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汽车玻璃周转架
本技术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汽车玻璃周转架。
技术介绍
在汽车玻璃的运输过程中,由于玻璃是易碎品,容易发生破损情况。为此,在玻璃运输时,需要对其进行包装保护,以降低其破损的几率,目前长途运输中主要是通过周转架来对汽车玻璃进行包装保护。当将汽车玻璃运送至目的地后,还需将空周转架返回生产厂家,而周转架一般体积较大,导致空周转架的运输成本非常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折叠汽车玻璃周转架。本技术的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折叠汽车玻璃周转架,包括承载架、侧支撑架和后支撑架;所述承载架为水平设置的矩形框,所述承载架相互平行的两侧边缘上分别竖直、对称设置有侧支撑架,所述承载架的后边缘上竖直设置有后支撑架;所述侧支撑架包括第一侧支撑部、第二侧支撑部,所述第一侧支撑部的下端与承载架相应的边缘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支撑部的下端与相应的第一侧支撑部的上端为向周转架的内侧可旋转连接;所述后支撑架包括第一后支撑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汽车玻璃周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架(1)、侧支撑架和后支撑架;所述承载架(1)为水平设置的矩形框,所述承载架(1)相互平行的两侧边缘上分别竖直、对称设置有侧支撑架,所述承载架(1)的后边缘上竖直设置有后支撑架;/n所述侧支撑架包括第一侧支撑部、第二侧支撑部,所述第一侧支撑部的下端与承载架(1)相应的边缘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支撑部的下端与相应的第一侧支撑部的上端为向周转架的内侧可旋转连接;/n所述后支撑架包括第一后支撑部和第二后支撑部,所述第一后支撑部的下端与承载架(1)的后侧边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后支撑部的下端与第一后支撑部的上端为向周转架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汽车玻璃周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架(1)、侧支撑架和后支撑架;所述承载架(1)为水平设置的矩形框,所述承载架(1)相互平行的两侧边缘上分别竖直、对称设置有侧支撑架,所述承载架(1)的后边缘上竖直设置有后支撑架;
所述侧支撑架包括第一侧支撑部、第二侧支撑部,所述第一侧支撑部的下端与承载架(1)相应的边缘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支撑部的下端与相应的第一侧支撑部的上端为向周转架的内侧可旋转连接;
所述后支撑架包括第一后支撑部和第二后支撑部,所述第一后支撑部的下端与承载架(1)的后侧边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后支撑部的下端与第一后支撑部的上端为向周转架的内侧可旋转连接;
所述第二后支撑部与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侧支撑部可拆卸连接,从而使得对称设置的两个侧支撑架和后支撑架连接形成“U”形框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汽车玻璃周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支撑部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第一侧支撑杆(2),所述第一侧支撑杆(2)的下端分别与承载架(1)的前后两个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支撑杆(2)的上端固定设置有“U”形的第一定位连接部(3),两个第一侧支撑杆(2)之间沿水平方向设置有用于连接两个第一侧支撑杆(2)的第一连接杆(4);所述第二侧支撑部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第二侧支撑杆(5),所述第二侧支撑杆(5)的下端设置在相应的第一侧支撑杆(2)上端的第一定位连接部(3)中,且通过螺栓螺母副形成向周转架的内侧可旋转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定位连接部(3)还用于阻止第二侧支撑杆(5)向周转架的外侧旋转,两个第二侧支撑杆(5)之间沿水平方向设置有用于连接两个第二侧支撑杆(5)的第二连接杆(6);靠近承载架(1)后侧边缘的第二侧支撑杆(5)面向后支撑架的侧面上水平固定设置有定位连接杆(7),所述定位连接杆(7)的自由端设置有“U”形的第二定位连接部(8),所述第二定位连接部(8)用于与第二后支撑部形成可拆卸连接并阻止第二后支撑部向周转架的外侧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汽车玻璃周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连接部(3)的“U”形两侧边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林轩,商翔玮,张宏伟,严瑞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耀集团沈阳汽车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