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外科术后病人助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9880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5:27
一种胸外科术后病人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座椅(1)和用于盛装引流桶的承托筐(13),在座椅(1)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2);很好的解决了以往所存在的、患者行动时,输液杆、引流桶等安放的问题,以及患者中途休息的问题,利于推广应用。

A walking aid for patients after thoracic surg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外科术后病人助行装置
本技术提供一种胸外科术后病人助行装置。
技术介绍
外科快速康复理念的推广,使得术后早下床成了趋势,一般胸外科病人术后,需要携带引流桶、尿袋、止疼泵等,但是目前的情况是病人一边需要拿着悬挂吊瓶的输液架,一边还要考虑引流桶等放在哪,或者另一只手需要提拉引流桶,总之十分的不方便,另外,下床行动的患者,一般不能行动太长时间,隔一段时间就要休息一下,但是目前患者中途休息都需要找到病房公共区域的公共座椅或者由家属额外准备一个凳子备着,非常不方便,如果是患者一个人行动,则上述动作很难一个人实现,成为术后康复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胸外科术后病人助行装置,其目的是解决以往所存在的问题。技术方案:一种胸外科术后病人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座椅1和用于盛装引流桶的承托筐13,在座椅1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2;座椅1包括四根立柱1-1、一块座板1-2和一个靠背横杆或横板1-3,四根立柱1-1设置在座板1-2的四角,靠背横杆或横板1-3位于后部的两根立柱之间;在所述四根立柱1-1上设置有插接孔1-1-1;在所述四根立柱上设置有用于挂接承托筐13的挂接机构;所述挂接机构包括开在立柱上的挂接槽4和设置在挂接槽内的防脱机构,所述防脱机构包括立杆5、滑动帽6和上顶弹簧7;所述挂接槽4包括前槽4-1和后槽4-2,后槽4-2与前槽4-1连通,后槽4-2的深度H大于前槽4-1的深度L;立杆5设置在后槽4-2内,滑动帽6套在立杆5上且能相对于立杆5做上下移动,上顶弹簧7套在立杆5下部,上顶弹簧7上端连接滑动帽6底部,上顶弹簧7下端连接后槽4-2底部,上顶弹簧7处于自然伸展状态时,滑动帽6的顶端凸出于前槽4-1的底面A;滑动帽6的侧面设置有横向扳动筒8,横向扳动筒8伸进立柱1-1侧面的竖向滑孔9内,且能沿着竖向滑孔9上下移动;扳动杆10穿过竖向滑孔9后伸进横向扳动筒8内且能相对于横向扳动筒8做横向的伸缩动作;在立柱1-1的外壁、竖向滑孔9的开口两侧设置有用于临时卡住扳动杆10的限位块11,当限位块11限位扳动杆10的时候,滑动帽6的顶端低于前槽4-1的底面A;在前槽4-1的开口位置设置有固定横杆12;用于盛装引流桶的承托筐13的侧面设置有“C”字形挂件;“C”字形挂件包括上杆13-1、竖杆13-2和下杆13-3;上杆13-1和下杆13-3设置在竖杆13-2的上下两端形成“C”字形结构;固定横杆12为能刚好卡在“C”字形挂件的上杆13-1和下杆13-3之间的结构;固定横杆12的顶部距离前槽4-1的顶部之间的距离(K)满足刚好容纳“C”字形挂件挂件通过。横向扳动筒8内设置有横拉弹簧14,横拉弹簧14一端连接滑动帽6的侧面,另一端连接扳动杆10。扳动杆10的外端设置有横向拉柄10-1,横向拉柄10-1与扳动杆10垂直并与扳动杆10形成“T”字形结构。在挂接槽4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挂杆15,支撑挂杆15的后端通过万向轴活动连接在挂接槽4的下方的立柱1-1外壁上,支撑挂杆15前端为活动端,活动端设置有挂钩头16,承托筐13的底部设置有供挂钩头勾住的挂环13-5。