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野外诱捕的步甲虫诱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9719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灯光诱捕昆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野外诱捕的步甲虫诱捕装置,包括布置有光源组件且用于供步甲虫进入的容腔;还包括与容腔连通的收集仓;所述收集仓包括底壁,以及沿底壁边缘向上延伸且沿底壁一周围合形成的侧壁,侧壁远离底壁的一端形成用于与容腔连通的敞口端;所述收集仓内设有与底壁垂直布置的若干个隔板,各个隔板沿垂直于底壁的方向将所述收集仓分割成若干个收集腔室;所述收集仓底壁上对应各个收集腔室的位置均设置有朝敞口端方向发射诱引灯光的灯珠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步甲虫诱捕装置能够有效减小步甲虫相互打斗几率的步甲虫诱捕装置,能够辅助保护步甲虫标本的完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野外诱捕的步甲虫诱捕装置
本技术涉及灯光诱捕昆虫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野外诱捕的步甲虫诱捕装置。
技术介绍
步甲科是隶属于鞘翅目肉食亚目,是鞘翅目第三大科,世界已知29000种昆虫。步甲虫(步甲科昆虫)不善飞翔,具有地栖性,多在地表活动,行动敏捷,喜潮湿土壤或靠近水源的地方,其白天一般隐藏于木下、落叶层、树皮下、苔藓下或洞穴中,有趋光性和假死现象。步甲虫多为捕食性,对维护生态平衡及消灭害虫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例如金星步甲大量捕食农业害虫鳞翅目幼虫和蜗牛等有害软体动物。步甲虫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在某种程度上放映出森林尤其是原生林的质量情况,因此步甲科昆虫作为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目前,对于步甲虫的野外诱捕主要依据步甲虫的趋光性,利用诱捕装置对其进行诱捕。例如公开号为CN11067957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地表节肢动物的野外活体诱捕装置;该野外活体诱捕装置包括:光源诱引单元,具有一个容腔,容腔内设有光源;光源用于发出能够引诱地表节肢动物的诱引灯光;收集安装单元,通过安装连接并埋设于土壤表面之下用于收集活体地表节肢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野外诱捕的步甲虫诱捕装置,包括布置有光源组件且用于供步甲虫进入的容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容腔连通的收集仓;所述收集仓包括底壁,以及沿底壁边缘向上延伸且沿底壁一周围合形成的侧壁,侧壁远离底壁的一端形成用于与容腔连通的敞口端;/n所述收集仓内设有与底壁垂直布置的若干个隔板,各个隔板沿垂直于底壁的方向将所述收集仓分割成若干个收集腔室;/n所述收集仓底壁上对应各个收集腔室的位置均设置有朝敞口端方向发射诱引灯光的灯珠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野外诱捕的步甲虫诱捕装置,包括布置有光源组件且用于供步甲虫进入的容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容腔连通的收集仓;所述收集仓包括底壁,以及沿底壁边缘向上延伸且沿底壁一周围合形成的侧壁,侧壁远离底壁的一端形成用于与容腔连通的敞口端;
所述收集仓内设有与底壁垂直布置的若干个隔板,各个隔板沿垂直于底壁的方向将所述收集仓分割成若干个收集腔室;
所述收集仓底壁上对应各个收集腔室的位置均设置有朝敞口端方向发射诱引灯光的灯珠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野外诱捕的步甲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诱捕筒;所述诱捕筒包括顶壁,以及沿顶壁边缘向下延伸的筒壁;顶壁和筒壁形成供光源组件安装的容腔,且筒壁上具有供步甲虫进入的开口部;使用时所述诱捕筒的底端与所述收集仓的敞口端连接;
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诱捕筒内的紫光灯,以及与紫光灯电连接的灯光供电电路;各个灯珠组件分别与所述灯光供电电路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野外诱捕的步甲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筒的底端位置设有与所述灯光供电电路电连接、且触点端朝向收集仓布置的第一通电触头,所述收集仓的敞口端上连接时对应所述第一通电触头的位置设有与各个灯珠组件电连接、且触点端朝向所述第一通电触头布置的第二通电触头;所述诱捕筒的底端和收集仓的敞口端连接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伟肖红艳蓝扬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长江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