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砂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251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砂房,包括:壳体的顶部及侧面分别设喷枪插口;第一旋转平台沿水平方向设置于壳体内的底部,第一驱动电机连接于第一旋转平台的中心位置以驱动第一旋转平台绕其中心位置转动,第一固定架沿竖直方向设置于第一旋转平台的上表面;第二旋转平台沿竖直方向设置于壳体内的侧壁上,第二驱动电机连接于第二旋转平台的中心位置以驱动第二旋转平台绕其中心位置转动,第二固定架沿水平方向设置于第二旋转平台的朝向喷砂房内部的表面;喷淋头设置于喷砂房中,喷淋头通过冷却水管连接于冷却水源。喷砂房能够自动进行工件的翻转,适用于多种角度的喷砂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砂房
本技术属于喷砂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喷砂房。
技术介绍
传统的喷砂技术是将工件放置于喷砂房中,用喷枪在喷砂房中对工件进行喷砂,一面喷砂完成后,需要手动打开喷砂房,将工件翻面后继续进行喷砂。这样的喷砂方式无法保证工件表面喷砂的均匀性,同时由于金属砂撞击工件产生高温,手动翻面容易烫伤,且喷砂完成后需要等工件降温冷却后才能取出,需要较长的等待时间。因此,期待研发一种喷砂房能够自动进行工件的翻面,适用于多种角度的喷砂,且能够在喷砂完成后对工件进行降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喷砂房能够自动进行工件的翻转,适用于多种角度的喷砂,且能够在喷砂完成后对工件进行降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喷砂房,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及侧面分别设喷枪插口;第一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旋转平台和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旋转平台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底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平台的中心位置以驱动所述第一旋转平台绕其中心位置转动,所述第一固定架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旋转平台的上表面,用于将工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旋转平台上,使所述工件随所述第一旋转平台旋转;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旋转平台和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旋转平台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侧壁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连接于所述第二旋转平台的中心位置以驱动所述第二旋转平台绕其中心位置转动,所述第二固定架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旋转平台的朝向喷砂房内部的表面,用于将工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旋转平台上,使所述工件随所述第二旋转平台旋转;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管和喷淋头,所述喷淋头设置于所述喷砂房中,所述喷淋头通过所述冷却水管连接于冷却水源。优选地,所述第一旋转平台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壳体底部。优选地,所述第二旋转平台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壳体侧壁上。优选地,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盖板,所述盖板能够密封所述开口。优选地,所述喷淋头包括多根喷淋管,所述喷淋管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喷嘴,所述多个喷淋管相互平行的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排放口。优选地,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控所述壳体内部的温度。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架与所述第一旋转平台通过插销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架与所述第二旋转平台通过螺纹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自动旋转工件,能够从壳体的顶部或侧壁进行喷砂,能够使工件水平旋转或竖直旋转,适用于多种工件的喷砂,具有多种喷砂角度,且能够在喷砂完成后对工件进行降温。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喷砂房的内部结构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另一个实施例的喷砂房的内部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喷枪;3、第一旋转平台;4、第一固定架;5、第二旋转平台;6、第二固定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喷砂房,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部及侧面分别设喷枪插口;第一固定装置,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旋转平台和第一固定架,第一旋转平台沿水平方向设置于壳体内的底部,第一驱动电机连接于第一旋转平台的中心位置以驱动第一旋转平台绕其中心位置转动,第一固定架沿竖直方向设置于第一旋转平台的上表面,用于将工件固定于第一旋转平台上,使工件随第一旋转平台旋转;第二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旋转平台和第二固定架,第二旋转平台沿竖直方向设置于壳体内的侧壁上,第二驱动电机连接于第二旋转平台的中心位置以驱动第二旋转平台绕其中心位置转动,第二固定架沿水平方向设置于第二旋转平台的朝向喷砂房内部的表面,用于将工件固定于第二旋转平台上,使工件随第二旋转平台旋转;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管和喷淋头,喷淋头设置于喷砂房中,喷淋头通过冷却水管连接于冷却水源。