挂钩头16为横杆,其与支撑挂杆15形成“7”字形结构。在侧面的前后两个立柱1-1之间设置有用于手扶的扶手横杆或扶手横板1-5。优点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胸外科术后病人助行装置,该装置采用底部带有万向滚轮的座椅形式,还可以将输液支杆、引流桶等都集中设置在该座椅上,这样一来,即便是患者一个人,也可以实现行动自如,使用时,用手扶住座椅行走,需要休息时,直接坐在该座椅上休息,休息好之后,可以站起来继续扶住该座椅行走,使用十分方便。很好的解决了以往所存在的、患者行动时,输液杆、引流桶等安放的问题,以及患者中途休息的问题,利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箭头B所指的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挂接机构的剖视图(沿着图1中箭头C方向看);图4为承托筐挂接状态的示意剖视图(从图3的侧向方向看);图5为图4中显示挂接机构部位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承托筐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支撑挂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胸外科术后病人助行装置,该装置包括座椅1和用于盛装引流桶的承托筐13,在座椅1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2;(万向轮2设置在四根立柱底部)座椅1包括四根立柱1-1、一块座板1-2和一个靠背横杆或横板1-3,四根立柱1-1设置在座板1-2的四角(座板1-2位于四根立柱1-1的上下方向的中部,就是一般座椅的高度,满足人坐下时的舒适性即可,如图1所示),靠背横杆或横板1-3位于后部的两根立柱之间,靠背横杆或横板1-3位于座板1-2上方;在所述四根立柱1-1上设置有用于插接输液挂杆的插接孔1-1-1;就是把输液挂杆的立杆插入该插接孔1-1-1内;在所述四根立柱上设置有用于挂接承托筐13的挂接机构;所述挂接机构包括开在立柱上的挂接槽4和设置在挂接槽内的防脱机构,所述防脱机构包括立杆5、滑动帽6和上顶弹簧7;所述挂接槽4包括前槽4-1和后槽4-2,后槽4-2与前槽4-1连通,后槽4-2的深度H大于前槽4-1的深度L;立杆5设置在后槽4-2内的底部,滑动帽6套在立杆5上且能相对于立杆5做上下移动,上顶弹簧7套在立杆5下部,上顶弹簧7上端连接滑动帽6底部,上顶弹簧7下端连接后槽4-2底部,上顶弹簧7处于自然伸展状态时,滑动帽6的顶端凸出于前槽4-1的底面A;滑动帽6的侧面设置有横向扳动筒8,横向扳动筒8伸进立柱1-1侧面的竖向滑孔9内,且能沿着竖向滑孔9上下移动;扳动杆10穿过竖向滑孔9后伸进横向扳动筒8内且能相对于横向扳动筒8做横向的伸缩动作;在立柱1-1的外壁、竖向滑孔9的开口两侧设置有用于临时卡住扳动杆10的限位块11,当限位块11限位扳动杆10的时候,滑动帽6的顶端低于前槽4-1的底面A;在前槽4-1的开口位置设置有固定横杆12;用于盛装引流桶的承托筐13的侧面设置有“C”字形挂件;“C”字形挂件包括上杆13-1、竖杆13-2和下杆13-3;上杆13-1和下杆13-3设置在竖杆13-2的上下两端形成“C”字形结构(如图4和6所示);固定横杆12为能刚好卡在“C”字形挂件的上杆13-1和下杆13-3之间的方形杆结构;固定横杆12的顶部距离前槽4-1的顶部之间的距离K满足刚好容纳“C”字形挂件通过。横向扳动筒8内设置有横拉弹簧14,横拉弹簧14一端连接滑动帽6的侧面,另一端连接扳动杆10。扳动杆10的外端设置有横向拉柄10-1,横向拉柄10-1与扳动杆10垂直并与扳动杆10形成“T”字形结构(如图2所示,限位块11就是用于卡住横向拉柄10-1的。