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神经内科偏瘫患者助行器。所述神经内科偏瘫患者助行器包括固定台、底板、第一固定杆、蓄电池、第二固定杆、弹性带、抵板、照明灯、扶板和橡胶垫,所述第二固定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杆对称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台上端,所述扶板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杆上端,所述蓄电池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蓄电池对称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台内部,所述第一固定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对称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台下端,所述底板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下端;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安装于底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移动,减震效果好,安全性高,实用性好。
A walking aid for hemiplegic patients in neurology depar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偏瘫患者助行器
本技术涉及神经内科
,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偏瘫患者助行器。
技术介绍
偏瘫和下肢伤残及肢体无力者,因患病无法正常行走,需要长期得治疗,患者只能依靠家属或护理人员照料,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不仅费时费力还增加了家属或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目前,也存在有一些神经内科的辅助行走的装置。然而传统的神经内科偏瘫患者助行器,结构简单,在移动时的减震效果差,紧急制动效果差,安全性低。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神经内科偏瘫患者助行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安全性高,操作方便,实用性高的神经内科偏瘫患者助行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神经内科偏瘫患者助行器包括:固定台、底板、第一固定杆、蓄电池、第二固定杆、弹性带、抵板、照明灯、扶板和橡胶垫,所述第二固定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杆对称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台上端,所述扶板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杆上端,所述蓄电池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蓄电池对称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台内部,所述第一固定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对称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台下端,所述底板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下端;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安装于底板上,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压板、防滑板、压杆、复位板和复位弹簧,所述压板设置于底板下方,所述压杆固定安装于压板上端,所述压杆上端依次穿过所述底板、固定台以及扶板,并延伸至所述扶板上方,且压杆分别与底板、固定台以及扶板活动连接,所述复位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复位板对称固定安装于所述压杆左右两端,两个所述复位板位于固定台与底板之间,所述复位弹簧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复位弹簧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复位板下端,两个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均固定安装于底板上端。优选的,所述移动结构包括移动轮、安装侧板、固定壳、减震弹簧和减震板,所述固定壳设有四个,四个所述固定壳呈十字形阵列分布于所述底板下端,所述减震板设有四个,四个所述减震板分别滑动安装于四个所述固定壳内壁,四个所述减震板下端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所述安装侧板,且两个所述安装侧板之间均安装有所述移动轮,所述减震板上端与固定壳内部顶端之间固定安装有多个所述减震弹簧。优选的,所述固定台后端固定安装有抵板,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杆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弹性带,两个所述弹性带均位于抵板后侧。优选的,所述蓄电池与照明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压板下端固定安装有所述防滑板。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神经内科偏瘫患者助行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神经内科偏瘫患者助行器,通过设置有支撑结构,可便于对本技术进行紧急制动,可降低工作人员对本技术使用时的风险性;通过设置有移动结构,可便于对本技术进行移动,并提高了本技术减震效果。本技术便于移动,减震效果好,安全性高,实用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神经内科偏瘫患者助行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后视图;图3为图1中固定壳的剖视图。图中标号:1、固定台,2、支撑结构,21、压板,22、防滑板,23、压杆,24、复位板,25、复位弹簧,3、移动结构,31、移动轮,32、安装侧板,33、固定壳,34、减震弹簧,35、减震板,4、底板,5、第一固定杆,6、蓄电池,7、第二固定杆,8、弹性带,9、抵板,10、照明灯,11、扶板,12、橡胶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神经内科偏瘫患者助行器的正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后视图;图3为图1中固定壳的剖视图。神经内科偏瘫患者助行器包括:固定台1、支撑结构2、移动结构3、底板4、第一固定杆5、蓄电池6、第二固定杆7、弹性带8、抵板9、照明灯10、扶板11和橡胶垫,所述第二固定杆7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杆7对称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台1上端,所述扶板11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杆7上端,所述蓄电池6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蓄电池6对称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台1内部,所述第一固定杆5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5对称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台1下端,所述底板4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5下端,所述支撑结构2安装于底板4上,所述移动结构3设有四个,四个所述移动结构3对称固定安装于底板4下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支撑结构2包括压板21、防滑板22、压杆23、复位板24和复位弹簧25,所述压板21设置于底板4下方,所述压杆23固定安装于压板21上端,所述压杆23上端依次穿过所述底板4、固定台1以及扶板11,并延伸至所述扶板11上方,且压杆23分别与底板4、固定台1以及扶板11活动连接,所述复位板24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复位板24对称固定安装于所述压杆23左右两端,两个所述复位板24位于固定台1与底板4之间,所述复位弹簧25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复位弹簧25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复位板24下端,两个所述复位弹簧25另一端均固定安装于底板4上端。