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婷婷专利>正文

车轮紧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427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轮紧固器,包括紧固组件,紧固组件为两个,对称设置在车轮的前端与后端,紧固组件包括弧形卡板和底座,车轮可容置在弧形卡板内,弧形卡板与底座相连,底座与平车的底板相连;两个弧形卡板通过可伸缩的连杆相连,通过连杆使两个弧形卡板夹紧车轮从而对车轮进行限位,防止车轮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轮紧固器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操作方便,采用两种底座,可同时适用于钢制底板的平车和木质底板的平车;另外,两个弧形卡板相铰接,可适用不同直径的车轮,以满足不同车辆或者轮式装备的需求,限位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轮紧固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车轮紧固器。
技术介绍
车辆或者轮式装备在远距离运输时,一般需要借助平车或大型载货卡车来完成。而无论是平车还是大型载货卡车,都需要相关的捆绑设备来对车辆或者轮式装备的车轮进行固定,防止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发生随意的移动,以保证运输的安全性。车轮紧固器便是一种在车辆运输过程中,对车辆的车轮进行固定的工具。现有的车轮紧固器一般采用带式捆绑,即:采用紧固带对车轮进行捆绑。从而将车轮进行固定,操作麻烦,由于需要较长的紧固带才能保证车轮固定的可靠性,因此固定器体积大,质量重,使用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轮紧固器,使用方便,适用性广的效果。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轮紧固器,其中,包括紧固组件,紧固组件为两个,对称设置在车轮的前端与后端,紧固组件包括弧形卡板和底座,车轮可容置在弧形卡板内,弧形卡板与底座相铰接,底座与平车的底板相连;两个弧形卡板通过可伸缩的连杆相连,通过连杆使两个弧形卡板夹紧车轮从而对车轮进行限位,防止车轮移动。进一步,底座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可拆卸连接,第一底座用于与钢制的平车底板相连,第二底座用于与木质底板相连。进一步,第一底座内部设置有电磁铁,第一底座的侧面设置有电源接口,第一底座通过导线与车载电源相连,从而产生电磁力,通过电磁力使第一底座与钢制底板相吸合,从而实现第一底座与钢制底板的连接。进一步,第二底座远离第一底座的一面固定设置有凸钉,凸钉与木制底板相啮合,从而实现第二底座与木质底板的连接。进一步,弧形卡板的两侧设置有限位凸缘,以限制车轮横向移动。进一步,弧形卡板包括第一弧形卡板和第二弧形卡板,第一弧形卡板一端与第一底座相铰接,第一弧形卡板的另一端与第二弧形卡板相铰接,以适应不同直径的车轮。进一步,连杆与第二弧形卡板相连,以方便夹紧不同尺寸的车轮。进一步,连杆包括螺杆和螺管,螺管为管状,其内壁设置有内螺纹,螺杆的一端与弧形卡板相连,另一端与螺管螺纹连接,转动螺管,可使两个弧形卡板夹紧车轮。进一步,连杆为两组,分别设置在紧固组件的两侧。本技术的车轮紧固器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操作方便,采用两种底座,可同时适用于钢制底板的平车和木质底板的平车;另外,两个弧形卡板相铰接,可适用不同直径的车轮,以满足不同车辆或者轮式装备的需求,限位可靠。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车轮紧固器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车轮紧固器的紧固组件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车轮紧固器的第一底座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车轮紧固器的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的拆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功能以及具体设计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的车轮紧固器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车轮紧固器包括紧固组件1,紧固组件1为两个,对称设置在车轮的前端与后端,两个紧固组件1通过可伸缩的连杆2相连,通过连杆2使两个紧固组件1夹紧车轮从而对车轮进行限位,防止车轮移动。具体来说,如图2和图3所示,紧固组件1包括弧形卡板3和底座,车轮可容置在弧形卡板3内,弧形卡板3与底座相连,底座与平车的底板相连。