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产品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351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产品的注塑模具。注塑模具包括依次连接的水口板、定模、动模、支撑架、推板以及推板固定块;注塑模具内设有流道结构,流道结构包括设置在注塑模具的水口板的中部设有呈竖直设置的主流道,所述定模内设有两个子上模,每个子上模与下模之间形成两个型腔,所述定模在主流道的两侧设有两个分流道,分流道均呈弧形设置,优选地,分流道对称设置;定模还设有呈一字形水平设置的的支流道,分流道的两端分别与支流道的中部和主流道的下端连接;所述支流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呈竖直设置的尾流道,尾流道与型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弧形的分流道,避免设置直线分流道造成流道结构复杂,优化流道长度,可有效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产品的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多产品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塑料产品的加工得到飞速发展,目前在生产塑料产品时,一般采用注塑工艺;在进行注塑工艺时,对于小件的塑料产品一般是一次成型多件,即在注塑模具内设置多个注塑工位,一次能注塑成型多个产品;当注塑产品时,一般采用对称排列;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在一个子凸模内设置2个或多个型腔,因此在设计时一般只设计2个子凸模,否则整个模具的设计都非常复杂;2个子凸模一般呈线性设置,在设计流道时,目前大多数采用主干道呈八字形,支干道一字中间分流的设计,这种设计使得浇口偏离型腔较远,且液体流动直接是直线转直线,流速较大在方向改变时造成冲击力较大,为避免该情况,一般会设计缓冲流道或在流道端部设置缓冲部,造成浇道设计较长,浇道形成废料比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产品的注塑模具,该注塑模具的流道结构设计合理,优化流道长度,降低成本。一种多产品的注塑模具,注塑模具包括依次连接的水口板、定模、动模、支撑架、推板以及推板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产品的注塑模具,注塑模具包括依次连接的水口板、定模、动模、支撑架、推板以及推板固定块;注塑模具内设有流道结构,流道结构包括设置在注塑模具的水口板的中部设有呈竖直设置的主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内设有两个子上模,每个子上模与下模之间形成两个型腔,所述定模在主流道的两侧设有两个分流道,分流道均呈弧形设置,分流道对称设置;定模还设有呈一字形水平设置的支流道,分流道的两端分别与支流道的中部和主流道的下端连接;所述支流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呈竖直设置的尾流道,尾流道与型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产品的注塑模具,注塑模具包括依次连接的水口板、定模、动模、支撑架、推板以及推板固定块;注塑模具内设有流道结构,流道结构包括设置在注塑模具的水口板的中部设有呈竖直设置的主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内设有两个子上模,每个子上模与下模之间形成两个型腔,所述定模在主流道的两侧设有两个分流道,分流道均呈弧形设置,分流道对称设置;定模还设有呈一字形水平设置的支流道,分流道的两端分别与支流道的中部和主流道的下端连接;所述支流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呈竖直设置的尾流道,尾流道与型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产品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流道与支流道的交叉处设有热流道阀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产品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设有与子上模相配合的子下模,子下模内设有凸芯,所述子上模设有上腔体,子下模设有下腔体,上腔体和下腔体拼接为所述的型腔,所述凸芯位于上腔体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家驹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庚威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