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方位加工的模具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272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方位加工的模具台,包括第一基座主体、下弧形轨道、气缸、第二支撑板和支撑台,所述第一基座主体底部的一侧固定有气缸,第一基座主体顶端的一侧滑动安装有第二基座主体,且第二基座主体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上弧形轨道,所述第一基座主体一侧的内壁上铰接有气缸,且气缸的一端固定有连接块,并且连接块的两端皆安装有滚轮,滚轮的顶端与上弧形轨道的底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基座主体顶端的一侧固定有第一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避免模具在加工过程中出现位移的现象,提高模具的加工精度,可改变模具的角度,增强模具台的使用便捷性,还提高模具台的工作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方位加工的模具台
本技术涉及模具台
,具体为一种多方位加工的模具台。
技术介绍
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模具在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到模具台,模具台主要用于放置待修/装配的模具。现今市场上的此类模具台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1)现有的此类模具台多是固定状态,难以转动,因而需要工作人员不断围绕着模具台转动,从而便于从各个角度对模具进行加工,为工作人员的操作带来了不便;(2)现有的此类模具台难以根据不同工作人员的体型条件、使用习惯进行高度调节,降低了模具台的工作适用范围;(3)现有的此类模具台在使用时难以对模具进行固定,通常是工作人员另行搬运夹具,导致模具在加工过程中常出现偏移的现象,降低了模具的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方位加工的模具台,以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方位加工的模具台,包括第一基座主体(1)、下弧形轨道(2)、气缸(3)、第二支撑板(8)和支撑台(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主体(1)底部的一侧固定有气缸(3),第一基座主体(1)顶端的一侧滑动安装有第二基座主体(6),且第二基座主体(6)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上弧形轨道(11),所述第一基座主体(1)一侧的内壁上铰接有气缸(3),且气缸(3)的一端固定有连接块(4),并且连接块(4)的两端皆安装有滚轮(5),滚轮(5)的顶端与上弧形轨道(11)的底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基座主体(6)顶端的一侧固定有第一支撑板(7),且第一支撑板(7)顶端的一侧滑动安装有第二支撑板(8),并且第二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方位加工的模具台,包括第一基座主体(1)、下弧形轨道(2)、气缸(3)、第二支撑板(8)和支撑台(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主体(1)底部的一侧固定有气缸(3),第一基座主体(1)顶端的一侧滑动安装有第二基座主体(6),且第二基座主体(6)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上弧形轨道(11),所述第一基座主体(1)一侧的内壁上铰接有气缸(3),且气缸(3)的一端固定有连接块(4),并且连接块(4)的两端皆安装有滚轮(5),滚轮(5)的顶端与上弧形轨道(11)的底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基座主体(6)顶端的一侧固定有第一支撑板(7),且第一支撑板(7)顶端的一侧滑动安装有第二支撑板(8),并且第二支撑板(8)顶端的一侧安装有等间距的限位箱(9),限位箱(9)顶端的一侧固定有支撑台(10),支撑台(10)表面的一侧设置有滑动槽(13),所述第一基座主体(1)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12),控制面板(12)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与气缸(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方位加工的模具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7)底端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22),且驱动电机(2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驱动转轴(23),并且驱动转轴(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红兵张文龙宋少华李莎刘保宁李俊超蔚亚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思恩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