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冲发动机燃气流量调节装置
本技术属于冲压发动机
,涉及一种固冲发动机燃气流量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固冲发动机是利用进气道从空气中进行冲压引气进入补燃室,与燃气发生器产生的富燃一次燃气进行掺混燃烧后经过冲压喷管加速喷射产生反向推力做功。为扩大固冲发动机的工作包线,现阶段主要采取对燃气发生器产生的一次燃气质量流率进行调节达到上述目的,故固冲发动机的燃气流量调节方式为该领域的技术热点。进行燃气流量调节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改变燃气喷嘴的喉道面积来改变燃气发生器的工作压强,进而改变贫氧推进剂的燃速来实现流量调节。目前,改变喉道面积的方式主要有针栓式与滑阀式,存在问题如下:一是机构尺寸较大;二是流场均匀度较差,为改进上述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本实用为一种新型固冲发动机燃气流量调节装置,用于解决以往针栓式与滑阀式等调节方式存在的弊端与不足之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固冲发动机燃气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发生器1、转体硬质绝热层2、金属本体3、从动齿轮4、转体绝热层5、电机驱动齿轮6、驱动电机7、流量调节装置壳体8、导流壳体9、导流硬质绝热层10、燃气流量通道11;燃气发生器1尾端有燃气流量通道11,转体硬质绝热层2上端与燃气发生器1贴合,下端粘接于金属本体3上,从动齿轮4固定套装在金属本体3的外圆上,转体绝热层5粘接在金属本体3下部内腔上,转体硬质绝热层2、金属本体3、从动齿轮4、转体绝热层5形成一个流量调节转体,紧贴于燃气发生器1下端;从动齿轮4与电机驱动齿轮6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冲发动机燃气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发生器(1)、转体硬质绝热层(2)、金属本体(3)、从动齿轮(4)、转体绝热层(5)、电机驱动齿轮(6)、驱动电机(7)、流量调节装置壳体(8)、导流壳体(9)、导流硬质绝热层(10)、燃气流量通道(11);燃气发生器(1)尾端有燃气流量通道(11),转体硬质绝热层(2)上端与燃气发生器(1)贴合,下端粘接于金属本体(3)上,从动齿轮(4)固定套装在金属本体(3)的外圆上,转体绝热层(5)粘接在金属本体(3)下部内腔上,转体硬质绝热层(2)、金属本体(3)、从动齿轮(4)、转体绝热层(5)形成一个流量调节转体,紧贴于燃气发生器(1)下端;从动齿轮(4)与电机驱动齿轮(6)啮合,电机驱动齿轮(6)套装在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上,流量调节装置壳体(8)套接在燃气发生器(1)下端,导流硬质绝热层(10)粘接于导流壳体(9)内,导流壳体(9)一端与流量调节装置壳体(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流量调节转体下端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冲发动机燃气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发生器(1)、转体硬质绝热层(2)、金属本体(3)、从动齿轮(4)、转体绝热层(5)、电机驱动齿轮(6)、驱动电机(7)、流量调节装置壳体(8)、导流壳体(9)、导流硬质绝热层(10)、燃气流量通道(11);燃气发生器(1)尾端有燃气流量通道(11),转体硬质绝热层(2)上端与燃气发生器(1)贴合,下端粘接于金属本体(3)上,从动齿轮(4)固定套装在金属本体(3)的外圆上,转体绝热层(5)粘接在金属本体(3)下部内腔上,转体硬质绝热层(2)、金属本体(3)、从动齿轮(4)、转体绝热层(5)形成一个流量调节转体,紧贴于燃气发生器(1)下端;从动齿轮(4)与电机驱动齿轮(6)啮合,电机驱动齿轮(6)套装在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上,流量调节装置壳体(8)套接在燃气发生器(1)下端,导流硬质绝热层(10)粘接于导流壳体(9)内,导流壳体(9)一端与流量调节装置壳体(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流量调节转体下端贴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冲发动机燃气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体硬质绝热层(2)、金属本体(3)、转体绝热层(5)设有燃气通道并与燃气发生器(1)的燃气流量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林,余文锋,孙子杰,赵胜海,袁晓昱,邓波,江海涛,马少杰,周昌申,李涛,郭祥天,王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