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史维乐专利>正文

一种地下坑道工程施工用台背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0326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坑道工程施工用台背结构,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支撑结构和防护结构,支撑结构设置于防护结构内侧,防护结构包括台背框架、防水层、钢板立柱、坑道地基、保温板、钢板边沿、连接钢柱和钢柱槽,防水层设置于台背框架内侧,钢板立柱固定于防水层内侧,保温板粘接于钢板立柱后端,钢板边沿固定于钢板立柱两侧边缘,连接钢柱活动连接于钢板边沿,钢柱槽内嵌于连接钢柱,坑道地基固定于钢板立柱内侧。该装置中通过设置钢板立柱和液压千斤顶,通过液压千斤顶对钢板立柱的对立支撑,使得钢板立柱对后方台背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避免回填过程中发生坑道坍塌的情况。

A Bench Back Structure for Underground Tunnel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坑道工程施工用台背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坑道台背结构。
技术介绍
台背回填已成为我国隧道施工的重要施工方法之一,在国内多条隧道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传统的地下坑道工程施工用台背结构在明挖浅埋隧道施工时难以较好的实现施工要求,存在如回填料压实度不够高、隧道外防水材料易破坏导致坑道内部坍塌导致部分断裂发生危险等特缺点,夯实质量不易得到保证,对于有安全影响的施工项目,安全不易保证,因此需要在现有台背夯实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改造,以克服现有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地下坑道工程施工用台背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旨在于解决现有坑道夯实时容易破坏防水材料或辅助支撑结构导致坑道发生坍塌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地下坑道工程施工用台背结构,该装置中通过设置钢板立柱和液压千斤顶,通过液压千斤顶对钢板立柱的对立支撑,使得钢板立柱对后方台背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避免回填过程中发生坑道坍塌的情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坑道工程施工用台背结构,包括支撑结构和防护结构,支撑结构设置于防护结构内侧;防护结构包括台背框架、防水层、钢板立柱、坑道地基、保温板、钢板边沿、连接钢柱和钢柱槽,防水层设置于台背框架内侧,钢板立柱固定于防水层内侧,保温板粘接于钢板立柱后端,钢板边沿固定于钢板立柱两侧边缘,连接钢柱活动连接于钢板边沿,钢柱槽内嵌于连接钢柱,坑道地基固定于钢板立柱内侧;支撑结构包括筋板、液压千斤顶和千斤顶伸缩槽,筋板焊接于钢板立柱内侧,液压千斤顶固定于钢板立柱内侧上端内侧,千斤顶伸缩槽内嵌于液压千斤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筋板设置呈直角三角状,且筋板分为三块间隔排列焊接设置于钢板立柱。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台背框架内部填充有碎石层、砂砾层、石灰土层和优质粘土层。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钢板边沿与连接钢柱为相互配套使用,且二者为嵌入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筋板的直角三角斜面与坑道地基角度为130-135°之间。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千斤顶伸缩槽槽体设置有3-2段,且顶端固定设置有硬质橡胶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设置液压千斤顶固定于钢板立柱内侧使得对其形成向外支撑力,对外侧坑道内壁起到良好的支撑对立作用,使得钢板立柱不会轻易折断并起到平衡外力阻挡支撑效果。