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机料管更换辅助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144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压铸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压铸机料管更换辅助机构,其包括机台、滑动设置于机台上的动模组、静止设置于机台上并位于动模组的一侧的静模组,所述静模组靠近动模组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静模组位于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可折叠的换料支撑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对压铸料管进行支撑的换料支撑台,以代替以往工人托举的方式,由此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使得工人更加轻松、快捷地对压铸料管进行安装或拆卸,提高了压铸料管的拆装效率及精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铸机料管更换辅助机构
本技术涉及压铸机
,尤其是指一种压铸机料管更换辅助机构。
技术介绍
压铸机就是用于压力铸造的机器,其包括热压室及冷压室两种,后都又分为直式和卧式两种类型。压铸机在压力作用下把熔融金属液压射到模具中冷却成型,开模后可以得到固体金属铸件,最初用于压铸铅字,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进步,尤其是随着汽车、摩托车以及家用电器等工业的发展,压铸技术已获得极其迅速的发展。压铸机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料管,然而现有的料管都是采用多个工人采用托举的方式进行拆卸更换,其拆装过程繁琐,且劳动强度大,容易出现料管安装精度的误差较大,从而影响压铸机的工作稳定性以及影响压铸机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压铸机料管更换辅助机构,其结构简单紧凑,在更换料管过程中,能够对料管起到辅助支撑作用,进而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使得工人能够更加准确、快速地对料管进行拆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压铸机料管更换辅助机构,其包括机台、滑动设置于机台上的动模组、静止设置于机台上并位于动模组的一侧的静模组,所述静模组靠近动模组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静模组位于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可折叠的换料支撑台;所述换料支撑台包括竖直设置于静模组上的竖杆、与竖杆的顶端转动连接的支撑板以及设置于竖杆与支撑板之间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支撑板滑动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竖杆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与竖杆转动连接;所述横杆远离竖杆的一端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动轴,所述支撑杆靠近支撑板的一端与滑动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与横杆连接。其中的,所述横杆为U型杆,所述滑动槽贯穿U型杆的两侧,所述U型杆的内部可拆卸地设置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挡止滑动轴的移动。其中的,所述支撑板远离静模组的一端设置有手握杆。其中的,所述支撑板的支撑面向上凸设有限位凸起。其中的,所述机台设置有用于驱动动模组靠近或者远离静模组的动模移动驱动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压铸机料管更换辅助机构,其通过在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对压铸料管进行支撑的换料支撑台,以代替以往工人托举的方式,由此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使得工人更加轻松、快捷地对压铸料管进行安装或拆卸,提高了压铸料管的拆装效率及精准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换料支撑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换料支撑台的主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机台;2、动模组;3、静模组;4、换料支撑台;5、动模移动驱动装置;41、竖杆;42、支撑板;43、支撑杆;44、横杆;45、手握杆;46、卡接块;411、滑动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压铸机料管更换辅助机构,其包括机台1、滑动设置于机台1上的动模组2、静止设置于机台1上并位于动模组2的一侧的静模组3,所述静模组3靠近动模组2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静模组3位于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可折叠的换料支撑台4;所述换料支撑台4包括竖直设置于静模组3上的竖杆41、与竖杆41的顶端转动连接的支撑板42以及设置于竖杆41与支撑板42之间的支撑杆43,所述支撑杆43的一端与支撑板42滑动连接,支撑杆43的另一端与竖杆41转动连接。所述机台1设置有用于驱动动模组2靠近或者远离静模组3的动模移动驱动装置5,所述动模移动驱动装置5为现有的快速合模油缸。在实际应用中,压铸料管是安装在出料口内,压铸模具分别安装于动模组2和静模组3上,动模移动驱动装置5驱动动模组2靠近静模组3移动,以将压铸模具贴合,接着出料管在外界的驱动装置驱动下,将料液经由出料口注射进压铸模具内以进行压铸成型。当需要更换生产产品时,则需要更换压铸模具和压铸料管,在压铸模具从动模组2和静模组3上拆卸下来后,转动贴紧于静模组3上的支撑板42,直至将支撑板42转动至水平位置,支撑杆43也随支撑板42转动并将支撑板42顶起至水平状态。当工人从出料口拉出压铸料管时,压铸料管便可承托在支撑板42上,以实现对压铸料管进行支撑,该过程无需多个工人对压铸料管进行托举再拉出压铸料管,由此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压铸料管的更换效率;反之,在安装压铸料管时,只需将压铸料管放置在支撑板42上,再将压铸料管对准出料口并将其推进出料口内。本技术的结构设计简单紧凑,通过在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对压铸料管进行支撑的换料支撑台4,以代替以往工人托举的方式,由此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使得工人更加轻松、快捷地对压铸料管进行安装或拆卸,提高了压铸料管的拆装效率及精准性。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板42的下方设置有横杆44,所述横杆44的一端与竖杆41转动连接;所述横杆44远离竖杆41的一端设置有滑动槽411,所述滑动槽411内滑动设置有滑动轴,所述支撑杆43靠近支撑板42的一端与滑动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42与横杆44连接。在压铸机工作时,换料支撑台4的支撑板42是呈竖直状态贴紧于静模组3的侧面上;当对压铸料管进行更换是,将压铸模具拆卸后,转动支撑板42,转动的支撑板42便带动横杆44绕竖杆41的一端转动,此时,支撑杆43的一端绕竖杆41转动,支撑杆43的另一端一边绕横杆44转动,一边沿着横杆44的滑动槽411移动,直至使支撑板42转动至水平状态。该结构的设计简单紧凑,便于实现支撑板42和支撑杆43的折叠,且支撑杆43能够增强支撑板42的支撑力。作为优选的,所述横杆44为U型杆,所述滑动槽411贯穿U型杆的两侧,所述U型杆的内部可拆卸地设置有卡接块46,所述卡接块46挡止滑动轴的移动。当支撑板42转动至水平状态后,卡接块46插设进U型杆内并对滑动轴进行挡止,此时,卡接块46的一端抵接在U型杆的内壁上,卡接块46的另一端经由螺栓锁紧在U型杆上,由此将卡接块46锁紧以挡止滑动轴的移动。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板42远离静模组3的一端设置有手握杆45。手握杆45便于工人手握并转动支撑板42。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板42的支撑面向上凸设有限位凸起。具体地,限位凸起设有多个,多个限位凸起分别成排并间隔设置,当压铸料管被承载在支撑板42上时,多个限位凸起能够对压铸料管的两侧进行抵触,以对压铸料管进行限位,从而提高支撑板42对压铸料管承载的稳定性。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技术是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铸机料管更换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滑动设置于机台上的动模组、静止设置于机台上并位于动模组的一侧的静模组,所述静模组靠近动模组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静模组位于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可折叠的换料支撑台;所述换料支撑台包括竖直设置于静模组上的竖杆、与竖杆的顶端转动连接的支撑板以及设置于竖杆与支撑板之间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支撑板滑动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竖杆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与竖杆转动连接;所述横杆远离竖杆的一端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动轴,所述支撑杆靠近支撑板的一端与滑动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与横杆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铸机料管更换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滑动设置于机台上的动模组、静止设置于机台上并位于动模组的一侧的静模组,所述静模组靠近动模组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静模组位于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可折叠的换料支撑台;所述换料支撑台包括竖直设置于静模组上的竖杆、与竖杆的顶端转动连接的支撑板以及设置于竖杆与支撑板之间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支撑板滑动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竖杆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与竖杆转动连接;所述横杆远离竖杆的一端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动轴,所述支撑杆靠近支撑板的一端与滑动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与横杆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会雷鸿董兵尚彦良崔欢任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东运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