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珩磨机自动移动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247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16
本申请提供一种珩磨机自动移动工作台,当移动平台上第一工位运动到磨头组件下方时,第一接近开关接通,双向电磁阀阀芯停在中间位置,阻断油路,油泵停止供能,移动平台停止移动;磨头组件对下方第一工位上的气缸套进行珩磨,操作工人在第二工位上安装待加工的气缸套,待珩磨结束后,双向电磁阀向油泵输出反向信号,带动移动平台反向运动,如此往复。本工作台设有两个工位,其中一个工位进行珩磨工序时,操作人员可在另外一个工位进行准备工作,待加工工位远离磨头组件,能够有效避免磨头突然掉落,砸伤操作人员手指的风险。装置通过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和双向电磁阀相互配合,可使珩磨机连续工作,充分发挥双工位优势,大大提高珩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珩磨机自动移动工作台
本技术涉及气缸套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珩磨机自动移动工作台。
技术介绍
气缸套是内燃机燃烧室的组成部分,活塞在期间往复运动,侧压力的作用和摩擦表面的高速运动使气缸套内表面很容易磨损,因此,气缸套内表面珩磨是气缸套加工的关键工序,其加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发动机性能和使用效果。目前,气缸套多采用珩磨机进行珩磨加工。珩磨机主要包括磨头组件和用于固定气缸套的工作移动平台。珩磨加工时,磨头圆周的油石通过涨开机构将油石沿径向涨开,从而使其压向气缸套孔壁而与孔壁接触,同时磨头进行旋转和往复运动,从而实现气缸套珩磨。现有的珩磨机工作移动平台多采用单工位形式,在珩磨加工完成后,操作工人需要换下加工好的气缸套,再换上待加工的气缸套继续珩磨,这样不仅加工效率低,还可能出现磨头由于油缸内泄,液压不稳等情况突然掉落,砸伤操作人员手指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珩磨效率低、威胁人身安全的不足,提供一种珩磨机自动移动工作台。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珩磨机自动移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的移动平台、与所述移动平台相连接的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移动平台上方的磨头组件,以及底座,其中,所述移动平台设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油缸、连杆、连杆支座、油缸支架、油泵和双向电磁阀,所述油泵分别与所述油缸和所述双向电磁阀相连接,所述油缸通过所述油缸支架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连杆支座的内侧与所述连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杆支座的外侧与所述移动平台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一工位和所述第二工位的分布方向相一致,所述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设置于所述油缸行程的起止点之间;所述珩磨机自动移动工作台还设置有与双向电磁阀信号连接的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所述第一接近开关和所述第二接近开关均设置于所述油缸行程的起止点之间;所述第一接近开关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二接近开关包括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三端子固定于所述移动平台的下表面,所述第二端子和所述第四端子通过固定支架固定于所述底座上。优选的,所述珩磨机自动移动工作台还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条线性轨道和多个滑块,所述线性轨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连杆的行进方向相一致,所述滑块通过螺栓与所述移动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滑块通过滑动件与所述线性轨道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线性轨道横截面为燕尾槽型,所述滑动件为滚柱或滚珠。优选的,所述连杆上还固定有定位油缸,所述定位油缸与定位销相连接,与所述第一接近开关和所述第二接近开关通讯连接,所述移动平台下端还对应设置有两个定位销固定卡。优选的,所述珩磨机自动移动工作台还设置有与所述磨头组件通讯连接的第三接近开关,所述第三接近开关包括第五端子和第六端子,所述第五端子固定于所述定位销上,所述第六端子固定于所述定位销固定卡上。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珩磨机自动移动工作台包括移动平台、驱动装置和磨头组件,移动平台设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本装置利用驱动装置驱动移动平台线性运动,当移动平台上第一工位运动到磨头组件下方时,第一接近开关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相互靠近,第一接近开关接通,发送停止信号给双向电磁阀,令阀芯停在停止位置,液压油从溢流阀流回油箱,使得移动平台停止移动;磨头组件对下方第一工位上的气缸套进行珩磨,同时,操作工人在第二工位上安装待加工的气缸套,待磨头组件珩磨结束后,向双向电磁阀输出反向信号,带动移动平台反向运动,如此往复。本珩磨机自动移动工作台设置有两个工位,其中一个工位进行珩磨工序时,另外一个工位可作为待加工工位,操作人员在此对气缸套珩磨进行准备工作,待加工工位远离磨头组件,能够有效避免磨头突然掉落,砸伤操作人员手指的风险。