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胸外科护理用术后恢复助行器
本技术涉及术后恢复助行器
,具体为一种心胸外科护理用术后恢复助行器。
技术介绍
随着快速康复理念的推进,心胸外科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已经是公认的术后护理重要内容,它对促使胃肠功能恢复,降低肺部并发症,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对缩短手术恢复期、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尽快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有重要的作用,现有心胸外科护理用术后恢复助行装置不便于进行高度的调节,不能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助行装置高度的调整,降低助行装置的适用范围,因此急需研制一种心胸外科护理用术后恢复助行器,以解决上述问题,且便于市场推广与应用。为此,提出一种心胸外科护理用术后恢复助行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胸外科护理用术后恢复助行器,设置的助行组件,使用时,调整下调节杆在上调节杆内部的长度,通过限位杆和限位孔进行上调节杆和下调节杆的固定,达到调节助行装置高度的目的,使助行装置满足不同身高用户的需求,扩大助行装置的适用范围,用户搭伏在助行环上时手臂压在防滑套上,提高用户搭伏的稳定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胸外科护理用术后恢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环(1),助行组件(2),行走轮(3),蓄电池(4),锁止组件(5)和置物箱(6),所述行走轮(3)采用两个,且行走轮(3)通过螺栓固定在底环(1)下方一端的前后两侧;所述锁止组件(5)采用两个,且锁止组件(5)通过螺栓固定在底环(1)下方另一端的前后两侧;所述助行组件(2)通过螺栓固定在底环(1)上方靠近行走轮(3)的一端;所述置物箱(6)通过螺栓固定在助行组件(2)外侧的中间位置;所述蓄电池(4)通过螺栓固定在助行组件(2)外侧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胸外科护理用术后恢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环(1),助行组件(2),行走轮(3),蓄电池(4),锁止组件(5)和置物箱(6),所述行走轮(3)采用两个,且行走轮(3)通过螺栓固定在底环(1)下方一端的前后两侧;所述锁止组件(5)采用两个,且锁止组件(5)通过螺栓固定在底环(1)下方另一端的前后两侧;所述助行组件(2)通过螺栓固定在底环(1)上方靠近行走轮(3)的一端;所述置物箱(6)通过螺栓固定在助行组件(2)外侧的中间位置;所述蓄电池(4)通过螺栓固定在助行组件(2)外侧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胸外科护理用术后恢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行组件(2)包括固定板(21),下调节杆(22),上调节杆(23),限位杆(24),限位孔(25),助行环(26),防滑套(27)和按钮开关(28),所述固定板(21)通过螺栓固定在底环(1)上方靠近行走轮(3)的一端;所述下调节杆(22)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板(21)上方的中间位置;所述上调节杆(23)卡接在下调节杆(22)上方的外侧;所述限位杆(24)采用三个,且限位杆(24)设置在下调节杆(22)前侧的中间位置,该限位杆(24)的末端通过弹簧与下调节杆(22)相连;所述限位孔(25)采用三个,且限位孔(25)开设在上调节杆(23)前侧的中间位置;所述助行环(26)通过螺栓固定在上调节杆(23)的上方;所述防滑套(27)卡接在助行环(26)的外侧;所述按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丽芸,赵媛,
申请(专利权)人: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