2、该种地下坑道工程施工用台背结构的优点在于设置有钢板边沿,通过设置钢板边沿使得钢板立柱可以进行排列后再连接,使得钢板立柱形成一面防护墙面,可以更好的起到辅助支撑。3、该种地下坑道工程施工用台背结构设置有筋板,由于筋板设置呈三角状,对钢板立柱底部可以进行防倒支撑作用,通过与千斤顶的相互配合使得坑道内部形成坚固的支撑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钢板立柱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连接钢柱结构示意图。图1-3中:1-台背框架,2-防水层,3-钢板立柱,4-坑道地基,5-筋板,6-液压千斤顶,7-保温板,8-钢板边沿,9-千斤顶伸缩槽,10-连接钢柱,11-钢柱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地下坑道工程施工用台背结构,包括支撑结构和防护结构,支撑结构设置于防护结构内侧;防护结构包括台背框架1、防水层2、钢板立柱3、坑道地基4、保温板7、钢板边沿8、连接钢柱10和钢柱槽11,防水层2设置于台背框架1内侧,台背框架1内部填充有碎石层、砂砾层、石灰土层和优质粘土层,钢板立柱3固定于防水层2内侧,保温板7粘接于钢板立柱3后端,钢板边沿8固定于钢板立柱3两侧边缘,钢板边沿8与连接钢柱10为相互配套使用,且二者为嵌入连接,通过设置钢板边沿8使得钢板立柱3可以进行排列后再连接,使得钢板立柱3形成一面防护墙面,可以更好的起到辅助支撑,连接钢柱10活动连接于钢板边沿8,钢柱槽11内嵌于连接钢柱10,坑道地基4固定于钢板立柱3内侧;支撑结构包括筋板5、液压千斤顶6和千斤顶伸缩槽9,筋板5焊接于钢板立柱3内侧,筋板5设置呈直角三角状,且筋板5分为三块间隔排列焊接设置于钢板立柱3,筋板5的直角三角斜面与坑道地基4角度为130-135°之间,由于筋板5设置呈三角状,对钢板立柱3底部可以进行防倒支撑作用,通过与千斤顶的相互配合使得坑道内部形成坚固的支撑体,液压千斤顶6固定于钢板立柱3内侧上端内侧,液压千斤顶6固定于钢板立柱3内侧使得对其形成向外支撑力,对外侧坑道内壁起到良好的支撑对立作用,使得钢板立柱3不会轻易折断并起到平衡外力阻挡支撑效果,千斤顶伸缩槽9内嵌于液压千斤顶6,千斤顶伸缩槽9槽体设置有3-2段,且顶端固定设置有硬质橡胶块。工作原理:在使用本技术一种地下坑道工程施工用台背结构时,首先,将钢板立柱3立于坑道地基4两侧并调整好距离,使得筋板5与坑道地基4形成垂直直立,对钢板立柱3进行支撑,再在钢板立柱3上端两侧内部通过液压千斤顶6对其进行对立支撑,使得钢板立柱3对两侧的坑道进行支撑,避免两侧压力过大而坍塌,再将台背框架1内部填充进砂砾碎石层,使得内部透水性良好,方便渗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坑道工程施工用台背结构,包括支撑结构和防护结构,支撑结构设置于防护结构内侧;其特征在于:防护结构包括台背框架(1)、防水层(2)、钢板立柱(3)、坑道地基(4)、保温板(7)、钢板边沿(8)、连接钢柱(10)和钢柱槽(11),防水层(2)设置于台背框架(1)内侧,钢板立柱(3)固定于防水层(2)内侧,保温板(7)粘接于钢板立柱(3)后端,钢板边沿(8)固定于钢板立柱(3)两侧边缘,连接钢柱(10)活动连接于钢板边沿(8),钢柱槽(11)内嵌于连接钢柱(10),坑道地基(4)固定于钢板立柱(3)内侧;支撑结构包括筋板(5)、液压千斤顶(6)和千斤顶伸缩槽(9),筋板(5)焊接于钢板立柱(3)内侧,液压千斤顶(6)固定于钢板立柱(3)内侧上端内侧,千斤顶伸缩槽(9)内嵌于液压千斤顶(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坑道工程施工用台背结构,包括支撑结构和防护结构,支撑结构设置于防护结构内侧;其特征在于:防护结构包括台背框架(1)、防水层(2)、钢板立柱(3)、坑道地基(4)、保温板(7)、钢板边沿(8)、连接钢柱(10)和钢柱槽(11),防水层(2)设置于台背框架(1)内侧,钢板立柱(3)固定于防水层(2)内侧,保温板(7)粘接于钢板立柱(3)后端,钢板边沿(8)固定于钢板立柱(3)两侧边缘,连接钢柱(10)活动连接于钢板边沿(8),钢柱槽(11)内嵌于连接钢柱(10),坑道地基(4)固定于钢板立柱(3)内侧;支撑结构包括筋板(5)、液压千斤顶(6)和千斤顶伸缩槽(9),筋板(5)焊接于钢板立柱(3)内侧,液压千斤顶(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赓史维乐李铭轩邢欢
申请(专利权)人:史维乐邢欢李铭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