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率细纱机落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0728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高效率细纱机落纱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细纱机落纱换管效率低的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水平的滑杆和一个水平的抓取杆,滑杆可绕轴线转动,滑杆上安装有两个滑块,抓取杆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安装座,抓取杆两端可转动的安装在两个安装座上,每个滑块与同侧的安装座之间均连接有一个连杆,连杆与滑块以及安装座均铰接,抓取杆上布置有两组抓取单元,两组抓取单元关于抓取杆的长度方向中心对称,每组抓取单元包括多个盲孔,每个盲孔内安装有一个环形的气囊,每组抓取单元均设有一根安装在抓取杆上的充气管,充气管与该组抓取单元的每个气囊均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抓取杆一次举升即可完成落纱换管工作,落纱换管效率提升了一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率细纱机落纱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领域,具体是高效率细纱机落纱装置。
技术介绍
细纱机是用于把粗纱或条子经牵伸、加拈、卷绕成细纱管纱设备,细纱机工作时,一排锭子带动一排纱管转动收卷纱线,纱管缠满纱线后,需要更换新的空纱管;目前存在人工落纱和自动落纱两种方式,人工落纱工作量大,效率低,正逐步被市场淘汰;目前的自动落纱装置是用一根抓取杆抓取底部纱管输送带上的一排空纱管,然后向上举升至并放置在细纱机中部的临时纱管架上,然后抓取杆继续上升至顶部并抓取满载纱管后下降至底部,将满载纱管放置在底部的传送带上,然后抓取杆再次上升抓取临时纱管上的空纱管后继续上升将空纱管装在锭子上,最后抓取杆下降至底部初始位置,完成一次落纱换管工作;以上落纱换管过程,抓取杆需要两次举升才能完成,整个过程需要3至5分钟,严重影响了细纱机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提供了高效率细纱机落纱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细纱机落纱换管效率低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高效率细纱机落纱装置,包括水平的滑杆和一个水平的抓取杆,滑杆和抓取杆均与细纱机纱管的排列方向平行,滑杆可绕轴线转动,滑杆上安装有两个滑块,抓取杆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安装座,抓取杆两端可转动的安装在两个安装座上,每个滑块与同侧的安装座之间均连接有一个连杆,连杆与滑块以及安装座均铰接,两个滑块向外侧移动可通过两个连杆向上举升抓取杆;抓取杆上布置有两组抓取单元,两组抓取单元关于抓取杆的长度方向中心对称,每组抓取单元包括多个沿抓取杆长度方向均布的盲孔,每个盲孔内安装有一个环形的气囊,每组抓取单元均设有一根安装在抓取杆上的充气管,充气管与该组抓取单元的每个气囊均连通。本技术通过在抓取杆上设置两组中心对称的抓取单元,并通过抓取杆转动切换两组抓取单元,使抓取杆一次举升即可完成落纱换管工作,相比于现有的设置中间临时纱管架的落纱换管分步进行的方式,缩减了一次抓取杆举升步骤,落纱换管效率提升了一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抓取杆的左视剖视图。图3为落纱换管的过程图;各状态图均为左视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3给出,本技术包括水平的滑杆1和一个水平的抓取杆2,滑杆1和抓取杆2均与细纱机纱管的排列方向平行,滑杆1可绕轴线转动,滑杆1上安装有两个滑块3,抓取杆2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安装座4,抓取杆2两端可转动的安装在两个安装座4上,每个滑块3与同侧的安装座4之间均连接有一个连杆5,连杆5与滑块3以及安装座4均铰接,两个滑块3向外侧移动可通过两个连杆5向上举升抓取杆2;抓取杆2上布置有两组抓取单元,两组抓取单元关于抓取杆2的长度方向中心对称,每组抓取单元包括多个沿抓取杆2长度方向均布的盲孔6,每个盲孔6内安装有一个环形的气囊7,每组抓取单元均设有一根安装在抓取杆2上的充气管8,充气管8与该组抓取单元的每个气囊7均连通。所述的滑杆1的两端均安装有一个卷线轮9,每个滑块3与同端的卷线轮9之间均连接有一根拉绳10,卷线轮9通过缠卷拉绳10可拉动滑块3向外侧运动,两个滑块3之间连接有一根弹性绳11,卷线轮9反转时,弹性绳11可拉动两个滑块3向中间复位。为避免滑块3与滑杆1产生相对转动,所述的滑杆1为的截面不是圆形。