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带传递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596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卷带传递机构,包括:滚轴;设置在所述滚轴的两端的传动轮,所述传动轮上设置有与卷带的传输孔相适配的传动齿圈。若干用于对卷带的中间位置进行支撑的支撑轮,所述支撑轮固定在所述滚轴上且所述支撑轮设置在两个所述传动轮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两个传动轮之间设置用于支撑卷带中间位置的支撑轮,避免了卷带中间位置由于自身重量下坠造成卷带两端在传递过程中的脱轨以及平坦度的损坏,保证了卷带平稳的传递,满足了测试需要的平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卷带传递机构
本技术涉及半导体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传递卷带的传递机构。
技术介绍
半导体COF制程中,卷带非常薄,因此,在卷带进行传递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卷带弯曲的状况。在传递卷带时,因卷带弯曲引发的脱轨及折损问题时有发生,并且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往往都是直接使产品报废。此外,半导体技术随摩尔定律不断向前发展,卷带上的测试垫也在不断缩小,因此当对卷带进行测试时,卷带平坦度对卷带的测试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卷带传递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能够对传递过程中的卷带的中间位置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出现卷带传递过程中产生弯曲造成的脱轨及平坦度较差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卷带传递机构,包括:滚轴;设置在所述滚轴的两端的传动轮,所述传动轮上设置有与卷带的传输孔相适配的传动齿圈;若干用于对卷带的中间位置进行支撑的支撑轮,所述支撑轮固定在所述滚轴上且所述支撑轮设置在两个所述传动轮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轮滑动设置在所述滚轴上,所述卷带传递机构还具有用于将所述支撑轮锁紧固定到所述滚轴上的锁紧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轮具有底座和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本体部;所述底座上具有与所述滚轴间隙配合的穿孔;所述锁紧件与所述底座螺纹连接,且所述锁紧件的一端穿设至所述穿孔并抵接在所述滚轴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轴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相适配以限制所述支撑轮周向转动的定位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紧件抵接在所述定位槽的槽底。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轴的外侧壁上还具有沿平行于滚轴的轴向方向设置的刻度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轮采用静电消散材料。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卷带传递机构还具有设置在所述支撑轮边缘位置的垫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轮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圈沿周向设置的垫圈定位槽,所述垫圈固定在所述垫圈定位槽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垫圈为硅胶材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两个传动轮之间设置用于支撑卷带中间位置的支撑轮,避免了卷带中间位置由于自身重量下坠造成卷带两端在传递过程中的脱轨以及平坦度的损坏,保证了卷带平稳的传递,满足了测试需要的平坦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卷带传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卷带传递机构中支撑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滚轴,10-定位槽,2-传动轮,21-传动齿圈,3-支撑轮,31-垫圈定位槽,32-底座,320-穿孔,33-本体部,4-垫圈,5-锁紧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2所示,公开了一种卷带传递机构,包括:滚轴1;设置在所述滚轴1的两端的传动轮2,所述传动轮2上设置有与卷带的传输孔相适配的传动齿圈21。若干用于对卷带的中间位置进行支撑的支撑轮3,所述支撑轮3固定在所述滚轴1上且所述支撑轮3设置在两个所述传动轮2之间。滚轴1带动传动轮2转动,传动轮2上的传动齿圈21插入到卷带两端的传输孔内,在传动轮2传动过程中带动卷带移动,现有技术中由于卷带的宽度较大,在传递过程中滚轴1上除了位于两端的传动轮2对卷带起到支撑外整个卷带处于悬空状态。随着卷带的宽度的增大以及卷带上芯片重量的增大会造成卷带的脱轨,也就是卷带从传动困2上掉落下来从而影响传递。同时由于位于中间位置的卷带在传递过程中处于下坠的状态,因此在传输到下一工作位的时候平坦度较差,容易造成褶皱,从而影响卷带的测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在两个传动轮2之间增设了若干支撑轮3,通过支撑轮3对传动过程中的卷带的中间位置进行支撑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卷带由于中间没有支撑下坠进而造成的脱轨和褶皱。