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志涛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减震轮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409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轮减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减震轮组,包括外轮圈、多个金属管减震器和花鼓,金属管减震器包括母管、公管,公管的外表面套设有压簧管,压簧管的外套设母管,母管的外表面连接有压力调整旋钮,母管内设置有弹簧,公管的自由端内连接有压块,弹簧抵触连接在母管的底部与压块之间,压块内设置有T杆导向孔,母管的底部开设有贯通孔,母管内设置T形杆,T形杆的杆部伸向母管外,T形杆上设置有防回栓,通过设置压力调整旋钮,能够挤压压簧管,压簧管向内挤压压块,压块带动公管继续向内挤压弹簧,从而实现调节减震强度;通过旋转锁死旋钮一定角度能够使T形杆的头部卡在T杆导向孔外无法通过,从而锁死减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减震轮组
本技术涉及车轮减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减震轮组。
技术介绍
目前,自行车和残疾人轮椅一般采用避震装置,如减震器减小在行进过程中的震动。申请号为201410256947.9的专利提供了一种减震车轮,遇到颠簸时,能够通过减震单元分散力,减少对车轮的花鼓和轮轴的冲击力,能够实现360度减震,减震效果好。但是,这种车轮无法调整减震的强度,以及减震的强度,而且不具备减震和不减震模式的切换。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减震轮组,可以调节减震强度,并且能够切换减震和不减震模式。二、技术方案本技术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减震轮组,包括外轮圈1、多个金属管减震器2和花鼓3,所述金属管减震器2沿周向均匀分布于外轮圈1和花鼓3之间,一端与外轮圈1内侧铰接,另一端与花鼓3铰接,且所述金属管减震器2的轴线沿与花鼓3的各连接点所在的圆周的切线方向设置,所述金属管减震器2包括母管22、公管21,所述公管21的一端与外轮圈1铰接、母管22的一端与花鼓3铰接且连接端的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减震轮组,包括外轮圈(1)、多个金属管减震器(2)和花鼓(3),所述金属管减震器(2)沿周向均匀分布于外轮圈(1)和花鼓(3)之间,一端与外轮圈(1)内侧铰接,另一端与花鼓(3)铰接,且所述金属管减震器(2)的轴线沿与花鼓(3)的各连接点所在的圆周的切线方向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减震器(2)包括母管(22)、公管(21),所述公管(21)的一端与外轮圈(1)铰接、母管(22)的一端与花鼓(3)铰接且连接端的底部为密封的,所述公管(21)的自由端的外表面套设有压簧管(23),所述压簧管(23)的外侧套设母管(22)且在母管(2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压力调整旋钮(24),所述压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减震轮组,包括外轮圈(1)、多个金属管减震器(2)和花鼓(3),所述金属管减震器(2)沿周向均匀分布于外轮圈(1)和花鼓(3)之间,一端与外轮圈(1)内侧铰接,另一端与花鼓(3)铰接,且所述金属管减震器(2)的轴线沿与花鼓(3)的各连接点所在的圆周的切线方向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减震器(2)包括母管(22)、公管(21),所述公管(21)的一端与外轮圈(1)铰接、母管(22)的一端与花鼓(3)铰接且连接端的底部为密封的,所述公管(21)的自由端的外表面套设有压簧管(23),所述压簧管(23)的外侧套设母管(22)且在母管(2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压力调整旋钮(24),所述压簧管(23)的长度大于母管(22)与公管(21)重合部分的长度,所述母管(22)内设置有弹簧(27),所述公管(21)的自由端内连接有压块(25),所述弹簧(27)抵触连接在母管(22)的底部与压块(25)之间,所述压块(25)内设置有横截面为非圆形的T杆导向孔(251),所述母管(22)的底部开设有沿轴线方向的贯通孔221,所述母管(22)内沿轴线方向设置有头部能够穿过T杆导向孔(251)的T形杆(26),所述T形杆(26)的杆部通过贯通孔221伸向母管(22)外、头部与压块(25)接触,所述T形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涛张路科
申请(专利权)人:赵志涛张路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