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酿造酱油用杀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9733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豆酿造酱油用杀菌器,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蒸发箱,且蒸发箱的顶部外壁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插接有高温杀菌箱,所述基座顶部外壁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加热箱,且加热箱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搅拌叶片,所述基座顶部外壁的另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收料箱,所述加热箱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抽液泵,且抽液泵的输入端与加热箱相连通,所述抽液泵的输出端套接有蒸汽杀菌管,且蒸汽杀菌管远离抽液泵的一端与收料箱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起到双重的杀菌效果,杀菌效率高,提高了酱油的生产质量,能够提高蒸汽杀菌效果的同时保证了安全性。

A kind of sterilizer for soy sauce brew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豆酿造酱油用杀菌器
本技术涉及杀菌器
,尤其涉及一种大豆酿造酱油用杀菌器。
技术介绍
酱油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用豆、麦、麸皮酿造的液体调味品,色泽红褐色,有独特酱香,滋味鲜美,有助于促进食欲。酱油是由酱演变而来,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周朝就有制做酱的记载了,而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专利技术酱油之酿造纯粹是偶然地发现,中国古代皇帝御用的调味品,最早的酱油是由鲜肉腌制而成,与现今的鱼露制造过程相近,因为风味绝佳渐渐流传到民间,后来发现大豆制成风味相似且便宜,才广为流传食用,在酱油的生产工艺中,常常需要利用杀菌器对酱油进行杀菌,现有的杀菌器杀菌方式单一,整个杀菌流程耗时较长,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大豆酿造酱油用杀菌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豆酿造酱油用杀菌器,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蒸发箱,且蒸发箱的顶部外壁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插接有高温杀菌箱,所述基座顶部外壁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加热箱,且加热箱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搅拌叶片,所述基座顶部外壁的另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收料箱,所述加热箱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抽液泵,且抽液泵的输入端与加热箱相连通,所述抽液泵的输出端套接有蒸汽杀菌管,且蒸汽杀菌管远离抽液泵的一端与收料箱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高温杀菌箱的顶部外壁开设有排气管,且排气管的外壁通过卡箍卡接有阀门。r>进一步的,所述高温杀菌箱的一侧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压力传感器,蒸发箱的底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加热板。进一步的,所述基座底部外壁的四角处均通过螺钉固定有自锁万向轮,加热箱的底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加热片。进一步的,所述收料箱的一侧外壁开设有排料孔,且排料孔的内壁插接有排料管。进一步的,所述高温杀菌箱的两侧内壁均通过螺钉固定有倾斜设置的灯板,且灯板的底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紫外线杀菌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该大豆酿造酱油用杀菌器,通过设置有加热片、抽液泵、加热板,加热片能够对加热箱内的酱油进行加热,实现第一次的加热杀菌,加热后的酱油能够被抽液泵抽取至蒸汽杀菌管内,加热板能够将蒸发箱内的水加热沸腾,沸腾的蒸汽能够经过蒸汽杀菌管对其内部的酱油进行第二次的高温蒸汽杀菌,起到双重的杀菌效果,杀菌效率高,提高了酱油的生产质量。2、该大豆酿造酱油用杀菌器,通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紫外线杀菌灯,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高温杀菌箱内的压力,当高温杀菌箱内的气压较高时,自动控制阀门开启进行泄压,能够提高蒸汽杀菌效果的同时保证了安全性,由于蒸汽杀菌管为透明的,紫外线杀菌灯还能够进行紫外线杀菌,进一步提高了杀菌效果。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该装置设计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大豆酿造酱油用杀菌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大豆酿造酱油用杀菌器的高温杀菌箱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大豆酿造酱油用杀菌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自锁万向轮、2-基座、3-加热板、4-蒸发箱、5-加热片、6-加热箱、7-电动机、8-搅拌叶片、9-抽液泵、10-蒸汽杀菌管、11-压力传感器、12-高温杀菌箱、13-排气管、14-阀门、15-收料箱、16-排料管、17-紫外线杀菌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参照图1-2,一种大豆酿造酱油用杀菌器,包括基座2,基座2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蒸发箱4,且蒸发箱4的顶部外壁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插接有高温杀菌箱12,基座2顶部外壁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加热箱6,且加热箱6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电动机7,电动机7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搅拌叶片8,基座2顶部外壁的另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收料箱15,加热箱6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抽液泵9,且抽液泵9的输入端与加热箱6相连通,抽液泵9的输出端套接有蒸汽杀菌管10,且蒸汽杀菌管10远离抽液泵9的一端与收料箱15相连通。本技术中,高温杀菌箱12的顶部外壁开设有排气管13,且排气管13的外壁通过卡箍卡接有阀门14。本技术中,高温杀菌箱12的一侧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压力传感器11,蒸发箱4的底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加热板3。本技术中,基座2底部外壁的四角处均通过螺钉固定有自锁万向轮1,加热箱6的底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加热片5。本技术中,收料箱15的一侧外壁开设有排料孔,且排料孔的内壁插接有排料管16。工作原理:将需要杀菌的酱油加入至加热箱6内,加热片5能够对加热箱6内的酱油进行加热,实现第一次的加热杀菌,加热后的酱油能够被抽液泵9抽取至蒸汽杀菌管10内,加热板3能够将蒸发箱4内的水加热沸腾,沸腾的蒸汽能够经过蒸汽杀菌管10对其内部的酱油进行第二次的高温蒸汽杀菌,杀菌后的酱油进入至收料箱15内。实施例2参照图3,一种大豆酿造酱油用杀菌器,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还包括高温杀菌箱12的两侧内壁均通过螺钉固定有倾斜设置的灯板,且灯板的底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紫外线杀菌灯17。工作原理:由于蒸汽杀菌管10为透明的,紫外线杀菌灯17还能够进行紫外线杀菌,进一步提高了杀菌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豆酿造酱油用杀菌器,包括基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蒸发箱(4),且蒸发箱(4)的顶部外壁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插接有高温杀菌箱(12),所述基座(2)顶部外壁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加热箱(6),且加热箱(6)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电动机(7),所述电动机(7)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搅拌叶片(8),所述基座(2)顶部外壁的另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收料箱(15),所述加热箱(6)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抽液泵(9),且抽液泵(9)的输入端与加热箱(6)相连通,所述抽液泵(9)的输出端套接有蒸汽杀菌管(10),且蒸汽杀菌管(10)远离抽液泵(9)的一端与收料箱(15)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酿造酱油用杀菌器,包括基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蒸发箱(4),且蒸发箱(4)的顶部外壁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插接有高温杀菌箱(12),所述基座(2)顶部外壁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加热箱(6),且加热箱(6)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电动机(7),所述电动机(7)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搅拌叶片(8),所述基座(2)顶部外壁的另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收料箱(15),所述加热箱(6)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抽液泵(9),且抽液泵(9)的输入端与加热箱(6)相连通,所述抽液泵(9)的输出端套接有蒸汽杀菌管(10),且蒸汽杀菌管(10)远离抽液泵(9)的一端与收料箱(15)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酿造酱油用杀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杀菌箱(12)的顶部外壁开设有排气管(13),且排气管(13)的外壁通过卡箍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凯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爱家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