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增压固液混合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2181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自增压固液混合发动机,属于航天推进技术领域;包括发动机前端盖、燃烧室壳体、燃烧室绝热层、燃烧室、燃料药柱、后燃烧室及喷管、氧化剂贮箱、氧化剂集液腔、氧化剂输送管路和金属软管;发动机前端盖、后燃烧室及喷管分别设置于燃烧室的两端;氧化剂集液腔为设置于后燃烧室及喷管外围的环形腔体,并通过吸收喷管处的热量将氧化剂集液腔内的液体氧化剂气化;氧化剂贮箱通过流量调节阀与发动机前端盖连接,并依次通过金属软管、氧化剂输送管路与氧化剂集液腔连通。利用推进剂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加热氧化剂,使液体氧化剂气化,沿管路进入氧化剂贮箱,实现对氧化剂贮箱的压力补偿和增压,能够维持氧化剂贮箱内的压强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增压固液混合发动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天推进
,具体涉及一种自增压固液混合发动机。
技术介绍
固液混合发动机是由液体氧化剂和固体燃料提供能源和工质源的航天动力装置,具有安全可靠性高、推力可调、绿色环保、成本低廉等优点,可应用于探空火箭、运载火箭助推器、亚轨道飞行器和姿轨控发动机等。目前,固液混合发动机氧化剂增压方式分为挤压式和泵压式两种,其中,挤压式氧化剂供给方式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但是存在氧化剂供给质量流率不稳定、系统体积较大、发动机消极质量较高的问题;泵压式氧化剂供给方式氧化剂输送能力强、发动机消极质量低,但是该供给方式存在系统复杂、增压响应慢、涡轮泵不易小型化等问题。氧化剂自增压,即利用氧化剂蒸汽作为增压气体,利用较高的气相压力将液态氧化剂挤出氧化剂贮箱,实现氧化剂向燃烧室的稳定供给。这种增压方式不需要携带挤压气瓶或涡轮泵等增压装置,减轻了发动机的消极质量。该氧化剂供给方案实现方式如下:液态氧化剂从贮箱内流出,使得贮箱内压力下降,当贮箱内压力低于氧化剂饱和蒸汽压时,剩余的液态氧化剂部分汽化,产生的氧化剂蒸汽,对贮箱内压力进行补偿。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液体汽化吸热,贮箱内氧化剂温度降低,氧化剂蒸汽生成量不足以维持贮箱内的压力恒定,贮箱内压力逐渐下降。2012年,蔡国飙等在AerospaceScienceandTechnology期刊第23卷第1期439-451页题目为Designandperformancecharacterizationofasub-NewtonN2Omono-propellantthruster的文章中指出,以自增压方式供给氧化剂的发动机,在氧化剂贮箱内没有热补偿的条件下,即使采用饱和蒸气压较高的氧化亚氮,在贮箱以恒定质量流量0.7g·s-1排出41%氧化亚氮后,贮箱内压力从4.7MPa下降到1.8MPa,即氧化剂贮箱不能以恒定的质量流量将所有的氧化剂供应至燃烧室。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固液混合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单纯依靠氧化剂自增压,会出现氧化剂供给压力随时间下降的情况,导致氧化剂质量流率降低。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自增压固液混合发动机,该发动机在后燃烧室和喷管外设置夹层,作为氧化剂集液腔,集液腔内的液体氧化剂吸收高温燃气向后燃烧室及喷管壁面传递的热量,汽化后沿输送管路进入氧化剂贮箱实现对氧化剂贮箱内的压力补偿和热补偿,从而维持氧化剂贮箱内压力恒定。