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缩管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0497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缩管加热装置,包括传动机构、设置在传动机构上方的第一加热部和设置在传动机构下方的第二加热部,传动机构包括链条、对称地设置在所述链条两端部的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所述第一导柱和所述第二导柱沿链条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导柱和所述第二导柱具有多个且间隔地沿着链条的运动方向排列,对称的所述第一导柱与所述第二导柱形成的平面与所述链条的运动方向垂直,间隔的两个平面之间形成承载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热缩管加热装置,热缩管位于两个导向柱之间的承载部上,在传动机构带动链条运动过程中,热缩管会发生滚动,可以使得热缩管外周得到均匀的加热,有效地提高了热缩管成型过程中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缩管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产品加热
,具体涉及一种热缩管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热缩管的加热设备由于热缩管放入承载部后在加热过程中往往是固定不动的,因此加热设备对热缩管的加热不均匀,加热管的上下可以直接收到加热灯的照射,但是其他不能直接被加热灯照射到的地方只能靠所在环境的温度去加热,因此整个热缩管会存在加热不均匀而称为不良品的风险,使得热缩管加工过程中合格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均匀加热热缩管的热缩管加热装置,以提高热缩管加工过程中的合格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缩管加热装置,包括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传动机构上方的第一加热部和设置在所述传动机构下方的第二加热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链条、对称地设置在所述链条两端部的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所述第一导柱和所述第二导柱沿链条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导柱和所述第二导柱具有多个且间隔地沿着链条的运动方向排列,对称的所述第一导柱与所述第二导柱形成的平面与所述链条的运动方向垂直,间隔的两个平面之间形成承载部。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柱与所述第二导柱均为圆柱型导柱。优选地,所述承载部沿所述链条运动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热缩管的最大直径。优选地,所述热缩管加热装置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导柱及所述第二导柱的外侧。优选地,所述热缩管加热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加热部和/或所述第二加热部距离所述热缩管的高度的调节机构和调节手柄。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标尺。优选地,所述热缩管加热装置还包括固定支撑腿。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部与所述第二加热部距离所述承载部的高度相同。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的热缩管加热装置,热缩管位于两个导向柱之间的承载部上,且承载部的宽度大于热缩管的最大直径,在传动机构带动链条运动过程中,热缩管会发生滚动,可以使得热缩管外周得到均匀的加热,有效地提高了热缩管成型过程中的合格率。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热缩管加热装置的立体图态;附图2为附图1的热缩管加热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其中:10、第一加热部;20、调节机构;30、承载部;40、第二加热部;50、调节标尺;60、链轮70、传动机构转动轴;80、链条;90、限位板;100、固定支撑腿;21、第一导柱;22、第二导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参见图1和图2所示的热缩管加热装置,包括传动机构、设置在传动机构上方的第一加热部10和设置在传动机构下方的第二加热部40,传动机构包括链条80、设置在链条80两端的第一导柱21和第二导柱22,第一导柱21和第二导柱22沿链条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第一导柱21和第二导柱22具有多个且间隔地沿着链条80的运动方向排列,对称的第一导柱21与第二导柱22形成的平面与链条80的运动方向垂直,间隔的两个平面之间形成承载部30。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导柱21与第二导柱22具有多个,且均为圆柱型导柱,间隔的两个第一导柱21之间的间距与间隔的两个第二导柱22之间的间距相同,对称的第一导柱21和第二导柱22形成一个与链条80运动方向垂直的平面,间隔的两个平面间的长度大于热缩管的最大直径,也就是说承载部30在链条运动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热缩管的最大直径,由于热缩管外径为圆柱状,当热缩管放入承载部30,链条在运动过程中,热缩管会在承载部30中滚动,保证了热缩管在加热过程中,表面受热均匀。为了使热缩管准确地位于承载部30中,本技术的热缩管加热装置还包括限位板90,限位板90分别位于第一导柱21及第二导柱22的外侧,位于承载部30的两侧,起到阻挡热缩管位于承载部之外。本技术的热缩管加热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第一加热部10和/或第二加热部40距离热缩管的高度的调节机构20,调节机构20包括调节手柄和调节标尺50,调节标尺50有2个,分别位于调节机构20的两侧,调节调节手柄,依据调节标尺50的显示刻度,可调节第一加热部10距离热缩管的高度,或者调节第二加热部40距离热缩管的高度,或者调节第一加热部10和第二加热部40距离热缩管的高度,本技术中第一加热部10与第二加热部40距离承载部30的高度相同。本技术的热缩管加热装置包括固定支撑腿,用于支撑以上部件,还包括驱使传动机构运动的电机,电机驱动传动机构转动,链轮60绕传动机构转动轴70转动,带动链轮80运动。本技术实施例的热缩管加热装置,热缩管位于两个导向柱之间的承载部上,且承载部的宽度大于热缩管的最大直径,在传动机构带动链条运动过程中,热缩管会发生滚动,可以使得热缩管外周得到均匀的加热,有效地提高了热缩管成型过程中的合格率。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缩管加热装置,包括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传动机构上方的第一加热部和设置在所述传动机构下方的第二加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链条、对称地设置在所述链条两端部的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所述第一导柱和所述第二导柱沿链条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导柱和所述第二导柱具有多个且间隔地沿着链条的运动方向排列,对称的所述第一导柱与所述第二导柱形成的平面与所述链条的运动方向垂直,间隔的两个平面之间形成承载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缩管加热装置,包括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传动机构上方的第一加热部和设置在所述传动机构下方的第二加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链条、对称地设置在所述链条两端部的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所述第一导柱和所述第二导柱沿链条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导柱和所述第二导柱具有多个且间隔地沿着链条的运动方向排列,对称的所述第一导柱与所述第二导柱形成的平面与所述链条的运动方向垂直,间隔的两个平面之间形成承载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缩管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柱与所述第二导柱均为圆柱型导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缩管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沿所述链条运动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热缩管的最大直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辉吴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力格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