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钙钛矿量子点的光学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693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钙钛矿量子点的光学膜,所述光学膜包括钙钛矿量子点膜层和PVDC水氧阻隔膜层;所述PVDC水氧阻隔膜层覆盖在所述钙钛矿量子点膜层的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且能够实现很好地阻水隔氧的作用,从而满足低成本钙钛矿量子点光学膜应用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钙钛矿量子点的光学膜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钙钛矿量子点的光学膜,属于量子点光学膜

技术介绍
钙钛矿量子点因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得到了科学家和工业界的双双青睐。其中,钙钛矿量子点具有的优异光致发光性能(绝对荧光量子点产率大于90%,半峰宽小于25nm),使其逐渐发展成为显示器件中的核心材料。然而要想真正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应用,还需要解决钙钛矿量子点的稳定性问题,其中,将钙钛矿量子点封装在聚合物基质中是公认的技术手段之一,然而这种技术手段还不能完全解决稳定性问题。多层阻隔膜技术是目前解决该问题最有效的手段,所述多层阻隔膜为聚合物膜层+无机氧化物层交替形成,如此结构的制造流程较多,导致多层阻隔膜技术的成本居高不下,当下亟待寻找一种低成本且阻隔效果能够满足钙钛矿量子点应用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钙钛矿量子点的光学膜,该光学膜结构简单,成本低,且能够实现很好的阻水隔氧的作用,结合钙钛矿量子点光学膜自身所具有的一定阻水效果,从而满足低成本钙钛矿量子点光学膜应用的要求。本申请所提供的基于钙钛矿量子点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包括钙钛矿量子点膜层和PVDC水氧阻隔膜层;所述PVDC水氧阻隔膜层覆盖在所述钙钛矿量子点膜层的表面。所述的水氧阻隔膜层包括结构层和功能层,亦可以由单独的功能层构成,所述功能层覆盖在所述结构层的表面;所述结构层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氯乙烯(PVC)、聚酰胺(PA)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功能层为PVDC。所述PVDC水氧阻隔膜层包括第一PVDC水氧阻隔膜层和第二PVDC水氧阻隔膜层;所述钙钛矿量子点膜层位于所述第一PVDC水氧阻隔膜层和第二PVDC水氧阻隔膜层之间。可选地,所述聚合物基的钙钛矿量子点的膜层和PVDC水氧阻隔膜层之间直接相连,或通过过渡膜层相连。可选地,所述光学膜还包括过渡膜层;所述过渡膜层位于所述PVDC水氧阻隔膜层与钙钛矿量子点膜层之间。可选地,所述过渡膜层选自聚偏氟乙烯(PVDF)、聚偏氟乙烯和三氟乙烯共聚物(P(VDF-TrFE))、聚丙烯腈(PAN)、聚醋酸乙烯酯(PVAc)、醋酸纤维素(CA)、氰基纤维素(CNA)、聚砜(PSF)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过渡膜层包括第一过渡膜层和第二过渡膜层;所述第一过渡膜层位于所述第一PVDC水氧阻隔膜层与钙钛矿量子点膜层上表面之间;所述第二过渡膜层位于所述第二PVDC水氧阻隔膜层与钙钛矿量子点膜层下表面之间。可选地,所述过渡膜层和所述钙钛矿量子点膜层之间直接相连,两者之间具有非常好的贴合性能,所述过渡膜层和所述PVDC水氧阻隔膜层之间直接相连,两者之间具有非常好的贴合性能。可选地,所述基于钙钛矿量子点的光学膜由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PVDC水氧阻隔膜层、钙钛矿量子点膜层、第二PVDC水氧阻隔膜层。可选地,所述基于钙钛矿量子点的光学膜由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PVDC水氧阻隔膜层、第一过渡膜层、钙钛矿量子点膜层、第二过渡膜层、第二PVDC水氧阻隔膜层。可选地,所述钙钛矿量子点膜层包括聚合物基层以及钙钛矿量子点,所述钙钛矿量子点嵌入所述聚合物基层中。可选地,所述钙钛矿量子点具有内核,所述内核的结构式为:CsAB3或R1NH3AB3或(R2NH3)2AB4其中,A和B构成配位八面体结构,Cs、R1NH3或R2NH3填充在所述八面体结构的间隙中;其中,R1为甲基,R2为有机分子基团,A选自Ge、Sn、Pb、Sb、Bi、Cu、Mn的至少一种,B选自Cl、Br、I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R2选自长链有机分子基团、乙基或芳香基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可选地,R2为碳原子数大于4的饱和烷基或碳原子数大于4的不饱和烷基。本申请中,“长链有机分子基团”是指碳原子数大于2的有机分子基团。