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增压固液混合发动机,包括发动机前端盖6、燃烧室壳体7、燃烧室绝热层8、燃烧室9、燃料药柱10和后燃烧室及喷管11,所述发动机前端盖6、后燃烧室及喷管11分别设置于燃烧室9的两端,所述燃烧室9的外周面依次包覆有燃烧室绝热层8和燃烧室壳体7;所述燃料药柱10设置于燃烧室9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氧化剂贮箱1、氧化剂集液腔13、氧化剂输送管路14和金属软管16;所述氧化剂集液腔13为设置于后燃烧室及喷管11外围的环形腔体,用于容纳液体氧化剂,并通过吸收喷管处的热量将氧化剂集液腔13内的液体氧化剂气化;所述氧化剂贮箱1的出口通过流量调节阀5与发动机前端盖6的入口连接,用于向燃烧室9内按需通入氧化剂,进而调节发动机推力;所述氧化剂贮箱1的入口端安装有三通管道2,所述三通管道2的一个接头通过加注排出阀3与快插接头4连接,用于向氧化剂贮箱1内加注液体氧化剂,另一个接头依次通过金属软管16、氧化剂输送管路14与氧化剂集液腔13连通;所述发动机前端盖6内设置有点火装置,通过点火装置对发动机进行点火,进而对燃烧室9内燃料药柱10进行燃烧。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发动机前端盖6一端为设置有阶梯通孔的柱状结构,端口处的外周面开有外螺纹,与所述流量调节阀5通过螺纹紧固;发动机前端盖6另一端为扩张结构,端口处通过螺钉与燃烧室壳体7固定,并通过密封圈实现发动机前端盖6和燃烧室壳体7之间的密封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后燃烧室及喷管11为发动机后燃烧室和喷管一体成型的结构,其一端与所述燃烧室9同轴固定密封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喷管。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氧化剂集液腔13是由发动机尾部焊接金属挡板12形成的环形腔体,用于贮存液体氧化剂。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点火装置设置于发动机前端盖6的阶梯通孔内,包括铝片17、固体推进剂18、尖头弹簧19、内六方螺母20;所述阶梯通孔的小径端为与流量调节阀5连接的一端,大径端朝向扩张结构,阶梯通孔内、大径端和小径端之间设置有环状限位凸台;所述铝片17安装于小径端内,并位于环状限位凸台端面上,由流量调节阀5拧紧后压紧,用于隔离氧化剂与固体燃料;所述阶梯通孔的大径端内依次安装有固体推进剂18、尖头弹簧19、内六方螺母20,内六方螺母20通过螺纹安装于大径端的端口处,将尖头弹簧19压置于内六方螺母20和固体推进剂18之间;点火时,固体推进剂18燃烧消耗,使得尖头弹簧19复位产生弹力,刺破铝片17,氧化剂进入燃烧室9,与燃料药柱10发生燃烧反应。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尖头弹簧19的尖部采用偏心式设计,用于为电发火管预留位置;以固体推进剂18的内孔和发动机前端盖6的阶梯通孔为导向,尖头弹簧19的偏心尖头沿其偏心轴产生固定位移,对铝片17进行刺破。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氧化剂输送管路14上安装有限流孔板15。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限流孔板15与氧化剂集液腔13之间的氧化剂输送管路14分为两条支路;加注时,液体氧化剂由三通管道2路经金属软管16和氧化剂输送管路14进入氧化剂集液腔1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液体氧化剂为氧化亚氮N2O,在0℃时,饱和蒸汽压为3.3MPa;在20℃时,饱和蒸气压为5.24MPa。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自增压固液混合发动机,利用推进剂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加热氧化剂,使液体氧化剂蒸发气化,沿氧化剂输送管路、金属软管、三通管道进入氧化剂贮箱,实现对氧化剂贮箱的压力补偿和增压,能够维持氧化剂贮箱内的压强稳定;不必设置挤压气瓶或涡轮泵,有利于降低发动机消极质量、简化氧化剂供给系统、增压响应更快、增压效果更好(具体见实施例中所列实验数据)。