底座包括第一底座4和第二底座5,第一底座4与第二底座5可拆卸连接,第一底座4为电磁底座,其内部设置有电磁铁,第一底座4的侧面设置有电源接口41,第一底座4通过导线与车载电源相连,从而获得电磁力;第二底座5远离第一底座4的一面固定设置有凸钉51。当用于运输车辆或者轮式装备的平车的底板为钢制时,拆下第二底座5,车载电源通过导线为第一底座4的电磁铁供电,从而使第一底座4获得电磁力,通过电磁力使第一底座4与钢制底板相吸合,从而实现紧固组件1的固定,达到固定车轮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所运输的车辆或轮式装备的质量、尺寸不同,依试验、计算设计确定电磁铁尺寸、磁力大小,确保两者连接可靠。例如,运输较大质量的车辆或轮式装备时,车轮尺寸较大,第一底座尺寸和电磁铁尺寸也需设计的较大,相应的也需为电磁铁提供较大的电流,从而产生较大的磁力,以确保实现固定;当用于运输车辆或者轮式装备的平车的底板为木制时,将第二底座5与第一底座4相连,将第二底座5的凸钉51与木制底板相啮合,从而实现紧固组件1的固定,达到固定车轮的目的。优选的,弧形卡板3的两侧设置有限位凸缘33,以限制车轮横向移动。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底座5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孔52,对应的,第一底座4上设置有螺纹孔42,第一底座4与第二底座5通过螺钉相连,以实现第一底座4与第二底座5可拆卸连接。优选的,固定孔52为多个,对应的,螺纹孔42也为多个,第一底座4与第二底座5通过多个螺钉相连,以增强第一底座4与第二底座5连接的可靠性。如图2所示,弧形卡板3包括第一弧形卡板31和第二弧形卡板32,第一弧形卡板31一端与第一底座4相铰接,第一弧形卡板31的另一端与第二弧形卡板32相铰接,以适应不同尺寸的车轮。具体来说,第一底座4远离第二底座5的一面设置有固定耳43,固定耳43上设置有固定孔,对应的,第一弧形卡板31的一端设置有销轴孔,第一弧形卡板31通过销轴与第一底座4相铰接;同理,第一弧形卡板31与第二弧形卡板32也通过销轴相铰接,在此不做赘述。值得注意的是,连杆2与第二弧形卡板32相连,以方便夹紧不同直径的车轮。连杆2包括螺杆21和螺管22,螺管22为管状,其内壁设置有内螺纹,螺杆21的一端与第二弧形卡板32相铰接,另一端与螺管22螺纹连接,转动螺管22,可改变两个紧固组件1之间的距离。本技术在使用时,根据平车的底板材质选择相应的底座,然后旋转螺管22使两个紧固组件1分离,将两个紧固组件1分别放在车轮的前端和后端,然后将两个螺杆21与螺管22相连,旋紧螺管22即可使弧形卡板3将车轮夹紧。值得注意的是,连杆2为两组,分别设置在车轮的两侧。本技术的车轮紧固器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操作方便,采用两种底座,可同时适用于钢制底板的平车和木质底板的平车;同时,两个弧形卡板相铰接,可适用不同直径的车轮,以满足不同车辆或者轮式装备的需求,限位可靠。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轮紧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紧固组件,紧固组件为两个,对称设置在车轮的前端与后端,紧固组件包括弧形卡板和底座,车轮可容置在弧形卡板内,弧形卡板与底座相铰接,底座与平车的底板相连;两个弧形卡板通过可伸缩的连杆相连,通过连杆使两个弧形卡板夹紧车轮从而对车轮进行限位,防止车轮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轮紧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紧固组件,紧固组件为两个,对称设置在车轮的前端与后端,紧固组件包括弧形卡板和底座,车轮可容置在弧形卡板内,弧形卡板与底座相铰接,底座与平车的底板相连;两个弧形卡板通过可伸缩的连杆相连,通过连杆使两个弧形卡板夹紧车轮从而对车轮进行限位,防止车轮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紧固器,其特征在于,底座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可拆卸连接,第一底座用于与钢制的平车底板相连,第二底座用于与木质底板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紧固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底座内部设置有电磁铁,第一底座的侧面设置有电源接口,第一底座通过导线与车载电源相连,从而产生电磁力,通过电磁力使第一底座与钢制底板相吸合,从而实现第一底座与钢制底板的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紧固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底座远离第一底座的一面固定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婷婷张永利常诚刘民成蔡振周晶常乐肖明芳田先斌韩磊高玉新吴珊谭汐茉
申请(专利权)人:叶婷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