每个所述的盲孔6的孔口处均为喇叭口状,方便纱管端部插入盲孔6内。所述的抓取杆2、滑杆1以及卷线轮9均由步进电机驱动。本技术在进行落纱换管时,靠近细纱机一侧的抓取单元的盲孔6孔口朝下,启动两个卷线轮9缠卷拉绳10,拉绳10拉动两个滑块3向外侧滑动从而使两个连杆5向上举升抓取杆2使抓取杆2略微高于细纱机空纱管的上端,然后启动滑杆1的步进电机,使滑杆1带动抓取杆2向靠近细纱机的一侧转动,使靠近细纱机的一组抓取单元位于空纱管上方且盲孔6与空纱管一一对应,反向启动卷线轮9放线,在弹性绳11的作用下两个滑块3向中间移动从而使抓取杆2下降,使空纱管的上端一一对应伸入盲孔6内,然后通过充气管8向该组抓取单元的气囊7中充气,使气囊7膨胀抓紧空纱管,然后正向启动两个卷线轮9缠卷拉绳10,使抓取杆2抓住空纱管上升。在抓取杆2上升过程中,抓取杆2的步进电机带动抓取杆2转动180度,使未抓取纱管的抓取单元转动至靠近细纱机的一侧且盲孔6孔口朝下,在抓取杆2向上举升以及转动的过程中,滑杆1同时带动抓取杆2向远离细纱机的一侧转动一定角度,避免抓取杆2举升以及转动时碰到上方的纱管或细纱机机体。抓取杆2举升至高于满载纱管的上端时,使滑杆1带动抓取杆2向靠近细纱机的方向转动,使抓取单元位于满载纱管的正上方,然后使两个卷向轮放线,在弹性绳11的作用下两个滑块3向中间滑动,抓取杆2下降使满载纱管的上端伸入抓取单元的盲孔6内,然后向该抓取单元的气囊7中充气使气囊7抓紧满载纱管,再正向启动两个卷向轮缠绕拉绳10使抓取杆2上升,将满载纱管从锭子上取下,满载纱管取下后滑杆1带动抓取向远离细纱机的一侧转动为抓取杆2转动移出空间,然后使抓取杆2转动180度后并使滑杆1带动抓取杆2向靠近细纱机的一侧转动,使空纱管位于锭子正上方后,抓取杆2下降将空纱管安装在锭子上,使空纱管对应的抓取单元的气囊7放气松开空纱管,然后抓取杆2向上移动使空纱管的上端退出盲孔6外,滑杆1带动抓取杆2向远离细纱机的一侧转动一定角度后即可反向启动卷线轮9使抓取杆2下移,抓取杆2下移过程中转动180度,使满载纱管转动至靠近细纱机一侧,下降到底部后滑杆1带动抓取杆2向靠近细纱机的一侧转动,将满载纱管放置在纱管输送带上并松开纱管,抓取杆2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使满载纱管的上端退出盲孔6外,即完成一次落纱换管操作。本技术通过在抓取杆2上设置两组中心对称的抓取单元,并通过抓取杆2转动切换两组抓取单元,使抓取杆2一次举升即可完成落纱换管工作,相比于现有的设置中间临时纱管架的落纱换管分步进行的方式,缩减了一次抓取杆2举升步骤,落纱换管效率提升了一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效率细纱机落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的滑杆(1)和一个水平的抓取杆(2),滑杆(1)和抓取杆(2)均与细纱机纱管的排列方向平行,滑杆(1)可绕轴线转动,滑杆(1)上安装有两个滑块(3),抓取杆(2)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安装座(4),抓取杆(2)两端可转动的安装在两个安装座(4)上,每个滑块(3)与同侧的安装座(4)之间均连接有一个连杆(5),连杆(5)与滑块(3)以及安装座(4)均铰接,两个滑块(3)向外侧移动可通过两个连杆(5)向上举升抓取杆(2);抓取杆(2)上布置有两组抓取单元,两组抓取单元关于抓取杆(2)的长度方向中心对称,每组抓取单元包括多个沿抓取杆(2)长度方向均布的盲孔(6),每个盲孔(6)内安装有一个环形的气囊(7),每组抓取单元均设有一根安装在抓取杆(2)上的充气管(8),充气管(8)与该组抓取单元的每个气囊(7)均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效率细纱机落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的滑杆(1)和一个水平的抓取杆(2),滑杆(1)和抓取杆(2)均与细纱机纱管的排列方向平行,滑杆(1)可绕轴线转动,滑杆(1)上安装有两个滑块(3),抓取杆(2)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安装座(4),抓取杆(2)两端可转动的安装在两个安装座(4)上,每个滑块(3)与同侧的安装座(4)之间均连接有一个连杆(5),连杆(5)与滑块(3)以及安装座(4)均铰接,两个滑块(3)向外侧移动可通过两个连杆(5)向上举升抓取杆(2);抓取杆(2)上布置有两组抓取单元,两组抓取单元关于抓取杆(2)的长度方向中心对称,每组抓取单元包括多个沿抓取杆(2)长度方向均布的盲孔(6),每个盲孔(6)内安装有一个环形的气囊(7),每组抓取单元均设有一根安装在抓取杆(2)上的充气管(8),充气管(8)与该组抓取单元的每个气囊(7)均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绪超许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顺洋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