(2)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自增压固液混合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高温燃气向后燃烧室及喷管壁面传递的热量被氧化剂吸收,作为热能储存起来,提高了发动机的能量利用率,同时氧化剂蒸发吸热,对后燃烧室及喷管壁面进行冷却,可有效防止喷管烧蚀;(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氧化剂自增压方式,不需要挤压气瓶、减压阀、涡轮泵等造价昂贵的部件,降低了发动机的成本;(4)本专利技术所述氧化剂一体化充装方案,在氧化剂充装完成后,可以保证氧化剂贮箱和氧化剂集液腔内的压力一致,达到更好的增压目的;(5)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点火装置,利用铝片作为隔膜,兼具了点火和隔膜阀的作用,降低了发动机点火系统复杂程度,点火装置中的固体推进剂不仅是弹簧作动动力来源,也是发动机点火能量的来源,提高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增压固液混合发动机,包括发动机前端盖(6)、燃烧室壳体(7)、燃烧室绝热层(8)、燃烧室(9)、燃料药柱(10)和后燃烧室及喷管(11),所述发动机前端盖(6)、后燃烧室及喷管(11)分别设置于燃烧室(9)的两端,燃烧室(9)的外周面依次包覆有燃烧室绝热层(8)和燃烧室壳体7;燃料药柱(10)设置于燃烧室(9)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氧化剂贮箱(1)、氧化剂集液腔(13)、氧化剂输送管路(14)和金属软管(16);/n所述氧化剂集液腔(13)为设置于后燃烧室及喷管(11)外围的环形腔体,用于容纳液体氧化剂,并通过吸收喷管处的热量将氧化剂集液腔(13)内的液体氧化剂气化;/n所述氧化剂贮箱(1)的出口通过流量调节阀(5)与发动机前端盖(6)的入口连接,用于向燃烧室(9)内按需通入氧化剂,进而调节发动机推力;氧化剂贮箱(1)的入口端安装有三通管道(2),三通管道(2)的一个接头通过加注排出阀(3)与快插接头(4)连接,用于向氧化剂贮箱1内加注液体氧化剂,另一个接头依次通过金属软管(16)、氧化剂输送管路(14)与氧化剂集液腔(13)连通;/n所述发动机前端盖(6)内设置有点火装置,通过点火装置对发动机进行点火,进而对燃烧室(9)内燃料药柱(10)进行燃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增压固液混合发动机,包括发动机前端盖(6)、燃烧室壳体(7)、燃烧室绝热层(8)、燃烧室(9)、燃料药柱(10)和后燃烧室及喷管(11),所述发动机前端盖(6)、后燃烧室及喷管(11)分别设置于燃烧室(9)的两端,燃烧室(9)的外周面依次包覆有燃烧室绝热层(8)和燃烧室壳体7;燃料药柱(10)设置于燃烧室(9)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氧化剂贮箱(1)、氧化剂集液腔(13)、氧化剂输送管路(14)和金属软管(16);
所述氧化剂集液腔(13)为设置于后燃烧室及喷管(11)外围的环形腔体,用于容纳液体氧化剂,并通过吸收喷管处的热量将氧化剂集液腔(13)内的液体氧化剂气化;
所述氧化剂贮箱(1)的出口通过流量调节阀(5)与发动机前端盖(6)的入口连接,用于向燃烧室(9)内按需通入氧化剂,进而调节发动机推力;氧化剂贮箱(1)的入口端安装有三通管道(2),三通管道(2)的一个接头通过加注排出阀(3)与快插接头(4)连接,用于向氧化剂贮箱1内加注液体氧化剂,另一个接头依次通过金属软管(16)、氧化剂输送管路(14)与氧化剂集液腔(13)连通;
所述发动机前端盖(6)内设置有点火装置,通过点火装置对发动机进行点火,进而对燃烧室(9)内燃料药柱(10)进行燃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增压固液混合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前端盖(6)一端为设置有阶梯通孔的柱状结构,端口处的外周面开有外螺纹,与流量调节阀(5)通过螺纹紧固;发动机前端盖(6)另一端为扩张结构,端口处通过螺钉与燃烧室壳体7固定,并通过密封圈实现发动机前端盖(6)和燃烧室壳体7之间的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增压固液混合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装置设置于发动机前端盖(6)的阶梯通孔内,包括铝片(17)、固体推进剂(18)、尖头弹簧(19)、内六方螺母(20);阶梯通孔的小径端为与流量调节阀(5)连接的一端,大径端朝向扩张结构,阶梯通孔内、大径端和小径端之间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林林何翔胡松启魏祥庚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