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含量高的银杏提取物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91617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黄酮含量高的银杏提取物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银杏提取物微胶囊,由包含质量比为1:3~3:1的芯材和壁材制成;所述芯材包括银杏提取物;所述壁材包括:桃胶和明胶;其中,所述桃胶和明胶的质量比为1:3~3:1。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所制得的银杏微胶囊增加了银杏提取物中黄酮在水溶液的浓度,高达16.75%,且抗氧化能力强。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Ginkgo biloba extract microcapsule with high flavonoid cont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黄酮含量高的银杏提取物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特别地涉及黄酮含量高的银杏提取物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银杏(GinkgobilobaL.)是银杏树属的落叶树。银杏是我国中医传统用药,被称为活化石。银杏叶提取物中主要含有黄酮类、内酯类、有机酸类和多糖类化合物,具有改善心血管及周围血管循环,改善心肌缺血,促进记忆力、改善脑功能等功效,此外,还能降低血黏度、清除自由基。银杏类黄酮通常为醇溶性物质,难溶于水,具有强烈的苦味,但是类黄酮可以起到抗氧化的作用。其次,类黄酮可以解决脂类代谢异常引起的动脉硬化或相关问题,有利于防止心血管疾病。再次,类黄酮可以加速肿瘤细胞与癌细胞死亡,同时减缓正常组织细胞的衰老与死亡,发挥抗癌抗肿瘤的作用。最后,类黄酮可以影响雌激素分泌,从而使激素分泌调节人体生长所需求的量。微胶囊技术是一种利用壁材(通常为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将囊心物(通常为固体或液体药物)包裹成直径为1~5000μm的封闭微小的胶囊,使被包裹的原材料与外界环境隔绝,并尽可能的保持原材料本来的颜色、味道和性能的一种新型技术。它具有改变物质形态、保护敏感成分、掩盖不良气味、隔离活性物质、增加成分稳定性、延长有效成分作用时间等特点。现在对于银杏类黄酮微胶囊的研究,所用的壁材种类只集中于一种或几种,缺少多样性,普遍是将阿拉伯树胶与β-环糊精混合,这很可能产生类似乙醚等有机溶剂残留的问题,影响产品的使用效果。有的方法则工艺复杂,不适合投入大批量工业化生产。专利技术内容为了弥补以上领域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利用明胶、桃胶两种原料以一定比例混合作为壁材,制备得到的银杏提取物微胶囊黄酮含量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银杏提取物微胶囊。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银杏提取物微胶囊,由包含质量比为1:3~3:1的芯材和壁材制成;所述芯材包括银杏提取物;所述壁材包括:桃胶和明胶;其中,所述桃胶和明胶的质量比为1:3~3:1。进一步,所述银杏提取物微胶囊由质量比为1:3~3:1的芯材和壁材制成;所述芯材为银杏提取物;所述壁材由桃胶和明胶组成;其中,所述桃胶和明胶的质量比为1:3~3:1。优选地,所述银杏提取物微胶囊由质量比为3:1的芯材和壁材制成;所述芯材为银杏提取物;所述壁材由桃胶和明胶组成;其中,所述桃胶和明胶的质量比为2: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银杏提取物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银杏提取物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比例称取银杏提取物,加入无水乙醇和水,得到银杏提取物溶液;优选地,水为蒸馏水;按比例称取桃胶,加入水,得到溶液A;优选地,水为蒸馏水;按比例称取明胶,加入水,得到溶液B;优选地,水为蒸馏水;将所述溶液A和溶液B混合,再加入所述银杏提取物溶液,得到芯材与壁材混合溶液;将所述芯材与壁材混合溶液加热,调节pH值,得到复凝聚溶液;将所述复凝聚溶液加入谷氨酰胺转氨酶,固化,得到固化溶液;将所述固化溶液沉降,得到沉淀物;蒸发所述沉淀物中的乙醇,得到湿胶囊,即得到银杏提取物微胶囊。进一步,在得到湿胶囊后,还包括将得到的所述湿胶囊置于-20℃~-80℃冰箱中冷冻10min~30min,后放入冷冻干燥机中干燥12h~48h,得到银杏提取物微胶囊的步骤。所述将所述芯材与壁材混合溶液加热,调节pH值,得到复凝聚溶液,是指将所述芯材与壁材混合溶液水浴加热至40℃~80℃,以体积百分比为10%~20%的盐酸调节pH至4.2~7.0,后在30~40℃下以100r/min~300r/min转速搅拌15min~30min,得到复凝聚溶液。所述将所述复凝聚溶液加入谷氨酰胺转氨酶,固化,得到固化溶液,是指将所述复凝聚溶液在15℃~50℃条件下水浴,以质量百分比为10%~20%的NaOH调节pH为6.0~7.0,加入1g谷氨酰胺转氨酶,以100r/min~300r/min搅拌1h~2h,得到固化溶液。所述将所述固化溶液沉降,得到沉淀物;蒸发所述沉淀物中的乙醇,得到湿胶囊,是指将所述固化溶液放入15℃~30℃水浴中静置沉降,得到沉淀物;将所述沉淀物放入玻璃皿中,在50℃~60℃水浴锅上蒸发乙醇,得到湿胶囊。