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出现静电现象的出现,支撑轮3采用静电消散材料。通过静电消散材料能够有效的避免支撑轮3在传递过程中与卷带出现静电。进一步的,所述卷带传递机构还具有设置在所述支撑轮3边缘位置的垫圈4。垫圈4设置在支撑轮3上远离滚轴1的一端,垫圈4的材质为硅胶。垫圈4的设置能够避免支撑轮3对卷带的刮伤,能够保护传递过程中的卷带。为了方便的实现垫圈4的安装固定,所述支撑轮3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圈沿周向设置的垫圈定位槽31,所述垫圈4固定在所述垫圈定位槽31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轮3滑动设置在所述滚轴1上,所述卷带传递机构还具有用于将所述支撑轮3锁紧固定到所述滚轴1上的锁紧件5。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轮3设置为两个,将支撑轮3滑动设置在滚轴1上能够方便调整两个支撑轮3之间的间距,从而能够根据具体的卷带的尺寸进行调整,从而更好的使用卷带,以提高装置的适用性。当然支撑轮3的具体数量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设置,在此不做进一步的限定。具体的,所述支撑轮3具有底座32和固定在所述底座32上的本体部33;所述底座32上具有与所述滚轴1间隙配合的穿孔320。支撑轮3套设在滚轴1上并沿着滚轴1移动。所述锁紧件5与所述底座32螺纹连接,锁紧件5为其上设置有螺纹部的螺栓,所述底座3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与所述穿孔320贯通,螺纹孔的延伸方向与穿孔320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锁紧件5螺纹连接在螺纹孔上,并且锁紧件5的一端穿设至所述穿孔320并抵接在所述滚轴1上。通过将设置在底座32上的螺栓抵接在滚轴1上以实现支撑轮3和滚轴1位置的固定,上述结构的设置能够方便实现支撑轮3和滚轴1的调节。进一步的,为了避免出现支撑轮3沿着滚轴1的周向转动,在所述滚轴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定位槽10,所述底座32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10相适配以限制所述支撑轮3周向转动的定位块。定位块固定在穿孔320的内侧壁上,定位块插接到定位槽10内,从而避免出现支撑轮在周向上的转动。在支撑轮3沿着滚轴1滑动过程中定位块沿着定位槽10滑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紧件5抵接在所述定位槽10的槽底。螺纹孔穿设过定位块,使螺栓直接抵接在定位槽10内,或者锁紧件5本身作为定位件以限制支撑轮13的转动。进一步的,为了更方便的实现确定两个支撑轮3之间的间距,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滚轴1的外侧壁上还具有沿平行于滚轴1的轴向方向设置的刻度尺。刻度齿的设置能够更精确的确定两个支撑轮3之间的间距,以及支撑轮3和传动轮2之间的间距。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技术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本技术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技术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卷带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滚轴;/n设置在所述滚轴的两端的传动轮,所述传动轮上设置有与卷带的传输孔相适配的传动齿圈;/n若干用于对卷带的中间位置进行支撑的支撑轮,所述支撑轮固定在所述滚轴上且所述支撑轮设置在两个所述传动轮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带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滚轴;
设置在所述滚轴的两端的传动轮,所述传动轮上设置有与卷带的传输孔相适配的传动齿圈;
若干用于对卷带的中间位置进行支撑的支撑轮,所述支撑轮固定在所述滚轴上且所述支撑轮设置在两个所述传动轮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带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轮滑动设置在所述滚轴上,所述卷带传递机构还具有用于将所述支撑轮锁紧固定到所述滚轴上的锁紧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带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轮具有底座和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本体部;所述底座上具有与所述滚轴间隙配合的穿孔;
所述锁紧件与所述底座螺纹连接,且所述锁紧件的一端穿设至所述穿孔并抵接在所述滚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带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轴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良
申请(专利权)人:颀中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北京奕斯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