在挂接槽4的下方的立柱1-1的外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胸外科术后病人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座椅(1)和用于盛装引流桶的承托筐(13),在座椅(1)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2);/n座椅(1)包括四根立柱(1-1)、一块座板(1-2)和一个靠背横杆或横板(1-3),四根立柱(1-1)设置在座板(1-2)的四角,靠背横杆或横板(1-3)位于后部的两根立柱之间;/n在所述四根立柱(1-1)上设置有插接孔(1-1-1);/n在所述四根立柱上设置有用于挂接承托筐(13)的挂接机构;/n所述挂接机构包括开在立柱上的挂接槽(4)和设置在挂接槽内的防脱机构,所述防脱机构包括立杆(5)、滑动帽(6)和上顶弹簧(7);/n所述挂接槽(4)包括前槽(4-1)和后槽(4-2),后槽(4-2)与前槽(4-1)连通,后槽(4-2)的深度(H)大于前槽(4-1)的深度(L);/n立杆(5)设置在后槽(4-2)内,滑动帽(6)套在立杆(5)上且能相对于立杆(5)做上下移动,上顶弹簧(7)套在立杆(5)下部,上顶弹簧(7)上端连接滑动帽(6)底部,上顶弹簧(7)下端连接后槽(4-2)底部,上顶弹簧(7)处于自然伸展状态时,滑动帽(6)的顶端凸出于前槽(4-1)的底面(A);/n滑动帽(6)的侧面设置有横向扳动筒(8),横向扳动筒(8)伸进立柱(1-1)侧面的竖向滑孔(9)内,且能沿着竖向滑孔(9)上下移动;扳动杆(10)穿过竖向滑孔(9)后伸进横向扳动筒(8)内且能相对于横向扳动筒(8)做横向的伸缩动作;/n在立柱(1-1)的外壁、竖向滑孔(9)的开口两侧设置有用于临时卡住扳动杆(10)的限位块(11),当限位块(11)限位扳动杆(10)的时候,滑动帽(6)的顶端低于前槽(4-1)的底面(A);/n在前槽(4-1)的开口位置设置有固定横杆(12);/n用于盛装引流桶的承托筐(13)的侧面设置有“C”字形挂件;/n“C”字形挂件包括上杆(13-1)、竖杆(13-2)和下杆(13-3);上杆(13-1)和下杆(13-3)设置在竖杆(13-2)的上下两端形成“C”字形结构;/n固定横杆(12)为能刚好卡在“C”字形挂件的上杆(13-1)和下杆(13-3)之间的结构;/n固定横杆(12)的顶部距离前槽(4-1)的顶部之间的距离(K)满足刚好容纳“C”字形挂件挂件通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外科术后病人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座椅(1)和用于盛装引流桶的承托筐(13),在座椅(1)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2);
座椅(1)包括四根立柱(1-1)、一块座板(1-2)和一个靠背横杆或横板(1-3),四根立柱(1-1)设置在座板(1-2)的四角,靠背横杆或横板(1-3)位于后部的两根立柱之间;
在所述四根立柱(1-1)上设置有插接孔(1-1-1);
在所述四根立柱上设置有用于挂接承托筐(13)的挂接机构;
所述挂接机构包括开在立柱上的挂接槽(4)和设置在挂接槽内的防脱机构,所述防脱机构包括立杆(5)、滑动帽(6)和上顶弹簧(7);
所述挂接槽(4)包括前槽(4-1)和后槽(4-2),后槽(4-2)与前槽(4-1)连通,后槽(4-2)的深度(H)大于前槽(4-1)的深度(L);
立杆(5)设置在后槽(4-2)内,滑动帽(6)套在立杆(5)上且能相对于立杆(5)做上下移动,上顶弹簧(7)套在立杆(5)下部,上顶弹簧(7)上端连接滑动帽(6)底部,上顶弹簧(7)下端连接后槽(4-2)底部,上顶弹簧(7)处于自然伸展状态时,滑动帽(6)的顶端凸出于前槽(4-1)的底面(A);
滑动帽(6)的侧面设置有横向扳动筒(8),横向扳动筒(8)伸进立柱(1-1)侧面的竖向滑孔(9)内,且能沿着竖向滑孔(9)上下移动;扳动杆(10)穿过竖向滑孔(9)后伸进横向扳动筒(8)内且能相对于横向扳动筒(8)做横向的伸缩动作;
在立柱(1-1)的外壁、竖向滑孔(9)的开口两侧设置有用于临时卡住扳动杆(10)的限位块(11),当限位块(11)限位扳动杆(10)的时候,滑动帽(6)的顶端低于前槽(4-1)的底面(A);
在前槽(4-1)的开口位置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薇薇李肖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