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分时捕虫功能的捕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1595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捕虫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分时捕虫功能的捕虫装置,包括照明灯,还包括房体,房体包括房架和与可房架可拆卸连接的网罩;房架上设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位于房体的外侧;支撑杆上设有用于收集房体内昆虫的收集机构,房体内设有用于将房体内昆虫引入收集机构内的引导部,照明灯设置在引导部上。本方案主要解决了目前灭虫装置不便于收集昆虫进行研究的问题。

An insect catching device with time-sharing insect catch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分时捕虫功能的捕虫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捕虫装置

技术介绍
在全球范围内治理农业害虫是一大难题,农田、林场、果园、蔬菜大棚、温室、蘑菇房、公园、城市绿化、住宅区等大部分的害虫靠使用农药来杀灭;但使用农药灭虫后,对水环境、土壤具有一定的污染,以及蔬菜农药残留等因素,极大地危害着环境和人们的生命健康。目前,广泛使用的灭虫装置主要为杀虫灯;农田或林场中应用的杀虫灯依靠太阳能电池板供电进行灯光吸引,并电击杀灭,灭杀的昆虫掉落在农田或林场中。由于电击造成的昆虫肢体的残缺,后期对于昆虫种类的分类研究造成很大的难度,且装置维护成本较高。实际操作过程中,研究人员需要对昆虫进行收集再研究,但掉落在农田或林场中昆虫需要工作人员逐一拾取,增大了对昆虫的收集难度,导致操作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具有分时捕虫功能的捕虫装置,以解决目前灭虫装置不便于收集昆虫进行研究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具有分时捕虫功能的捕虫装置,包括照明灯,还包括房体,所述房体包括房架和与可房架可拆卸连接的网罩;所述房架上设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位于房体的外侧;所述支撑杆上设有用于收集房体内昆虫的收集机构,所述房体内设有用于将房体内昆虫引入收集机构内的引导部,所述照明灯设置在引导部上。基础方案的优点:1、本方案通过照明灯将昆虫引诱进入房体内,昆虫再经引导部向收集机构的方向移动,最后通过收集机构对昆虫进行集中收集;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方案能够对昆虫先引诱再收集处理,无需人工逐一收集昆虫,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昆虫收集效率,保证了昆虫收集效果,也便于对收集的昆虫进行研究。2、本方案由房架和网罩能够构成房屋的结构,形成了对昆虫的限位空间,使得昆虫能容易被引诱至引导部内,即加强了对昆虫的引诱效果,进而加强了对昆虫的收集效果。进一步,所述引导部为与收集机构相通的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穿过支撑杆,所述导向管固接在房架上;所述照明灯固接在导向管内顶部。通过上述设置,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将昆虫引入房体内,昆虫沿导向管的路径向收集瓶的方向移动。进一步,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收集瓶、用于对收集瓶竖直方向不同位置限位的调节部、用于间歇封堵收集瓶的活动瓶和用于带动活动瓶竖向移动的动力部,所述收集瓶的侧壁上设有圆孔,且圆孔的直径小于导向管的直径,所述收集瓶与导向管相抵。通过上述设置,利用调节部对收集瓶进行限位,使得圆孔与导向管相通;在活动瓶内放置有昆虫的引诱剂,再通过动力部带动活动瓶封堵收集瓶,收集瓶内的昆虫在引诱剂的作用下向活动瓶方向移动;再通过调节部调节对收集瓶的位置,使得收集瓶的位置上移至方便取出活动瓶的位置;工作人员再取出活动瓶,密封活动瓶,即完成对昆虫的收集;通过活动瓶对昆虫的收集,方便转移,也方便研究。进一步,所述调节部包括固接在支撑杆上的限位板和沿限位板竖向中心线对称铰接在限位板上的限位臂,所述限位板上设有用于导向管穿过的通孔,限位臂与限位板之间设有第一弹簧。通过上述设置,同时拉动两个限位臂作分离运动,再将收集瓶放在两个限位臂之间,第一弹簧压缩,通过两个限位臂实现对收集瓶的限位,收集瓶的开口朝下设置。进一步,所述动力部包括固接在支撑杆侧壁上的侧杆、固接在侧杆上的第一圆盘和转动连接在第一圆盘圆心处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固接有第二圆盘,且第二圆盘高于第一圆盘;所述第二圆盘上周向等距设有若干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壁上设有环槽,环槽内竖向滑动连接有升降板,且升降板与环槽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所述升降板上放置有活动瓶;所述升降板的底部设有升降块;还包括用于带动第二圆盘转动的动力件和随第二圆盘转动升降块竖向移动的联动件。通过上述设置,动力件带动第二圆盘转动,第二圆盘带动活动瓶转动;联动件带动升降块向上移动,升降块带动升降板向上移动,第二弹簧拉伸;升降板带动活动瓶向上移动至与收集瓶的开口相抵。进一步,所述动力件包括开设在支撑杆内的腔室、固接在腔室内的电机和固接在第二圆盘上的第一齿圈,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与第一齿圈啮合的主动齿轮,且主动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一齿圈的直径。通过上述设置,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通过与第一齿圈的啮合带动第二圆盘转动,第二圆盘带动活动瓶转动。进一步,所述联动件包括第一圆盘上沿第一圆盘的转动方向至少设有一个凹槽、转动连接在凹槽内的联动轴和固接在第二圆盘底部的第二齿圈,所述联动轴上固接有与第二齿圈啮合的联动齿轮和用于挤压升降块竖向移动的凸轮。