该设计可便于对本技术进行紧急制动。参考图1和图2和图3所示,所述移动结构3包括移动轮31、安装侧板32、固定壳33、减震弹簧34和减震板35,所述固定壳33设有四个,四个所述固定壳33呈十字形阵列分布于所述底板4下端,所述减震板35设有四个,四个所述减震板35分别滑动安装于四个所述固定壳33内壁,四个所述减震板35下端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所述安装侧板32,且两个所述安装侧板32之间均安装有所述移动轮31,所述减震板35上端与固定壳33内部顶端之间固定安装有多个所述减震弹簧34。该设计可提高本技术在移动时的减震效果。参考图1和图2所示,所述固定台1后端固定安装有抵板9,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杆7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弹性带8,两个所述弹性带8均位于抵板9后侧。参考图1所示,所述蓄电池6与照明灯10电性连接。参考图1所示,所述压板21下端固定安装有所述防滑板22。通过上述设计,可提高压板21的紧急制动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神经内科偏瘫患者助行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可将手扶在扶板11上端的橡胶板12处,通过移动轮31实现助行,并且在助行时,可通过减震弹簧34进行减震,当需要对本技术进行紧急制动时,可下压压杆23,压杆23下压带动压板21下移与地面相接处时,压板21可通过防滑板22进行防滑,实现紧急制动,此时复位弹簧25处于压缩状态,当无需进行制动时,取消对压杆23的作用力,当复位弹簧25恢复形变,便可带动复位板24上移,进而带动压杆23上移,进而可带动压板21上移复位,则可取消制动。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神经内科偏瘫患者助行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神经内科偏瘫患者助行器,通过设置有支撑结构2,可便于对本技术进行紧急制动,可降低工作人员对本技术使用时的风险性;通过设置有移动结构3,可便于对本技术进行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偏瘫患者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固定台(1)、底板(4)、第一固定杆(5)、蓄电池(6)、第二固定杆(7)、弹性带(8)、抵板(9)、照明灯(10)、扶板(11)和橡胶垫,所述第二固定杆(7)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杆(7)对称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台(1)上端,所述扶板(11)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杆(7)上端,所述蓄电池(6)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蓄电池(6)对称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台(1)内部,所述第一固定杆(5)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5)对称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台(1)下端,所述底板(4)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5)下端;/n支撑结构(2),所述支撑结构(2)安装于底板(4)上,所述支撑结构(2)包括压板(21)、防滑板(22)、压杆(23)、复位板(24)和复位弹簧(25),所述压板(21)设置于底板(4)下方,所述压杆(23)固定安装于压板(21)上端,所述压杆(23)上端依次穿过所述底板(4)、固定台(1)以及扶板(11),并延伸至所述扶板(11)上方,且压杆(23)分别与底板(4)、固定台(1)以及扶板(11)活动连接,所述复位板(24)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复位板(24)对称固定安装于所述压杆(23)左右两端,两个所述复位板(24)位于固定台(1)与底板(4)之间,所述复位弹簧(25)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复位弹簧(25)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复位板(24)下端,两个所述复位弹簧(25)另一端均固定安装于底板(4)上端;/n移动结构(3),所述移动结构(3)设有四个,四个所述移动结构(3)对称固定安装于底板(4)下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偏瘫患者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台(1)、底板(4)、第一固定杆(5)、蓄电池(6)、第二固定杆(7)、弹性带(8)、抵板(9)、照明灯(10)、扶板(11)和橡胶垫,所述第二固定杆(7)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杆(7)对称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台(1)上端,所述扶板(11)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杆(7)上端,所述蓄电池(6)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蓄电池(6)对称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台(1)内部,所述第一固定杆(5)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5)对称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台(1)下端,所述底板(4)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5)下端;
支撑结构(2),所述支撑结构(2)安装于底板(4)上,所述支撑结构(2)包括压板(21)、防滑板(22)、压杆(23)、复位板(24)和复位弹簧(25),所述压板(21)设置于底板(4)下方,所述压杆(23)固定安装于压板(21)上端,所述压杆(23)上端依次穿过所述底板(4)、固定台(1)以及扶板(11),并延伸至所述扶板(11)上方,且压杆(23)分别与底板(4)、固定台(1)以及扶板(11)活动连接,所述复位板(24)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复位板(24)对称固定安装于所述压杆(23)左右两端,两个所述复位板(24)位于固定台(1)与底板(4)之间,所述复位弹簧(25)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复位弹簧(25)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复位板(24)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圣飞,周恩龙,苏明明,杨吉,
申请(专利权)人:秦圣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