具体地,可以将工件安装于第一旋转平台,从壳体侧面进行喷砂;也可以将工件安装于第二旋转平台,从从壳体顶部进行喷砂。能够自动旋转工件,能够从壳体的顶部或侧壁进行喷砂,能够使工件水平旋转或竖直旋转,适用于多种工件的喷砂,具有多种喷砂角度,且能够在喷砂完成后对工件进行降温作为优选方案,第一旋转平台可拆卸的安装于壳体底部。作为优选方案,第二旋转平台可拆卸的安装于壳体侧壁上。作为优选方案,壳体的顶部设有开口,开口上设有盖板,盖板能够密封开口。作为优选方案,喷淋头包括多根喷淋管,喷淋管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喷嘴,多个喷淋管相互平行的设置于壳体的内壁上。作为优选方案,壳体的底部设有排放口。作为优选方案,壳体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控壳体内部的温度。作为优选方案,第一固定架与第一旋转平台通过插销连接。作为优选方案,第二固定架与第二旋转平台通过螺纹连接。实施例1如图1所示,该喷砂房,包括:壳体1的顶部及侧面分别设喷枪插口,喷枪2设置于壳体顶部的喷枪插口中,壳体1的底部设有排放口,壳体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控壳体内部的温度;壳体1中设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旋转平台3和第一固定架4,第一旋转平台3水平设置于壳体1内的底部,第一驱动电机连接于第一旋转平台3的中心位置以驱动第一旋转平台3绕其中心位置转动,第一固定架4竖直设置于第一旋转平台3的上表面,用于将工件固定于第一旋转平台3上,使工件随第一旋转平台3旋转;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管和喷淋头,喷淋头设置于喷砂房中,喷淋头通过冷却水管连接于冷却水源,喷淋头包括多根喷淋管,喷淋管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喷嘴,多个喷淋管相互平行的设置于壳体的内壁上。实施例2如图2所示,该喷砂房与实施例1中的喷砂房的区别在于:喷枪2设置于壳体1侧面的喷枪插口中,壳体1中设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旋转平台5和第二固定架6,第二旋转平台5竖直设置于壳体1内的侧壁上,第二驱动电机连接于第二旋转平台5的中心位置以驱动第二旋转平台5绕其中心位置转动,第二固定架6水平设置于第二旋转平台5的朝向壳体1内部的表面,用于将工件固定于第二旋转平台5上,使工件随第二旋转平台5旋转。以上已经描述了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砂房,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及侧面分别设喷枪插口;/n第一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旋转平台和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旋转平台水平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底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平台的中心位置以驱动所述第一旋转平台绕其中心位置转动,所述第一固定架竖直设置于所述第一旋转平台的上表面,用于将工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旋转平台上,使所述工件随所述第一旋转平台旋转;/n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旋转平台和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旋转平台竖直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侧壁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连接于所述第二旋转平台的中心位置以驱动所述第二旋转平台绕其中心位置转动,所述第二固定架水平设置于所述第二旋转平台的朝向所述壳体内部的表面,用于将工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旋转平台上,使所述工件随所述第二旋转平台旋转;/n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管和喷淋头,所述喷淋头设置于所述喷砂房中,所述喷淋头通过所述冷却水管连接于冷却水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砂房,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及侧面分别设喷枪插口;
第一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旋转平台和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旋转平台水平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底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平台的中心位置以驱动所述第一旋转平台绕其中心位置转动,所述第一固定架竖直设置于所述第一旋转平台的上表面,用于将工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旋转平台上,使所述工件随所述第一旋转平台旋转;
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旋转平台和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旋转平台竖直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侧壁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连接于所述第二旋转平台的中心位置以驱动所述第二旋转平台绕其中心位置转动,所述第二固定架水平设置于所述第二旋转平台的朝向所述壳体内部的表面,用于将工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旋转平台上,使所述工件随所述第二旋转平台旋转;
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管和喷淋头,所述喷淋头设置于所述喷砂房中,所述喷淋头通过所述冷却水管连接于冷却水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皖晓旅游用品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