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史维乐专利>正文

一种古建筑结构强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8918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古建筑结构强度检测装置,涉及古建筑强度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活动框、应力波检测机构、第一活动架、底座和第二活动架,活动框的四个边框内侧均配合设置有同等数量的应力波检测机构,活动框一侧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活动架,同时活动框另一侧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活动架,第一活动架和第二活动架之间位置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活动框有两个全等的L形框架以活动框的一条对角线呈对称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外筒、内筒、吸盘、电动伸缩杆、L形框架、第一活动架、第二活动架、固定杆和推杆的设置及构件间的配合,使本装置的使用操作更加方便,检测准确度高,同时也避免了检测时对古建筑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建筑结构强度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古建筑强度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古建筑结构强度检测装置,主要用于对建筑中木制结构强度的检测作用。
技术介绍
在古建筑的保护过程中,工作人员会使用专门的检测装置对古建筑中的木制结构强度进行检查,以方便工作人员对建筑本身的了解和维护,目前,用于古建筑中的木制结构强度检测的装置主要是应力波检测仪,应力波检测仪主要是使木材产生应力波并在木材的内部传播,通过测定应力波的传播时间,计算其传播速度,来评估木材腐朽、计算木材弹性模量,从而形成一个立体画面,供工作人员了解木材内部的情况,但是,现有的古建筑结构强度检测装置存在以下的不足:1.现有的古建筑结构强度检测装置,为了避免声音的过度扩散而导致检测不准,同时也为了对装置进行固定,在使用时需要将声波传感器上的传导柱插合在木材中,这样的操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古建筑的木材进行了破坏,不便于对建筑的保护;2.现有的古建筑结构强度检测装置在检测之前的安装,需要工作人员攀上待检测木材,同时对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测量也是需要在对传感器固定之后人工手动进行操作,整个安装和测量的过程操作不便,而且直接攀爬对工作人员和建筑物本身都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已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检测效果好、避免检测中对建筑物损坏的古建筑结构强度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古建筑结构强度检测装置在检测固定时需要对木材进行一定程度破坏的问题和现有的古建筑结构强度检测装置在安装和测量传感器之间距离时,操作麻烦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古建筑结构强度检测装置,包括活动框、应力波检测机构、第一活动架、底座和第二活动架,所述活动框的四个边框内侧均配合设置有同等数量的应力波检测机构,所述活动框一侧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活动架,同时活动框另一侧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活动架,所述第一活动架和第二活动架之间位置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活动框有两个全等的L形框架以活动框的一条对角线呈对称设置,该对角线上方的L形框架与第一活动架固定连接,同时该对角线下方的L形框架与第二活动架固定连接;所述L形框架的两个边框上均沿长侧边方向设置有两端封闭的凸形开口槽;所述第一活动架和第二活动架均呈L形设置,所述第一活动架的竖直杆固定连接在活动框一侧上端拐角处的外侧壁上,同时第一活动架的水平杆一侧底面上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第二活动架的竖直杆固定连接在L形框架另一侧下端拐角处的外侧壁上,同时第二活动架的水平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呈上端开口的中空设置,所述固定杆上还沿轴向方向设置有与固定杆内部中空连通的导向槽;所述固定杆的内部中空用于推杆的滑动套合,所述导向槽用于推杆下端外侧壁上的推柱自由穿过和限位;所述应力波检测机构包括外筒、连接板和电动伸缩杆,所述外筒的外侧壁中部固定套合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侧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外筒的内部同轴设置有内筒,所述外筒和内筒的底面之间通过吸盘固定连接,且外筒、内筒和吸盘之间位置构成了真空腔,所述吸盘的顶面上沿周向均布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真空腔呈连通设置;所述内筒的内侧壁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分隔盘,所述分隔盘的中心位置固定套合有传导柱,且位于分隔盘上方的传导柱顶面上设置有第一撞击块,所述第一撞击块的上方对齐设置有第二撞击块,所述第二撞击块固定连接在伸缩柱的一端上,所述伸缩柱的另一端滑动套合在限位套中,所述限位套固定连接在内筒的内顶面上,且伸缩柱上方的限位套内顶面上固定安装有电磁柱;所述限位套的外侧滑动套合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撞击块和内筒上;所述外筒的上端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软管,且软管与真空腔呈连通设置,所述软管的另一端固定套合在分流管的一端上;所述底座的顶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