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车起重机的操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0621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随车起重机的操纵系统,包括第一壳体,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安装有第三电动推杆,两个所述第六连杆靠近第三电动推杆的一端均与第三电动推杆铰接,两个所述第六连杆远离第三电动推杆的一端均铰接有第五连杆,所述第二杆体的两侧均铰接有第四连杆,两个所述第四连杆远离第二杆体的一端均与第二板体铰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杆靠近第四板体的一端均与第四板体铰接;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第三电动推杆推动第六连杆并带动其余部件使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以斜梯形式呈现,便于用户进入第一壳体内进行起重机的操纵,设置橡胶垫防止用户进入第一壳体时因各个部件之间表面光滑导致摔伤,提升本装置的整体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随车起重机的操纵系统
本技术涉及随车起重机操作
,具体为一种随车起重机的操纵系统。
技术介绍
随车起重运输车,简称随车吊,是一种通过液压举升及伸缩系统来实现货物的升降、回转、吊运的设备,通常装配于载货汽车上,一般由载货汽车底盘、货厢、取力器、吊机组成,随车吊的臂分为直臂随车吊和折叠臂随车吊,一般来说,折臂吊比同吨位直臂吊更昂贵,随车起重机的优点是机动性好,转移迅速,可以集吊装与运输功能于一体,提高资源利用率,售价也比汽车吊便宜很多,缺点是工作时须支腿,也不适合在较大坡度、松软或泥泞的场地上工作,吊装性能方面比不上汽车吊,随车吊可装载各类抓辅具,如夹木抓斗、吊篮、夹砖夹具、钻具等,以实现多场景作业,随车吊因其灵活多用的特点,被市场看好,未来市场潜力很大。随车起重机的吊臂操作方式主要为下位操作方式,采用下位操作方式操作吊臂时所需的良好视线取决于货箱的门板高度和底盘高度、操作者的身高等因素,导致下操作方式的操作视线较差,不便于操作吊臂起吊物件。中国公开授权专利技术:CN201320085611.1公开了直臂式随车起重机用高位操作装置,通过将操作系统安装于高处解决视线遮挡问题,但该装置在解决视线遮挡问题的同时存在工作人员摔伤的隐患,设置竖直型的爬梯不便于工作人员进入并使用操作系统,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为此,提出一种随车起重机的操纵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随车起重机的操纵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随车起重机的操纵系统,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焊接有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的内部一侧焊接有两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安装有第三电动推杆,所述第三电动推杆的底座与固定块铰接,所述第三壳体的内部靠近第三电动推杆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四杆体,所述第四杆体的外表面铰接有两个第六连杆,两个所述第六连杆靠近第三电动推杆的一端均与第三电动推杆铰接,两个所述第六连杆远离第三电动推杆的一端均铰接有第五连杆,所述第三壳体的内部靠近第五连杆的一侧分别焊接有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所述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均贯穿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均焊接,所述第二杆体的两侧均铰接有第四连杆,两个所述第四连杆远离第二杆体的一端均与第二板体铰接,两个所述第五连杆靠近第四连杆的一端均与第四连杆铰接,所述第三杆体的两侧均铰接有第三连杆,两个所述第三连杆靠近第二板体的一侧均与第二板体铰接,所述第二板体远离第四连杆的一侧铰接有两个第二连杆,两个所述第三连杆远离第三杆体的一端均与第三板体铰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杆靠近第三板体的一侧均与第三板体铰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杆远离第二板体的一端均与第四板体,所述第三板体远离第三连杆的一侧铰接有两个第一连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杆靠近第四板体的一端均与第四板体铰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的顶部均粘接有橡胶垫。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两侧焊接有两个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均设有第二支架,两个所述第二支架靠近第一滑块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两侧焊接有两个第一支架,两个所述第一滑块的底部均与第二电动推杆的伸缩端焊接,两个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底座均与第一支架焊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的外侧安装有两个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远离第一壳体的一侧焊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滑轨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一侧焊接有挡板,所述挡板远离第一限位块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孔板,所述第一壳体靠近第二孔板的一侧焊接有第一孔板,所述第一孔板的孔眼内部插设有插栓。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端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焊接有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一侧焊接有靠板。