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磨机的分体式动力传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995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角磨机的分体式动力传输结构,包括一机壳,机壳的前部设有齿轮箱,齿轮箱内设有主轴,主轴的下端与磨片连接,主轴的上部设有大齿轮,机壳内的后部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传动件的内径连接,第一传动件的外径设有散热风叶,散热风叶的外部设有与电机外壳连接的导风罩;齿轮箱内还设有传动轴,传动轴的前部设有小齿轮,小齿轮与传动轴之间设有止转零件,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传动轴的后端与第二传动件的内径连接,第二传动件与第一传动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非刚性整体连接的传动形式,在为小齿轮提供稳定、可靠、经久耐用的动力传输的同时,为散热风叶提供旋转动力,结构紧凑、装配方便、耐久性佳、成本可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角磨机的分体式动力传输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动工具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角磨机的分体式动力传输结构。
技术介绍
角磨机,又称研磨机或盘磨机,一种手提式电动工具,主要用于切割、研磨及刷磨金属与石材等。传统的角磨机动力传输机构为:小齿轮直接装配在电机转子轴的一端,小齿轮孔与转子轴外圆之间采用半圆键、平键、摩擦力等传递动力,小齿轮将动力传输给大齿轮,大齿轮驱动主轴,主轴带动磨片运转,实现角磨机的功能。这样的结构在传统角磨机的应用中,有着非常成熟的表现。但直流角磨机,尤其是有刷直流电机轴直径一般远小于传统角磨机电机轴直径,参照传统机构设计动力传输时,电机输出端需要同时为散热风叶和小齿轮提供旋转动力,而且需要满足电机输出端与小齿轮同轴要求。在实际工艺中,小齿轮内孔比较小,导致加工难度大,一致性差,容易出现传动失效。另外,散热风叶也需要与电机轴连接实现对电机的散热,导致电机轴需要装配两个零件,工艺性比较差。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角磨机动力传输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角磨机的分体式动力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机壳(1),所述机壳(1)的前部设置有齿轮箱(13),所述齿轮箱(13)内竖直设置有可转动的主轴(2),所述主轴(2)的下端伸出所述齿轮箱(13)后与磨片(4)配合连接,所述主轴(2)的上部套设有大齿轮(3),所述机壳(1)内横向设置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与第一传动件(6)的内径配合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6)的外径套设有散热风叶(7),所述散热风叶(7)的外部罩设有导风罩(8),所述导风罩(8)与所述电机(5)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齿轮箱(13)内还横向设置有可转动的传动轴(9),且所述传动轴(9)位于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磨机的分体式动力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机壳(1),所述机壳(1)的前部设置有齿轮箱(13),所述齿轮箱(13)内竖直设置有可转动的主轴(2),所述主轴(2)的下端伸出所述齿轮箱(13)后与磨片(4)配合连接,所述主轴(2)的上部套设有大齿轮(3),所述机壳(1)内横向设置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与第一传动件(6)的内径配合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6)的外径套设有散热风叶(7),所述散热风叶(7)的外部罩设有导风罩(8),所述导风罩(8)与所述电机(5)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齿轮箱(13)内还横向设置有可转动的传动轴(9),且所述传动轴(9)位于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与所述主轴(2)的上端之间,所述传动轴(9)的前部套设有小齿轮(10),所述小齿轮(10)与所述传动轴(9)之间设置有用于传递扭矩的止转零件(11),所述止转零件(11)嵌设在所述传动轴(9)的表面,所述小齿轮(10)与所述大齿轮(3)垂直啮合,所述传动轴(9)的后端伸出所述齿轮箱(13)后与第二传动件(12)的内径配合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12)的后端与所述第一传动件(6)的前端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磨机的分体式动力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13)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机壳(1)的前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磨机的分体式动力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2)通过固定在所述齿轮箱(13)内的上轴承(14)和下轴承(15)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齿轮箱(13)内;所述传动轴(9)通过固定在所述齿轮箱(13)内的前轴承(16)和后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永兵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亮明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