上端位置滑动套合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顶面上同轴设置有插柱,所述插柱用于滑动插合在固定杆底面上的插槽中;所述固定杆的下端外侧壁上还固定连接有单片机控制器,所述单片机控制器的两侧面上沿竖直方向均布设置有多个插孔,所述插孔中的电连接片与单片机控制器中的单片机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L形框架的竖直杆一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定位柱,同时L形框架的水平杆一端上设置有定位通孔,其中任一个所述L形框架上的定位柱和定位通孔分别用于与另一个所述L形框架上的定位通孔和定位柱间隙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内筒的外顶面和外筒的内顶面之间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内筒内部的分隔盘底面上位于传导柱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声波检测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吸盘的竖直截面由矩形和位于矩形下方的八字形一体成型构成,所述吸盘的内顶面与传导柱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进一步地,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矩形卡块,所述矩形卡块的顶面中部焊接有螺栓柱,所述矩形卡块用于配合在凸形开口槽下端位置处,同时螺栓柱穿过凸形开口槽延伸至L形框架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动架的水平杆一侧顶面上固定连接有分流盒,所述分流盒的顶面上阵列设置有多个分流管,同时分流盒的一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吸气管,所述分流管和吸气管均与分流盒的内部流通腔呈连通设置;多个所述分流管用于多个所述应力波检测机构上的软管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分流管上还固定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单片机控制器中的单片机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底面四个拐角上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固定柱的上端外侧壁上螺旋配合有锁紧栓,所述锁紧栓的一端穿过固定柱与活动柱的外侧壁接触。进一步地,所述其中同属于一个应力波检测机构上的电动伸缩杆、电磁柱、声波检测传感器均通过分传导线与分传导线另一端的电插头电性连接,多个所述电插头分别滑动插合在多个所述插孔中。进一步地,所述单片机控制器的底面上还固定连接有总传导线,所述总传导线与单片机控制器中的单片机呈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电动伸缩杆的设置,可以在电动伸缩杆伸出下实现吸盘与建筑木材之间的接触,从而实现应力波检测机构的初步固定,完成之后在通过单片机控制器控制抽气泵对分流盒内部进行抽气操作,在抽气的作用下,真空腔中的空气会被抽出,因为真空腔和吸盘上的通气孔呈连通设置,在抽气的情况下,吸盘会因为内外压强的变化而牢牢吸附在建筑物上,同时真空腔被抽成真空的状态下,根据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的特性,也能一定程度上起到声波过度外散的问题,提高了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因此上述设置在本装置检测时,在避免对建筑物损坏的同时也提高了检测效果。2、本专利技术通过推杆滑动套合在固定杆中的设置以及活动框由两个可相对活动的L形框架组成的设置,在对本装置进行安装时,只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向上推动推柱即可以实现两个L形框架之间错位分开,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很方便将建筑物套接在活动框中,套接完成之后在向下拉动推柱可以实现两个L形框架的闭合,工作人员可以进行后续的检测操作,在对传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古建筑结构强度检测装置,包括活动框(1)、应力波检测机构(2)、第一活动架(3)、底座(4)和第二活动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框(1)的四个边框内侧均配合设置有同等数量的应力波检测机构(2),所述活动框(1)一侧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活动架(3),同时活动框(1)另一侧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活动架(5),所述第一活动架(3)和第二活动架(5)之间位置的下方设置有底座(4);/n所述活动框(1)有两个全等的L形框架(101)以活动框(1)的一条对角线呈对称设置,该对角线上方的L形框架(101)与第一活动架(3)固定连接,同时该对角线下方的L形框架(101)与第二活动架(5)固定连接;/n所述L形框架(101)的两个边框上均沿长侧边方向设置有两端封闭的凸形开口槽(1011);/n所述第一活动架(3)和第二活动架(5)均呈L形设置,所述第一活动架(3)的竖直杆固定连接在活动框(1)一侧上端拐角处的外侧壁上,同时第一活动架(3)的水平杆一侧底面上固定连接有推杆(301);所述第二活动架(5)的竖直杆固定连接在L形框架(101)另一侧下端拐角处的外侧壁上,同时第二活动架(5)的水平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01);/n所述固定杆(501)呈上端开口的中空设置,所述固定杆(501)上还沿轴向方向设置有与固定杆(501)内部中空连通的导向槽(5011);所述固定杆(501)的内部中空用于推杆(301)的滑动套合,所述导向槽(5011)用于推杆(301)下端外侧壁上的推柱(3011)自由穿过和限位;/n所述应力波检测机构(2)包括外筒(201)、连接板(202)和电动伸缩杆(203),所述外筒(201)的外侧壁中部固定套合有连接板(202),所述连接板(202)一侧