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三开关,所述第三开关的电性输出端与第一电动推杆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一侧安装有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电性输出端与两个第二电动推杆的电性输入端均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的电性输出端与两个第三电动推杆的电性输入端均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第三电动推杆推动第六连杆并带动其余部件使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以斜梯形式呈现,便于用户进入第一壳体内进行起重机的操纵,设置橡胶垫防止用户进入第一壳体时因各个部件之间表面光滑导致摔伤,提升本装置的整体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第三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板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壳体;2、第一开关;3、靠板;4、第二壳体;5、第一杆体;6、插栓;7、第一孔板;8、第一电动推杆;9、第三壳体;10、第一支架;11、支撑板;12、第二开关;13、第二电动推杆;14、第三开关;15、第一滑轨;16、第一限位块;17、第一滑块;18、第二滑轨;19、第二支架;20、第二杆体;21、第一板体;22、第三杆体;23、第二板体;24、第三板体;25、橡胶垫;26、第四板体;27、第一连杆;28、第二连杆;29、第三连杆;30、第四连杆;31、第五连杆;32、第四杆体;33、第六连杆;34、第三电动推杆;35、固定块;36、第二滑块;37、挡板;38、第二孔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随车起重机的操纵系统,包括第一壳体1,第一壳体1的底部焊接有第三壳体9,第三壳体9的内部一侧焊接有两个固定块35,固定块35的一侧安装有第三电动推杆34,第三电动推杆34的型号为CAHB-10,第三电动推杆34的底座与固定块35铰接,第三壳体9的内部靠近第三电动推杆34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四杆体32,第四杆体32的外表面铰接有两个第六连杆33,两个第六连杆33靠近第三电动推杆34的一端均与第三电动推杆34铰接,两个第六连杆33远离第三电动推杆34的一端均铰接有第五连杆31,第三壳体9的内部靠近第五连杆31的一侧分别焊接有第二杆体20和第三杆体22,第二杆体20和第三杆体22均贯穿第一板体21,第一板体21与第二杆体20和第三杆体22均焊接,第二杆体20的两侧均铰接有第四连杆30,两个第四连杆30远离第二杆体20的一端均与第二板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随车起重机的操纵系统,包括第一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底部焊接有第三壳体(9),所述第三壳体(9)的内部一侧焊接有两个固定块(35),所述固定块(35)的一侧安装有第三电动推杆(34),所述第三电动推杆(34)的底座与固定块(35)铰接,所述第三壳体(9)的内部靠近第三电动推杆(34)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四杆体(32),所述第四杆体(32)的外表面铰接有两个第六连杆(33),两个所述第六连杆(33)靠近第三电动推杆(34)的一端均与第三电动推杆(34)铰接,两个所述第六连杆(33)远离第三电动推杆(34)的一端均铰接有第五连杆(31),所述第三壳体(9)的内部靠近第五连杆(31)的一侧分别焊接有第二杆体(20)和第三杆体(22),所述第二杆体(20)和第三杆体(22)均贯穿第一板体(21),所述第一板体(21)与第二杆体(20)和第三杆体(22)均焊接,所述第二杆体(20)的两侧均铰接有第四连杆(30),两个所述第四连杆(30)远离第二杆体(20)的一端均与第二板体(23)铰接,两个所述第五连杆(31)靠近第四连杆(30)的一端均与第四连杆(30)铰接,所述第三杆体(22)的两侧均铰接有第三连杆(29),两个所述第三连杆(29)靠近第二板体(23)的一侧均与第二板体(23)铰接,所述第二板体(23)远离第四连杆(30)的一侧铰接有两个第二连杆(28),两个所述第三连杆(29)远离第三杆体(22)的一端均与第三板体(24)铰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杆(28)靠近第三板体(24)的一侧均与第三板体(24)铰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杆(28)远离第二板体(23)的一端均与第四板体(26),所述第三板体(24)远离第三连杆(29)的一侧铰接有两个第一连杆(27),两个所述第一连杆(27)靠近第四板体(26)的一端均与第四板体(26)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随车起重机的操纵系统,包括第一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底部焊接有第三壳体(9),所述第三壳体(9)的内部一侧焊接有两个固定块(35),所述固定块(35)的一侧安装有第三电动推杆(34),所述第三电动推杆(34)的底座与固定块(35)铰接,所述第三壳体(9)的内部靠近第三电动推杆(34)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四杆体(32),所述第四杆体(32)的外表面铰接有两个第六连杆(33),两个所述第六连杆(33)靠近第三电动推杆(34)的一端均与第三电动推杆(34)铰接,两个所述第六连杆(33)远离第三电动推杆(34)的一端均铰接有第五连杆(31),所述第三壳体(9)的内部靠近第五连杆(31)的一侧分别焊接有第二杆体(20)和第三杆体(22),所述第二杆体(20)和第三杆体(22)均贯穿第一板体(21),所述第一板体(21)与第二杆体(20)和第三杆体(22)均焊接,所述第二杆体(20)的两侧均铰接有第四连杆(30),两个所述第四连杆(30)远离第二杆体(20)的一端均与第二板体(23)铰接,两个所述第五连杆(31)靠近第四连杆(30)的一端均与第四连杆(30)铰接,所述第三杆体(22)的两侧均铰接有第三连杆(29),两个所述第三连杆(29)靠近第二板体(23)的一侧均与第二板体(23)铰接,所述第二板体(23)远离第四连杆(30)的一侧铰接有两个第二连杆(28),两个所述第三连杆(29)远离第三杆体(22)的一端均与第三板体(24)铰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杆(28)靠近第三板体(24)的一侧均与第三板体(24)铰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杆(28)远离第二板体(23)的一端均与第四板体(26),所述第三板体(24)远离第三连杆(29)的一侧铰接有两个第一连杆(27),两个所述第一连杆(27)靠近第四板体(26)的一端均与第四板体(26)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车起重机的操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21)、第二板体(23)、第三板体(24)和第四板体(26)的顶部均粘接有橡胶垫(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进平苏琪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武夷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