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条拉拔后盘丝吊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3427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钢丝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盘条拉拔后盘丝吊装装置,包括固定座,该固定座为上方开口的凹槽,固定座内设有旋转座,旋转座通过转动件滑动连接固定座的底部,转动件连接转动电机,形成旋转座在固定座内自转的结构,旋转座侧面上设有数个L型缺口,一L型缺口内设有可拆卸的一L型杆,L型杆横杆位于L型缺口的横向缺口,L型杆竖杆位于L型缺口的竖向缺口内,L型杆竖杆的长度方向与旋转座的高度方向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方便快速的将钢丝盘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盘条拉拔后盘丝吊装装置
本技术属于钢丝制作
,具体涉及一种盘条拉拔后盘丝吊装装置。
技术介绍
在钢丝制作过程中,需要将不规则直径的钢丝经过模具拉拔成厂商所需要的统一规格,为了方便收纳,再将拉拔后的钢丝卷成盘状,现有的卷丝装置包括转动装置,转动装置连接支架,钢丝卷在一圆形支架外围,后盘卷之后的钢丝盘从支架上脱落即可,然而钢丝在盘卷时,钢丝会牢固的盘卷在支架上,要将钢丝盘从支架外围脱落时,常需要将支架放倒再使用撑杆等其他工具,配合人力将钢丝盘从支架上脱落,因此,现有技术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方便快速地将钢丝盘脱落的盘条拉拔后盘丝吊装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盘条拉拔后盘丝吊装装置,包括固定座,该固定座为上方开口的凹槽,固定座内设有旋转座,旋转座通过转动件滑动连接固定座的底部,转动件连接转动电机,形成旋转座在固定座内自转的结构,旋转座侧面上设有数个L型缺口,一L型缺口内设有可拆卸的一L型杆,L型杆横杆位于L型缺口的横向缺口,L型杆竖杆位于L型缺口的竖向缺口内,L型杆竖杆的长度方向与旋转座的高度方向相同,L型杆横杆的长度方向与旋转座的底面平行,数个L型杆的竖杆上段通过第一铰接杆连接第一套筒,第一铰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套筒侧壁,第一铰接杆的另一端铰接竖杆的上段,数个L型杆的竖杆中段通过第二铰接杆连接第二套筒,第二铰接杆的一端铰接第二套筒的侧壁,第二铰接件的另一端铰接L型杆竖杆的中段,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内套设立杆,第一套筒与立杆滑动连接,第二套筒与立杆下端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座呈圆柱状,旋转座上部和下部均呈圆柱状,旋转座下部轴面大于旋转座上部轴面,旋转座下部轴面边沿与固定座的上边沿平齐,旋转座设有自上而下的第二通孔,所述的转动件包括数个螺杆,数个螺杆贯穿第二通孔内,第二通孔上方设有垫板,垫板为圆形,垫板的轴面大于第二通孔的孔径,螺杆贯穿垫板且螺杆的下端连接电机转轴,螺杆上端通过螺母将旋转座与电机转轴固定连接,形成电机带动旋转座转动的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的L型缺口的横向缺口位于旋转座下部轴面上,L型缺口的竖向缺口位于旋转座上部侧面。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铰接杆的一端设有供L型杆竖杆进入的第一竖槽,L型杆竖杆和第一竖槽通过第一转轴滑动连接,形成L型杆下端可向立杆方向转动的结构,第一铰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套筒。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铰接杆的一端设有供L型杆竖杆进入的第二竖槽,L型杆竖杆与第二竖槽通过第二转轴滑动连接,形成L型杆下端可向立杆方向转动的结构,第二铰接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三竖槽,第三竖槽通过第三转轴滑动连接竖板,竖板与第二套筒的侧壁固定连接,竖板的板面与第二套筒的外侧壁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L型杆竖杆上端连接斜杆,该斜杆的长度方向与L型杆竖杆长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进一步的,所述的立杆的上端螺纹连接螺母,螺母的轴面大小大于第一套筒的轴面。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套筒的上方和下方固定连接垫圈和垫片,立杆贯穿垫圈和垫片。进一步的,所述的L型缺口和L型杆均为四个,四个L型缺口沿旋转座的轴面均匀等间距排布。本技术通过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连接L型杆,可以通过吊装装置固定第一套筒,将L型杆吊起,再将L型杆从L型缺口中吊出来,然后放置在需要放置钢丝盘的装置,再通过将立杆向上方推动,L型杆下端朝向立杆方向移动,卷好的钢丝盘从L型杆上脱落,无需人力,无需其他工具帮助即可以轻松将钢丝盘脱离出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L型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固定座和转动座的位置关系图;图4为螺杆和第二通孔的位置关系图;图5为第一铰接杆和第一套筒的位置关系图;图6为第二铰接件和第二套筒的位置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6所示的一种盘条拉拔后盘丝吊装装置,包括固定座1,该固定座1为上方开口的凹槽,固定座1内设有旋转座2,旋转座2通过转动件滑动连接固定座1的底部,转动件连接转动电机3,形成旋转座2在固定座1内自转的结构,旋转座2侧面上设有四个L型缺口4,一L型缺口4内设有可拆卸的一L型杆5,L型杆横杆501位于L型缺口4的横向缺口401,L型杆竖杆502位于L型缺口4的竖向