通过上述设置,第二圆盘带通第二齿圈同步转动,利用第二齿圈与联动齿轮的啮合带动联动齿轮转动,联动齿轮带动联动轴转动,联动轴带动凸轮转动;第二圆盘带动活动瓶转动第二圆盘四分之一弧长时,活动瓶移动至开口处,且凸轮的凸起部挤压升降块向上移动,升降块带动升降板向上移动,第二弹簧拉伸;升降板带动活动瓶的开口穿过开口向上移动至与收集瓶的开口相抵,整个时长为12h。进一步,所述转轴的中部竖向设有竖向孔,所述第一圆盘的圆心处设有穿过竖向孔的中轴,且中轴的直径小于竖向孔的直径;所述中轴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覆盖第二圆盘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设有用于活动瓶上升时穿过的开口。通过上述设置,每个升降板上均放置好活动瓶后,将密封盖与中轴连接,利用密封盖覆盖第二圆盘,并且,此时活动瓶均位于密封盖下方;开口用于活动瓶升降时的升降空间。进一步,所述支撑杆的侧壁上设有辅助杆和活塞筒,且辅助杆上转动连接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辅助齿轮,且辅助齿轮的直径小于主动齿轮的直径,所述辅助齿轮的偏心处铰接有辅助臂;所述活塞筒内滑动连接有活塞块,且辅助臂的自由端与活塞块铰接;所述活塞筒连通有气管,且气管与导向管连通,所述气管朝向收集瓶方向倾斜设置,且气管上设有用于气体由活塞筒向导向管方向单向流动的单向阀;活塞筒的侧壁上设有侧孔。通过上述设置,主动齿轮带动辅助齿轮转动,由于辅助齿轮的直径小于主动齿轮的直径,因此,辅助齿轮的转速大于主动齿轮的转速,即辅助齿轮加速转动;辅助齿轮通过辅助臂带动活塞块在活塞筒内左右往复移动,使得活塞筒内产生气流,气体经气管进入导向管内,一方面能够吹动昆虫向收集瓶方向移动,另一方面还能清理停留在照明灯上的昆虫,由于昆虫停留在照明灯上,会直接影响照明效果,本方案通过间歇对照明灯上昆虫的清理保证了照明效果,进而保证了对昆虫的引诱效果。进一步,所述导向管的底部设有若干底孔,所述底孔上设有用于密封底孔的透明板。通过上述设置,本方案照明灯的光线能够穿过透明板,进而扩大了对昆虫的引诱面积,加强了对昆虫的引诱效果,使得更多昆虫被引诱,加强了对昆虫的收集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分时捕虫功能的捕虫装置实施例一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右视方向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支撑杆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图3中限位板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分时捕虫功能的捕虫装置实施例二中支撑杆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分时捕虫功能的捕虫装置,包括照明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房体,所述房体包括房架和与可房架可拆卸连接的网罩;所述房架上设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位于房体的外侧;所述支撑杆上设有用于收集房体内昆虫的收集机构,所述房体内设有用于将房体内昆虫引入收集机构内的引导部,所述照明灯设置在引导部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分时捕虫功能的捕虫装置,包括照明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房体,所述房体包括房架和与可房架可拆卸连接的网罩;所述房架上设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位于房体的外侧;所述支撑杆上设有用于收集房体内昆虫的收集机构,所述房体内设有用于将房体内昆虫引入收集机构内的引导部,所述照明灯设置在引导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分时捕虫功能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为与收集机构相通的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穿过支撑杆,所述导向管固接在房架上;所述照明灯固接在导向管内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分时捕虫功能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收集瓶、用于对收集瓶竖直方向不同位置限位的调节部、用于间歇封堵收集瓶的活动瓶和用于带动活动瓶竖向移动的动力部,所述收集瓶的侧壁上设有圆孔,且圆孔的直径小于导向管的直径,所述收集瓶与导向管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分时捕虫功能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包括固接在支撑杆上的限位板和沿限位板竖向中心线对称铰接在限位板上的限位臂,所述限位板上设有用于导向管穿过的通孔,限位臂与限位板之间设有第一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分时捕虫功能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包括固接在支撑杆侧壁上的侧杆、固接在侧杆上的第一圆盘和转动连接在第一圆盘圆心处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固接有第二圆盘,且第二圆盘高于第一圆盘;所述第二圆盘上周向等距设有若干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壁上设有环槽,环槽内竖向滑动连接有升降板,且升降板与环槽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所述升降板上放置有活动瓶;所述升降板的底部设有升降块;还包括用于带动第二圆盘转动的动力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萧高冬梅董毛村龙翰威王武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