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混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065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磁混凝装置,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该磁混凝装置包括外筒、内筒、驱动机构、搅拌组件、进水组件、污泥回流管和出水管;内筒设置在外筒的内部,外筒和内筒的筒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紊流圈;驱动机构设置在外筒上,驱动机构与穿入至外筒和内筒中的传动轴连接;搅拌组件设置在内筒中,并且与传动轴连接,搅拌组件包括自上之下设置的至少两个桨叶;进水组件包括相连通的进水管和布水管,布水管设置在内筒中,且位于桨叶之间;污泥回流管连通至内筒中,且位于搅拌组件的下方,出水管的连通至内筒的底部;本产品能够促使混合液形成较大块的、密实的、均匀的矾花,絮凝效果好、处理周期短,提升了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混凝装置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混凝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磁混凝装置主要用于磁混凝沉淀技术的混凝絮凝阶段。磁混凝沉淀技术是在高效絮凝沉淀池净水工艺中引入磁性微粒,通过絮凝、吸引吸附、电荷吸附、架桥、网捕等作用将水体中的藻类、微小悬浮物、胶体、细菌等不溶性污染物与微粒磁粉有效结合,形成更大体积和密度的磁性絮体,强化了絮凝效果,能够捕捉凝聚更微小粒径的污染物,絮体沉降快,水体净化效果优异,出水清澈透明。在磁混凝沉淀工艺的混凝絮凝反应过程中,适当的加药量、适度并高效的搅拌混合、合理的水力停留时间都是保证混合、絮凝反应良好和出水达标的基本要求。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磁混凝装置通常包括筒状的外壳,废水进口、絮凝剂(PAC)投放口设在外壳上方并通向内部,助凝剂(PAM)投放管道引入到外壳的下部,通过搅拌装置对混合液进行搅拌,外壳中的隔断将内部分隔为上部的絮凝区和下部的助凝区,分别完成絮凝、混凝任务。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废水、絮凝剂(PAC)、助凝剂(PAM)分别进行添加,且外壳的结构较为简单,导致絮凝效果差、处理周期较长,处理效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混凝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磁混凝装置存在的絮凝效果差、处理周期较长,处理效率不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磁混凝装置,包括外筒、内筒、驱动机构、搅拌组件、进水组件、污泥回流管和出水管;所述内筒设置在所述外筒的内部,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的筒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紊流圈;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外筒上,所述驱动机构与穿入至外筒和内筒中的传动轴连接;所述搅拌组件设置在所述内筒中,并且与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自上之下设置的至少两个桨叶;所述进水组件包括相连通的进水管和布水管,所述布水管设置在所述内筒中,且位于桨叶之间;所述污泥回流管连通至所述内筒中,且位于搅拌组件的下方,所述出水管的连通至所述内筒的底部。进一步的,所述桨叶设置两个,桨叶采用叶轮,其相对于流体的迎液面均设置有圆弧倒角。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穿过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与所述布水管连通,所述布水管设置为环形,所述布水管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圆周分布的透孔。进一步的,所述外筒、所述内筒及所述桨叶的中轴线重合。进一步的,所述外筒的内壁和所述内筒的外壁上分别自上之下设置多个所述紊流圈,并且,所述外筒的内壁上的紊流圈与所述内筒的外壁上的紊流圈自上至下呈交错分布。进一步的,所述紊流圈与外筒的内壁的夹角α为40°~60°,所述紊流圈与内筒的外壁的夹角β为40°~60°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内筒的内壁上设置有挡板。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减速机,所述减速机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传动轴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内筒通过支撑架与所述外筒的底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连通有管道混合器,所述管道混合器用于将PAC混凝剂、PAM絮凝剂和原水混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搅拌组件设置在内筒中,并且与传动轴连接,搅拌组件包括自上之下设置的至少两个桨叶;进水组件包括相连通的进水管和布水管,布水管设置在内筒中,且位于桨叶之间,布水管的作用是向内筒中同时加入PAC混凝剂、PAM絮凝剂和原水混合液体,桨叶提供的轴向提升力道,能够让生成的絮体提升起来,不不至于沉淀在内筒的底部;污泥回流管连通至内筒中,且位于搅拌组件的下方,用于输入磁粉。工作时,投入混凝剂、絮凝剂的原水通过布水管进入桨叶之间,磁粉通过污泥回流管加在桨叶的底部,使内筒中的搅拌区域内悬浮固体(矾花或沉淀物)的浓度维持在最佳水平,污泥的浓度通过来自的沉淀池的污泥的外部循环得到保证;并且外筒和内筒的筒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紊流圈;使内筒和外筒中的絮凝能量有所差别,内筒内絮凝速度快,由桨叶进行搅拌,使水流在内筒内循环流动,外筒内的紊流圈絮凝速度缓慢,来减缓外筒内的混合体的絮凝速度,上述的结构设计能够形成较大块的、密实的、均匀的矾花,絮凝效果好、处理周期短,提升了处理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正面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减速机;2、联轴器;3、传动轴;4、桨叶;5、外筒;6、紊流圈;7、内筒;8、挡板;9、污泥回流管;11、出水管;12、进水管;13、布水管;14、管道混合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磁混凝装置,包括外筒5、内筒7、驱动机构、搅拌组件、进水组件、污泥回流管9和出水管11;内筒7设置在外筒5的内部,外筒5和内筒7的筒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紊流圈6;驱动机构采用减速机1,其设置在外筒5上,驱动机构与穿入至外筒5和内筒7中的传动轴3通过联轴器2连接;搅拌组件设置在内筒7中,并且与传动轴3连接,搅拌组件包括自上之下设置的至少两个桨叶4;本实施中以两个桨叶4为例,两个桨叶4自上之下分别与传动轴3连接;进水组件包括相连通的进水管12和布水管13,布水管13设置在内筒7中,且位于桨叶4之间;污泥回流管9连通至内筒7中,且位于搅拌组件的下方,出水管11的连通至内筒7的底部。本实施例提供的磁混凝装置,搅拌组件设置在内筒7中,并且与传动轴3连接,搅拌组件包括自上之下设置的至少两个桨叶4;进水组件包括相连通的进水管12和布水管13,布水管13设置在内筒7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筒、内筒、驱动机构、搅拌组件、进水组件、污泥回流管和出水管;/n所述内筒设置在所述外筒的内部,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的筒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紊流圈;/n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外筒上,所述驱动机构与穿入至外筒和内筒中的传动轴连接;/n所述搅拌组件设置在所述内筒中,并且与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自上之下设置的至少两个桨叶;/n所述进水组件包括相连通的进水管和布水管,所述布水管设置在所述内筒中,且位于桨叶之间;/n所述污泥回流管连通至所述内筒中,且位于搅拌组件的下方,所述出水管的连通至所述内筒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筒、内筒、驱动机构、搅拌组件、进水组件、污泥回流管和出水管;
所述内筒设置在所述外筒的内部,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的筒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紊流圈;
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外筒上,所述驱动机构与穿入至外筒和内筒中的传动轴连接;
所述搅拌组件设置在所述内筒中,并且与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自上之下设置的至少两个桨叶;
所述进水组件包括相连通的进水管和布水管,所述布水管设置在所述内筒中,且位于桨叶之间;
所述污泥回流管连通至所述内筒中,且位于搅拌组件的下方,所述出水管的连通至所述内筒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设置两个,桨叶采用叶轮,其相对于流体的迎液面均设置有圆弧倒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穿过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与所述布水管连通,所述布水管设置为环形,所述布水管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圆周分布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姗王陆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沃尔德斯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