另外,本装置通过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和双向电磁阀的相互配合,控制移动平台运动方向和运动状态,可使珩磨机连续工作,充分发挥双工位优势,大大提高珩磨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珩磨机自动移动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珩磨机自动移动工作台的侧面图;图中所示:1-移动平台、11-第一工位、12-第二工位、13-底座、2-驱动装置、21-油缸、22-连杆、23-连杆支座、24-油缸支架、25-油泵、26-双向电磁阀、27-定位油缸、28-定位销、29-定位销固定卡、3-磨头组件、4-第一接近开关、41-第一端子、42-第二端子、5-第二接近开关、51-第三端子、52-第四端子、6-固定支架、7-线性轨道、8-滑块、81-滑动件、9-第三接近开关、91-第五端子、92-第六端子。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珩磨效率低、威胁人身安全的不足,提供一种珩磨机自动移动工作台。请参考图1和图2,所示分别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珩磨机自动移动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和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珩磨机自动移动工作台的侧面图。由图1和2可见,本珩磨机自动移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设置于所述箱体10内部的移动平台1、与所述移动平台1相连接的驱动装置2,设置于所述移动平台1上方的磨头组件3,以及底座13,其中,所述移动平台1设有第一工位11和第二工位12,其中第一工位11进行珩磨加工工时,第二工位12可作为待加工工位,相反的,第二工位12进行珩磨加工工时,第一工位11可作为待加工工位。所述驱动装置2包括油缸21、连杆22、连杆支座23、油缸支架24、油泵25和双向电磁阀26,所述油泵25分别与所述油缸21和所述双向电磁阀26相连接,所述油缸21通过所述油缸支架24固定于所述底座13上,所述连杆支座23的内侧与所述连杆22固定连接,所述连杆支座23的外侧与所述移动平台1固定连接,所述连杆22的伸缩方向与所述两个工位11的分布方向相一致,所述两个工位11设置于所述油缸21行程的起止点之间。油泵25驱动油缸21和连杆22在行程范围内伸缩运动,连杆22与移动平台1固定连接,从而带动移动平台1在油缸21行程范围内伸缩运动。另外,所述珩磨机自动移动工作台还设置有与双向电磁阀26信号连接的第一接近开关4和第二接近开关5,所述第一接近开关4和所述第二接近开关5均设置于所述油缸21行程的起止点之间;所述第一接近开关4包括第一端子41和第二端子42,所述第二接近开关5包括第三端子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珩磨机自动移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设置于所述箱体(10)内部的移动平台(1)、与所述移动平台(1)相连接的驱动装置(2),设置于所述移动平台(1)上方的磨头组件(3),以及底座(13),/n其中,所述移动平台(1)设有第一工位(11)和第二工位(12),所述驱动装置(2)包括油缸(21)、连杆(22)、连杆支座(23)、油缸支架(24)、油泵(25)和双向电磁阀(26),所述油泵(25)分别与所述油缸(21)和所述双向电磁阀(26)相连接,所述油缸(21)通过所述油缸支架(24)固定于所述底座(13)上,所述连杆支座(23)的内侧与所述连杆(22)固定连接,所述连杆支座(23)的外侧与所述移动平台(1)固定连接,所述连杆(22)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一工位(11)和所述第二工位(12)的分布方向相一致,所述第一工位(11)和所述第二工位(12)设置于所述油缸(21)行程的起止点之间;/n所述珩磨机自动移动工作台还设置有与双向电磁阀(26)信号连接的第一接近开关(4)和第二接近开关(5),所述第一接近开关(4)和所述第二接近开关(5)均设置于所述油缸(21)行程的起止点之间;所述第一接近开关(4)包括第一端子(41)和第二端子(42),所述第二接近开关(5)包括第三端子(51)和第四端子(52),所述第一端子(41)和所述第三端子(51)固定于所述移动平台(1)的下表面,所述第二端子(42)和所述第四端子(52)通过固定支架(6)固定于所述底座(1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珩磨机自动移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设置于所述箱体(10)内部的移动平台(1)、与所述移动平台(1)相连接的驱动装置(2),设置于所述移动平台(1)上方的磨头组件(3),以及底座(13),
其中,所述移动平台(1)设有第一工位(11)和第二工位(12),所述驱动装置(2)包括油缸(21)、连杆(22)、连杆支座(23)、油缸支架(24)、油泵(25)和双向电磁阀(26),所述油泵(25)分别与所述油缸(21)和所述双向电磁阀(26)相连接,所述油缸(21)通过所述油缸支架(24)固定于所述底座(13)上,所述连杆支座(23)的内侧与所述连杆(22)固定连接,所述连杆支座(23)的外侧与所述移动平台(1)固定连接,所述连杆(22)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一工位(11)和所述第二工位(12)的分布方向相一致,所述第一工位(11)和所述第二工位(12)设置于所述油缸(21)行程的起止点之间;
所述珩磨机自动移动工作台还设置有与双向电磁阀(26)信号连接的第一接近开关(4)和第二接近开关(5),所述第一接近开关(4)和所述第二接近开关(5)均设置于所述油缸(21)行程的起止点之间;所述第一接近开关(4)包括第一端子(41)和第二端子(42),所述第二接近开关(5)包括第三端子(51)和第四端子(52),所述第一端子(41)和所述第三端子(51)固定于所述移动平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祖祥余成林谭本国陈志军王先锋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鑫源缸套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