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银杏提取物含片。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银杏提取物含片,由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取所述银杏提取物微胶囊,分别加入质量百分比为0.1%~1%的蔗糖粉、质量百分比为0.1%~0.4%的可压性淀粉、质量百分比为8%~15%的淀粉浆,制成颗粒,将所述颗粒在温度为60℃~80℃条件下干燥;再将质量百分比为0.05%~0.1%的薄荷脑与质量百分比为0.05%~0.1%的薄荷素油混合使薄荷脑溶解,与所述颗粒混匀压制成片或包薄膜衣,即得银杏提取物含片。所述银杏提取物微胶囊或所述银杏提取物含片在清除DPPH自由基和/或ABTS自由基中的应用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于通过微胶囊包埋技术,利用混合壁材包埋银杏提取物,制备得到的银杏提取物微胶囊掩盖了银杏提取物苦味,带来良好的口感的同时增加缓控释时间,提高保健食品中黄酮含量,并保证其抗氧化能力不会减弱。同时,将银杏提取物微胶囊粉末制成片剂,提升口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所制备得到的银杏提取物微胶囊增加了银杏提取物中黄酮在水溶液的浓度,高达16.75%。(2)本专利技术所制备得到的银杏提取物微胶囊的抗氧化能力强,DPPH自由基清除率远远超过对比例制备的银杏提取物微胶囊。(3)所制得的银杏压片可以屏蔽银杏提取物的味道,带来良好口感,并且可以增加缓控释时间。附图说明为了说明而非限制的目的,现在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特别是参考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微胶囊在偏振光显微镜下100倍观察的微胶囊图。图2为实施例2制备的微胶囊在偏振光显微镜下100倍观察的微胶囊图。图3为实施例3制备的微胶囊在偏振光显微镜下100倍观察的微胶囊图。图4为实施例4制备的微胶囊在偏振光显微镜下100倍观察的微胶囊图。图5为对比例制备的微胶囊在偏振光显微镜下100倍观察的微胶囊图。具体实施方式表1原料来源信息本专利技术所用的银杏提取物是以10~50份银杏(GinkgobilobaL.)的叶为原料,采用70%~90%(w/w)乙醇溶液进行回流提取,滤液减压浓缩提取的有效成分富集的一类产品。银杏提取物粉末是将上述的浓缩后的提取液再经过冷冻干燥而成。银杏提取物微胶囊工艺流程:1、银杏提取物的制备:称取银杏提取物粉末,加入无水乙醇和水进行溶解银杏提取物粉末,得到银杏提取物溶液。2、选择明胶、桃胶两种原料以一定质量比例混合作为壁材。对明胶、桃胶两种原料混合作为壁材的微胶囊工艺流程如下:(1)材料的预处理A、桃胶加去离子水制成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银杏提取物微胶囊,由包含质量比为1:3~3:1的芯材和壁材制成;所述芯材包括银杏提取物;所述壁材包括:桃胶和明胶;其中,所述桃胶和明胶的质量比为1:3~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银杏提取物微胶囊,由包含质量比为1:3~3:1的芯材和壁材制成;所述芯材包括银杏提取物;所述壁材包括:桃胶和明胶;其中,所述桃胶和明胶的质量比为1:3~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杏提取物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银杏提取物微胶囊由质量比为1:3~3:1的芯材和壁材制成;所述芯材为银杏提取物;所述壁材由桃胶和明胶组成;其中,所述桃胶和明胶的质量比为1:3~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银杏提取物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银杏提取物微胶囊由质量比为3:1的芯材和壁材制成;所述芯材为银杏提取物;所述壁材由桃胶和明胶组成;其中,所述桃胶和明胶的质量比为2:1。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银杏提取物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比例称取银杏提取物,加入无水乙醇和水,得到银杏提取物溶液;
按比例称取桃胶,加入水,得到溶液A;
按比例称取明胶,加入水,得到溶液B;
将所述溶液A和溶液B混合,再加入所述银杏提取物溶液,得到芯材与壁材混合溶液;
将所述芯材与壁材混合溶液加热,调节pH值,得到复凝聚溶液;
将所述复凝聚溶液加入谷氨酰胺转氨酶,固化,得到固化溶液;
将所述固化溶液沉降,得到沉淀物;蒸发所述沉淀物中的乙醇,得到湿胶囊,即得到银杏提取物微胶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银杏提取物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湿胶囊后,还包括将得到的所述湿胶囊置于-20℃~-80℃冰箱中冷冻10min~30min,后放入冷冻干燥机中干燥12h~48h,得到银杏提取物微胶囊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银杏提取物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载明孙思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瑞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