吸气腔相连通,当吸气管向内缩回时过气孔被其中一个滑套的内周面封堵住。吸气管与滑套滑动配合,因此只需要对吸气管进行热工艺处理,并保证其外壁的光滑度,进而保证滑套内周壁与吸气管外周壁之间气密性,无需对滑座进行热工艺处理,成本较低,当吸气管缩回时过气孔被滑套封堵住,此时相当于滑座对外部真空气源的软管进行封堵,无需设置电磁阀而实现气路的通断控制。在上述的吸塑机的吸气装置中,两所述滑套均与吸气管相固定,且两滑套滑动连接在导向孔内,所述过气孔开设在吸气管的侧壁上并与吸气腔相连通,当吸气管向外伸出时抽气孔能够与吸气腔相连通,当吸气管向内缩回时抽气孔被其中一个滑套的外周面封堵住。该结构将滑套与吸气管固定,滑套与滑座的导向滑动配合,因此需要对滑座的导向孔进行热工艺处理,也是一种可实施的结构设计,同样在吸气管伸出时实现抽气孔与过气孔的连通,在吸气管缩回时实现滑套对抽气孔进行封堵,实现外部真空气源的气路通断。在上述的吸塑机的吸气装置中,所述抽气孔开设在滑座的顶面上,当所述吸气管向外移动伸出时过气孔能够与抽气孔相对。外部真空气源的软管与滑座的顶部相连接,减少对吸气管伸缩的影响,当吸气管伸出时过气孔与抽气孔相对,使得抽气孔直接对过气孔产生气流,减少气流阻力,提高吸气效率。在上述的吸塑机的吸气装置中,所述吸气管的外端端部具有筒状的接管部,该接管部的内径大于吸气管的内径,所述接管部的内壁上周向具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卡接有环形的缓冲垫片,该缓冲垫片贴靠在吸气管端面上。吸气管伸出时接管部套设在模具的连接管上,使得模具能够带着滑座一起移动,而模具的连接管端面能够抵靠缓冲垫片,即实现两者对接位置的密封,避免漏气,同时为吸气管提供缓冲,避免产生硬性碰撞,保证吸气管的稳定性,也降低了对吸气管移动行程精度的要求。在上述的吸塑机的吸气装置中,所述导向孔的两端分别贯穿滑座的两个端面,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气缸,该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塑机的吸气装置,吸塑机包括机架(1)和设置在机架(1)上的导轨(11),所述吸气装置包括吸气管(4)和驱动件,其特征在于,本吸气装置还包括滑动设置在导轨(11)上的滑座(3),所述滑座(3)上开设有导向孔(31)和与导向孔(31)连通的抽气孔(32),所述吸气管(4)滑动穿设在导向孔(31)内,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滑座(3)上并能够驱动吸气管(4)伸缩,所述吸气管(4)上开设有过气孔(41),且当吸气管(4)向外伸出时过气孔(41)能够与抽气孔(32)相连通,当吸气管(4)向内缩回时过气孔(41)和/或抽气孔(32)能够被封堵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塑机的吸气装置,吸塑机包括机架(1)和设置在机架(1)上的导轨(11),所述吸气装置包括吸气管(4)和驱动件,其特征在于,本吸气装置还包括滑动设置在导轨(11)上的滑座(3),所述滑座(3)上开设有导向孔(31)和与导向孔(31)连通的抽气孔(32),所述吸气管(4)滑动穿设在导向孔(31)内,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滑座(3)上并能够驱动吸气管(4)伸缩,所述吸气管(4)上开设有过气孔(41),且当吸气管(4)向外伸出时过气孔(41)能够与抽气孔(32)相连通,当吸气管(4)向内缩回时过气孔(41)和/或抽气孔(32)能够被封堵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塑机的吸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4)与滑座(3)之间形成位于滑座(3)内侧的吸气腔(33),当吸气管(4)向外伸出时抽气孔(32)和过气孔(41)均能够与吸气腔(33)相连通,当吸气管(4)向内缩回时过气孔(41)或抽气孔(32)能够与吸气腔(33)断开并被封堵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塑机的吸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31)的孔径大于吸气管(4)的外径,在导向孔(31)内的两端均设有滑套(5),所述吸气管(4)穿过两个滑套(5),两个所述滑套(5)的端面之间形成上述的吸气腔(33),所述滑套(5)与滑座(3)相固定或者滑套(5)与吸气管(4)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塑机的吸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滑套(5)均与滑座(3)相固定,所述吸气管(4)与两滑套(5)滑动配合,所述抽气孔(32)与吸气腔(33)相连通,所述过气孔(41)开设在吸气管(4)的侧壁上,且当吸气管(4)向外伸出时过气孔(41)能够与吸气腔(33)相连通,当吸气管(4)向内缩回时过气孔(41)被其中一个滑套(5)的内周面封堵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塑机的吸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滑套(5)均与吸气管(4)相固定,且两滑套(5)滑动连接在导向孔(3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正昌,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市新河食品机械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