可选地,所述钙钛矿量子点进一步包括:表面配体,所述表面配体形成在所述内核的表面,所述表面配体为有机酸或长链有机胺。可选地,所述有机酸包括碳原子数至少为3的饱和烷基酸或碳原子数至少为3的不饱和烷基酸。可选地,所述长链有机胺为4~24个碳原子的烷基胺或芳香胺。本申请中,“长链有机胺”是指碳原子数大于4的有机胺。可选地,所述聚合物基层为溶解于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或氮甲基吡咯烷酮(NMP)极性溶剂中的透明材料;所述透明材料选自聚偏氟乙烯(PVDF)、聚偏氟乙烯和三氟乙烯共聚物(P(VDF-TrFE))、聚丙烯腈(PAN)、聚醋酸乙烯酯(PVAc)、醋酸纤维素(CA)、氰基纤维素(CNA)、聚砜(PSF)的至少一种。本申请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钙钛矿量子点的光学膜,包括钙钛矿量子点膜层和PVDC水氧阻隔膜层;所述PVDC水氧阻隔膜层覆盖在所述钙钛矿量子点膜层的表面。该光学膜结构简单,成本低,且能够实现很好的阻水隔氧的作用,结合钙钛矿量子点光学膜自身所具有的一定阻水效果,从而满足低成本钙钛矿量子点光学膜应用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种光学膜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种光学膜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种PVDC阻隔膜层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种PVDC阻隔膜层结构示意图。部件和附图标记列表:101第一PVDC阻隔膜层;200钙钛矿量子点膜层;102第二PVDC阻隔膜层;301第一过渡膜层;302第二过渡膜层;1011PVDC阻隔膜层中的功能层;1012PVDC阻隔膜层中的结构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详述本申请,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本申请所提供的基于钙钛矿量子点的光学膜包括钙钛矿量子点膜层和PVDC水氧阻隔膜层。其中钙钛矿量子点膜层的厚度为1-50μm,PVDC水氧阻隔膜层的厚度为100-500μm。PVDC水氧阻隔膜层包括如图1至2所示的第一PVDC水氧阻隔膜层101和第二PVDC水氧阻隔膜层102;钙钛矿量子点膜层200位于第一PVDC水氧阻隔膜层101和第二PVDC水氧阻隔膜层102之间。可选地,如图3、4所示,所述的PVDC水氧阻隔膜层包括结构层1012和功能层1011,其中功能层可以为单面,也可以为双面,亦可以由单独的功能层1011构成,所述结构层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氯乙烯(PVC)、聚酰胺(PA)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功能层为PVDC。其中结构层的厚度为20-200μm,功能层的厚度为50-300μm。结构层的作用在于增加所述钙钛矿量子点光学膜的整体韧性。可选地,所述钙钛矿量子点膜层和PVDC水氧阻隔膜层之间直接相连。可选地,所述钙钛矿量子点膜层和PVDC水氧阻隔膜层之间设有过渡膜层。其中过渡膜层的厚度为5-20μm。过渡膜层包括如图2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钙钛矿量子点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包括钙钛矿量子点膜层和PVDC水氧阻隔膜层;/n所述PVDC水氧阻隔膜层覆盖在所述钙钛矿量子点膜层的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钙钛矿量子点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包括钙钛矿量子点膜层和PVDC水氧阻隔膜层;
所述PVDC水氧阻隔膜层覆盖在所述钙钛矿量子点膜层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钙钛矿量子点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PVDC水氧阻隔膜层包括结构层和功能层;
所述功能层覆盖在所述结构层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钙钛矿量子点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PVDC水氧阻隔膜层包括第一PVDC水氧阻隔膜层和第二PVDC水氧阻隔膜层;
所述钙钛矿量子点膜层位于所述第一PVDC水氧阻隔膜层和第二PVDC水氧阻隔膜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钙钛矿量子点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膜还包括过渡膜层;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海政柏泽龙
申请(专利权)人:致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