缺口402内,L型杆竖杆502的长度方向与旋转座2的高度方向相同,L型杆横杆501的长度方向与旋转座2的底面平行,四个L型杆竖杆502上段通过第一铰接杆6连接第一套筒7,第一铰接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套筒7侧壁,第一铰接杆6的另一端铰接竖杆502的上段,四个个L型杆竖杆502中段通过第二铰接杆8连接第二套筒9,第二铰接杆8的一端铰接第二套筒9的侧壁,第二铰接件8的另一端铰接L型杆竖杆502的中段,第一套筒7和第二套筒9内套设立杆10,第一套筒7与立杆10滑动连接,第二套筒9与立杆10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座1呈圆柱状,旋转座2上部和下部均呈圆柱状,旋转座2下部轴面大于旋转座2上部轴面,旋转座2下部轴面边沿与固定座1的上边沿平齐,旋转座2设有自上而下的第二通孔11,所述的转动件包括两个螺杆13,两个螺杆13贯穿第二通孔11内,第二通孔11上方设有垫板12,垫板12为圆形,垫板12的轴面大于第二通孔11的孔径,螺杆13贯穿垫板12且螺杆13的下端连接转动电机3转轴,螺杆13上端通过螺母15将旋转座2与转动电机转轴301固定连接,形成转动电机3带动旋转座2转动的结构。所述的L型缺口4的横向缺口401位于旋转座2下部轴面上,L型缺口4的竖向缺口402位于旋转座2上部侧面。所述的第一铰接杆6的一端设有供L型杆竖杆502进入的第一竖槽601,第一铰接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套筒7,L型杆竖杆502和第一竖槽601通过第一转轴602滑动连接,形成L型杆下端可向立杆10方向转动的结构,第一铰接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套筒7。所述的第二铰接杆8的一端设有供L型杆竖杆502进入的第二竖槽801,L型杆竖杆与第二竖槽801通过第二转轴802滑动连接,形成L型杆下端可向立杆10方向转动的结构,第二铰接杆8的另一端设有第三竖槽803,第三竖槽803通过第三转轴804滑动连接竖板805,竖板805与第二套筒9的侧壁固定连接,竖板805的板面与第二套筒9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的L型杆竖杆502上端连接斜杆14,该斜杆14的长度方向与L型杆竖杆长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的立杆10的上端螺纹连接螺母15,螺母15的轴面大小大于第一套筒7的轴面。所述的第一套筒7的上方和下方固定连接垫圈16和垫片17,立杆10贯穿垫圈16和垫片17。所述的四个L型缺口4沿旋转座2的轴面均匀等间距排布。使用时,将L型杆5下端置于L型缺口4内,将钢丝缠绕在L型杆竖杆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盘条拉拔后盘丝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该固定座为上方开口的凹槽,固定座内设有旋转座,旋转座通过转动件滑动连接固定座的底部,转动件连接转动电机,形成旋转座在固定座内自转的结构,旋转座侧面上设有数个L型缺口,一L型缺口内设有可拆卸的一L型杆,L型杆横杆位于L型缺口的横向缺口,L型杆竖杆位于L型缺口的竖向缺口内,L型杆竖杆的长度方向与旋转座的高度方向相同,L型杆横杆的长度方向与旋转座的底面平行,数个L型杆的竖杆上段通过第一铰接杆连接第一套筒,第一铰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套筒侧壁,第一铰接杆的另一端铰接竖杆的上段,数个L型杆的竖杆中段通过第二铰接杆连接第二套筒,第二铰接杆的一端铰接第二套筒的侧壁,第二铰接件的另一端铰接L型杆竖杆的中段,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内套设立杆,第一套筒与立杆滑动连接,第二套筒与立杆下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盘条拉拔后盘丝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该固定座为上方开口的凹槽,固定座内设有旋转座,旋转座通过转动件滑动连接固定座的底部,转动件连接转动电机,形成旋转座在固定座内自转的结构,旋转座侧面上设有数个L型缺口,一L型缺口内设有可拆卸的一L型杆,L型杆横杆位于L型缺口的横向缺口,L型杆竖杆位于L型缺口的竖向缺口内,L型杆竖杆的长度方向与旋转座的高度方向相同,L型杆横杆的长度方向与旋转座的底面平行,数个L型杆的竖杆上段通过第一铰接杆连接第一套筒,第一铰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套筒侧壁,第一铰接杆的另一端铰接竖杆的上段,数个L型杆的竖杆中段通过第二铰接杆连接第二套筒,第二铰接杆的一端铰接第二套筒的侧壁,第二铰接件的另一端铰接L型杆竖杆的中段,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内套设立杆,第一套筒与立杆滑动连接,第二套筒与立杆下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条拉拔后盘丝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呈圆柱状,旋转座上部和下部均呈圆柱状,旋转座下部轴面大于旋转座上部轴面,旋转座下部轴面边沿与固定座的上边沿平齐,旋转座设有自上而下的第二通孔,所述的转动件包括数个螺杆,数个螺杆贯穿第二通孔内,第二通孔上方设有垫板,垫板为圆形,垫板的轴面大于第二通孔的孔径,螺杆贯穿垫板且螺杆的下端连接电机转轴,螺杆上端通过螺母将旋转座与电机转轴固定连接,形成电机带动旋转座转动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条拉拔后盘丝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型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学成周书鹤王建民万海军张民发路学义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恒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