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203);/n所述外筒(201)的内部同轴设置有内筒(2016),所述外筒(201)和内筒(2016)的底面之间通过吸盘(2013)固定连接,且外筒(201)、内筒(2016)和吸盘(2013)之间位置构成了真空腔(20125),所述吸盘(2013)的顶面上沿周向均布设置有通气孔(2014),所述通气孔(2014)与真空腔(20125)呈连通设置;/n所述内筒(2016)的内侧壁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分隔盘(20124),所述分隔盘(20124)的中心位置固定套合有传导柱(2015),且位于分隔盘(20124)上方的传导柱(2015)顶面上设置有第一撞击块(2017),所述第一撞击块(2017)的上方对齐设置有第二撞击块(20123),所述第二撞击块(20123)固定连接在伸缩柱(20122)的一端上,所述伸缩柱(20122)的另一端滑动套合在限位套(2018)中,所述限位套(2018)固定连接在内筒(2016)的内顶面上,且伸缩柱(20122)上方的限位套(2018)内顶面上固定安装有电磁柱(20120);/n所述限位套(2018)的外侧滑动套合有复位弹簧(20121),所述复位弹簧(2012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撞击块(20123)和内筒(2016)上;/n所述外筒(201)的上端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软管(2012),且软管(2012)与真空腔(20125)呈连通设置,所述软管(2012)的另一端固定套合在分流管(701)的一端上;/n所述底座(4)的顶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402),所述固定柱(402)的上端位置滑动套合有活动柱(403),所述活动柱(403)的顶面上同轴设置有插柱(4031),所述插柱(4031)用于滑动插合在固定杆(501)底面上的插槽中;/n所述固定杆(501)的下端外侧壁上还固定连接有单片机控制器(6),所述单片机控制器(6)的两侧面上沿竖直方向均布设置有多个插孔(601),所述插孔(601)中的电连接片与单片机控制器(6)中的单片机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建筑结构强度检测装置,包括活动框(1)、应力波检测机构(2)、第一活动架(3)、底座(4)和第二活动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框(1)的四个边框内侧均配合设置有同等数量的应力波检测机构(2),所述活动框(1)一侧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活动架(3),同时活动框(1)另一侧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活动架(5),所述第一活动架(3)和第二活动架(5)之间位置的下方设置有底座(4);
所述活动框(1)有两个全等的L形框架(101)以活动框(1)的一条对角线呈对称设置,该对角线上方的L形框架(101)与第一活动架(3)固定连接,同时该对角线下方的L形框架(101)与第二活动架(5)固定连接;
所述L形框架(101)的两个边框上均沿长侧边方向设置有两端封闭的凸形开口槽(1011);
所述第一活动架(3)和第二活动架(5)均呈L形设置,所述第一活动架(3)的竖直杆固定连接在活动框(1)一侧上端拐角处的外侧壁上,同时第一活动架(3)的水平杆一侧底面上固定连接有推杆(301);所述第二活动架(5)的竖直杆固定连接在L形框架(101)另一侧下端拐角处的外侧壁上,同时第二活动架(5)的水平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01);
所述固定杆(501)呈上端开口的中空设置,所述固定杆(501)上还沿轴向方向设置有与固定杆(501)内部中空连通的导向槽(5011);所述固定杆(501)的内部中空用于推杆(301)的滑动套合,所述导向槽(5011)用于推杆(301)下端外侧壁上的推柱(3011)自由穿过和限位;
所述应力波检测机构(2)包括外筒(201)、连接板(202)和电动伸缩杆(203),所述外筒(201)的外侧壁中部固定套合有连接板(202),所述连接板(202)一侧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203);
所述外筒(201)的内部同轴设置有内筒(2016),所述外筒(201)和内筒(2016)的底面之间通过吸盘(2013)固定连接,且外筒(201)、内筒(2016)和吸盘(2013)之间位置构成了真空腔(20125),所述吸盘(2013)的顶面上沿周向均布设置有通气孔(2014),所述通气孔(2014)与真空腔(20125)呈连通设置;
所述内筒(2016)的内侧壁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分隔盘(20124),所述分隔盘(20124)的中心位置固定套合有传导柱(2015),且位于分隔盘(20124)上方的传导柱(2015)顶面上设置有第一撞击块(2017),所述第一撞击块(2017)的上方对齐设置有第二撞击块(20123),所述第二撞击块(20123)固定连接在伸缩柱(20122)的一端上,所述伸缩柱(20122)的另一端滑动套合在限位套(2018)中,所述限位套(2018)固定连接在内筒(2016)的内顶面上,且伸缩柱(20122)上方的限位套(2018)内顶面上固定安装有电磁柱(20120);
所述限位套(2018)的外侧滑动套合有复位弹簧(20121),所述复位弹簧(2012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撞击块(20123)和内筒(2016)上;
所述外筒(201)的上端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软管(2012),且软管(2012)与真空腔(20125)呈连通设置,所述软管(2012)的另一端固定套合在分流管(701)的一端上;
所述底座(4)的顶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402),所述固定柱(402)的上端位置滑动套合有活动柱(403),所述活动柱(403)的顶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赓王涛陈万超史维乐王端阳李铭轩
申请(专利权)人:史维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